保险犯罪故意杀人主体要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8 18:01:44 257 人看过

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

需要注意的是,《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主体包括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3]

一、保险犯罪故意杀人怎么处罚

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的量刑跨度很大,是三年以上到死刑。主犯一般在十年以上,从犯视情节处十年以下三年以上徒刑。在司法实践中,过激杀人的多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椐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一)犯故意杀人罪,情节严重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的情节严重主要是指:

1、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

2、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

3、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

4、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等等。

(二)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司法实践,情节较轻的主要包括:

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

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

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

4、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

5、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

6、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但如果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发现所生的是女儿而加以溺杀的,其主观动机极为卑劣,则不能以故意杀人罪的情节较轻情况论处。

二、保险犯罪故意杀人主观要件

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报复、图财、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17日 12: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婚姻自由相关文章
  • 直接故意杀人犯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犯罪的区别
    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会发生致人死亡的结果,并且不反对这种结果的发生。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和接受态度上不同:直接故意杀人对结果的预见既包括必然发生也包括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杀人则只能是预见到结果的可能发生。同时,直接故意杀人积极追求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而间接故意杀人则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抱有无所谓的放任态度,不积极追求,但也不加防止,而听之任之。另外,从犯罪形态来看,直接故意杀人存在着未遂,而间接故意杀人却不存在未遂。应当注意,对于教唆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和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应当以直接故意杀人论处。由于行为人不属于法定的犯罪主体、不负刑事责任,他们只是教唆者的杀人工具,因而教唆者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对杀人后果负完全刑事责任。
    2023-04-22
    446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要犯附加刑吗
    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在主刑之外没有附加刑。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依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于主刑,没有附加刑。一、刑罚主刑的种类包括社区矫正拘役有期无期徒刑和死刑刑罚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主刑亦称基本刑或本刑,是从刑或附加刑的对称。是对犯罪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只能独立适用。中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其中管制为中国独创。二、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后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按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刑事责任。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它只能独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适用。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分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事诉讼
    2023-06-25
    324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要件是怎样的,教唆他人自杀是故意杀人吗?
    一、故意杀人罪要件是怎样的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必须同时具备下面四个条件1、实施了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行为可以是积极的作为,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手段可以暴力,也可以是非暴力,可以利用工具,也可以是利用他人或动物。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人的生命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杀死一个胎儿不构成杀人罪,而杀死一个婴儿则构成,那么如何区分婴儿与胎儿呢?理论上有“阵痛说”、“部分脱离母体说”、“完全脱离母体说”和“独立呼吸说”,其中以“独立呼吸说”最为客观和实际,实践中一般以助产医师或产科医生的鉴定为准;一个已经死亡的人也不能成为杀人罪的对象,关于死亡的标准理论上有“停止呼吸说”、“脉搏停止跳动说”和“心脏停止跳动说”,都各有自己的道理。但是人的死亡过程是一个复杂连续的过程,单独看其中的一个点都难免有失偏颇,所以实践中一般也是以医生的鉴定结果为标准。2、没有法
    2023-03-30
    445人看过
  • 杀人案主犯主谋如何量刑,如何搜集故意杀人罪证据
    一、杀人案主犯主谋如何量刑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杀人案件有主谋和帮凶的,主谋是属于主犯,要承担全部的罪行,一般是判处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如何搜集故意杀人罪证据1、注意收集杀人现场的物证。有些故意杀人案件,不仅有第一现场,而且还有第二现场,第一现场往往是作案现场,而第二现场往往是抛尸现场,有时第二现场又有好几处,所以针对不同的杀人现场应有重点地收集不同的物证。一般来讲,有第一杀人现场的应收集下列物证:(1)作案工具。(2)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留在现场的各种物品,既包括犯罪嫌疑人作案时有关的辅助物品,也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衣服、帽子、首饰,凡是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关的一切物品都应收集。(3)收集现场所留下的各种痕迹。(4)收集现场留下的其他物品,如毛发等物品。2、注意收集犯
    2024-01-29
    123人看过
  • 杀人罪犯罪要件
    刑事责任能力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本罪属结果犯,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3、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这里死亡包括当场死亡和因伤势过重或者当时没有救活的条件经抢救而死亡。否则行为人不应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过失行为致人重伤,但由于其他人为因素的介入(如医师未予积极抢救或伤口处理不好而感染)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只应追究行为人过失重伤罪的刑事责任。过失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过失杀人罪又称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致他人死亡的行为。按中国
    2023-07-24
    74人看过
  • 同时触犯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吗?
    一、同时触犯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吗故意杀人行为和保险诈骗行为并存的,如果人民法院并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不实行数罪并罚。不实行数罪并罚。如果是判处有期徒刑的的,实行数罪并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九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
    2024-02-02
    488人看过
  • 导致他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
    1、逼迫或诱骗他人自杀,即行为人希望自杀人死亡,但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责,自己不直接动手,而是通过自己的逼迫、诱骗行为促使自杀者自己动手杀死自己,即借助自杀者自己之手达到行为人欲杀死自杀者的目的。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关键应查明行为人是否确实有刻意追求自杀者死亡的故意,并且其行为在特定环境下是否足以导致他人实施自杀的行为,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宜认定为构成本罪。2、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由于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对此,不仅要以本罪论处,而且还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一、致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
    2023-03-21
    164人看过
  • 故意杀人主观故意判断
    一、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二、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的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会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仍然积极地追求该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指的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但是放任该结果的发生。三、故意杀人罪构成要件有以下几点: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客观要件:(1)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2)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3)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四、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杀人找不到凶器有证据相互印证能定罪吗杀人找不到凶
    2023-03-08
    179人看过
  • 自然人犯罪的主体要件
    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有以下两个:(1)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是指有生命存在的人类独立的个体。自然人的人格即资格,始于出生,终于死亡。(2)作为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不是任何自然人都具备的,其具备受到自然人的年龄和精神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只有那些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因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够成为犯罪的主体。一、犯罪主体包括哪些1、自然主体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行为人具有这两个条件外,还必须具有特殊身份。2、单位主体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这个概念比法人更为广泛,除法人以外还包括非法人团体。虽然单位一词在以往我国社会生活中曾经被广泛使
    2023-02-08
    445人看过
  • 如果犯故意杀人罪要判好久
    一、如果犯故意杀人罪要判好久故意杀人罪根据情节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一种最严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为剥夺他人生命即杀人,其特点是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人的肌体,使人的生命非自然终结。剥脱剥夺他人生命的方式,既可以是作为,如刀砍、斧劈、拳击、枪杀等,也可以是不作为,如母亲故意不给婴儿哺乳致其死亡等;既可以是物理的方式,如毒杀,也可以是心理的方法,如以精神冲击方法致心脏病患者死亡。犯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嫌疑人,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二、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
    2024-01-14
    326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的主体要件是怎样的,法律的规定是怎样的?
    一、故意杀人罪的主体要件是怎样的,法律的规定是怎样的?故意杀人罪的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主体包括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二、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有: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
    2024-01-28
    252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的具体表现
    刑事责任年龄
    构成故意杀人罪必须满足如下的要件:1、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2、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3、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一、酒后杀人后要承担责任吗行为人在酒后杀人也要承担责任,构成故意杀人罪,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杀人的行为。二、吃安胎药致婴儿死亡属于犯罪吗吃安胎药致婴儿死亡属于犯罪,构成故意杀人罪,婴儿是指已出生的人。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是: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的前提。2、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第三,直接故意杀人罪
    2023-03-09
    455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侵犯的目的不同以及条件也是不同的,他们的目的一个是想让对方受伤,另外一个的目的是想让对方死亡。故意伤害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故意杀人(未遂)罪所侵害的客体则是他人的生命权利。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区别是什么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区别主要有下几点: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如果在虐待过程中,行为人超过了虐待的限度,明显有伤害或者杀害的故意,致使被虐待人重伤、死亡的,应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如果行为人在情节恶劣的经常性虐待过程中,其中一次产生伤害或者杀人的故意,进而实施伤害或者杀人行为的,就应该以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2、而刑法规定的是虐待罪的结果加重犯,即在虐待过程中,因不慎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法定刑提高为2到7年有期徒刑。这里的致人重伤、死亡必须排除故意的主观心态,如长期虐待累积伤害得不到有效救治而导致的重伤、死亡结果才适用
    2023-07-24
    275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与意外事件
    [案情]乙(某厂厂长)因工厂不景气而心绪不佳。为稳定人心,乙未将不景气的情况公诸于众,一日,乙与妻子、甲以及一个朋友吃饭喝酒。劝酒时,甲为乙斟酒,乙妻见状便阻拦说:他不会喝酒。乙即说别说喝酒,就是1059(即剧毒农药)我也奉陪到底。甲便开玩笑地问到:你家有1059吗?在哪儿?乙说:有,在西屋地上。甲便取来1059农药,当着大家的面将农药倒入乙的碗里,然后对乙说:你喝啊?乙即问妻子道:我喝啦?乙妻开玩笑说:你喝吧!于是乙便喝了一口。甲根本未料到乙真会喝,当即吓呆了,乙妻见状急忙打掉乙手中的酒碗,用手抠乙的喉咙,想让乙把农药吐出来,但未奏效,乙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问题]甲的责任如何认定?为什么?[答案与解析]本案中甲不构成犯罪乙的死亡属意外事件。甲将农药倒人乙的酒碗,是由于乙别说喝酒,就是1059我也奉陪到底的语言引起的,而且乙端碗喝药在一瞬间发生,因此,不存在甲对危害结果放任的间接故意
    2023-04-22
    214人看过
换一批
#结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婚姻自由是我国《民法典》的一项基本原则,包括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和不结婚的自由。 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构成了婚姻自由原则完整含义,结婚自由是实现婚姻自由的先决条件,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重要补充,没有离婚自由,就不可能有完全的婚姻自由。 婚姻自由... 更多>

    #婚姻自由
    相关咨询
    • 故意杀人罪的主体要件是什么, 故意杀人罪必须符合哪些条件构成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6
      一、故意杀人罪的主体要件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故意杀人罪必须符合哪些条件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杀人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借助一定的凶器,也可以是徒手杀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险方法杀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数
    • 故意杀人罪主谋是从犯能否取保候审,故意杀人罪的主犯能否取保候审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28
      一、故意杀人属于严重暴力犯罪,杀人主谋是主犯,一般不能取保候审。但具有《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情形的除外。 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七条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
    • 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要件是什么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要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5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1、故意杀人罪的客体要件 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的前提。 2、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要件 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杀人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借助一定的凶器,也可以是徒手杀
    • 北京市XX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嫌疑人,主体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01
      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需要注意的是,《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主体包括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
    • 故意杀人犯了故意杀人罪罪名一定要判死刑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18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就是说,对于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罪,最高量刑是10年有期徒刑。只有情节严重甚至特别严重,才有可能被判处死刑。这些主要是根据被告人在具体案件中的主观恶意、客观行为、杀害手段和对公众的影响来综合判断的。不要一概而论地认为杀人就是要偿命,不如说:杀人可能是要偿命的,但是要区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