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国务院goblin
发布文号:
当前,由于市场疲软,产成品积压,工交生产中流动资金不足的矛盾很尖锐,企业、单位之间互相拖欠货款和前清后欠的情况十分严重,已成为影响当前生产正常进行的突出问题,也损害了社会信用。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工作。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同志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它作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清欠工作的原则。清欠工作要与启动、促进当前工交生产相结合,与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相结合,与加强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相结合,与推动搞活市场相结合。
二、方法和步骤。清欠工作采取条块结合、自下而上的办法进行。第一步,先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和基建、外贸、商业、物资等系统进行,由各地区、各部门自行组织清欠工作。结合最近发放各项贷款的情况,凡是建设资金和外贸、商业、物资系统收购资金已经到位的企业和单位,应立即付清拖欠生产企业的设备或原材料货款。国家重点建设资金尚未到位的,财政、信贷等有关部门要及时如数拨付,不再增加新的拖欠。第二步,以被拖欠货款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中心,组织跨省(区、市)的区域性清理。第三步,在区域性清理的基础上进行全国范围的清理。
清欠工作争取在今年7月底以前基本结束。
三、为清理“三角债”,银行要投入一批启动资金。
四、为解决前清后欠问题,各企业、各单位必须信守合同,严格执行财务结算纪律。从今年4月1日起,凡无理拖欠货款的单位,要给收款单位支付日息3‰的滞纳金。
五、要加强对拖欠工作的领导。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清理“三角债”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临时办公室,设在国务院生产委员会,由有关部门选调人员组成,不另外增加机构和编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由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负责,吸收有关部门参加,组成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国务院的有关管理部门也要由主要领导同志负责,成立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
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按照以上要求,做好清理“三角债”的工作,搞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生产,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
关于一九九一年全国清理“三角债”成果和一九九二年继续开展清理“三角债”工作的公告
381人看过
-
关于扩大闽南三角经济开放区范围的通知
472人看过
-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城镇土地管理基础工作的通知
357人看过
-
关于开展涉密地质资料清理工作的通知
409人看过
-
关于在全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
425人看过
-
关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税务检查证式样的通知?
311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国务院秘书长在总理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国务... 更多>
-
健康证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3-02-081.健康证不是全国通用。 2.一般来说是以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划分的,所以市、县卫生行政部门所出具的健康证在本省内没问题,但跨省时因为每个地方法规的具体执行不同,可能产生偏差。
-
关于结算和清理条款的范围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25在合同的起草和审查过程中,结算和清理条款具有特殊且独立性的内容。这些条款涉及合同权利和义务的终止,但并不影响其效力。与通用条款不同,结算和清理部分的呈现方式不同,通常呈现出“兜子”性质,即符合其特征和表现方式的条款就可以被认定为结算清理条款,并具有特殊效力。 根据《民法典》第577条,如果当事人一方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他们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债权债务清理的范围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5债权债务清理的范围:区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这次债权债务清理的资金,是指各级财政安排的,用于我区社会事业的或专门项目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各类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预算外的财政性资金。
-
债权债务清理工作的通知全文具体有哪些条文?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05撤销公司按下列程序清偿债务: (一)合理的工资、生活费; (二)依法应缴纳的各项税款; (三)国家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它金融机构贷款; (四)其他债务。 不足清偿同一顺序的申请人要求的,按比例分配。 九、合并公司的资产按照下列规定办理转移手续: (一)公司在同一主管部门内部并转,或者在不同主管部门之间并转的,公司的资产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核后,计价划转。 (二)公司合并方和并入方的主管
-
想知道非全日制用工范围的有关内容。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2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范围的有关内容, 1.时限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2.协议订立: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3.试用期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4.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