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门诊慢性病补助需携以下材料去医院报销:1、住院病例的复印件(住院首页等);2、病历及抢救病历的复印件及诊断证明书、门诊病复印件;(病历及证明书需要主治医师签名及医院医务或医保部门专用章盖印确认后才能复印,很多人往往忘记这点)3、相关的检查及化验单的复印件;4.居民医保证/卡5、本人近期两张免冠照片及身份证复印件一张。注:申请《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鉴定表》一式两份填写并加盖单位公章。以上医院看病资料为二级以上医院近两年的材料。
慢性病门诊报销报销优惠政策
慢性的病门诊报销政策,以无锡市为例:一、保障病种糖尿病、高血压(2级、3级)、恶性肿瘤、慢性肝炎(甲肝除外)、脑卒中(含脑梗塞、脑出血以及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肾炎(含慢性肾功能不全)、系统性红斑狼疮、肺结核(活动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含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慢性呼吸衰竭、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病(扩张型、肥厚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帕金森病以及帕金森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癫痫、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症)、重症肌无力、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运动神经元病(MND)、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指多发性肌炎及皮肤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慢性格林巴利)。以下简称慢性病种。二、保障范围对患有慢性病种的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发生的符合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药品和诊疗项目费用给予相应的保障。三、保障水平对慢性病种患者发生的合规医疗费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用完后,在职人员个人自付满500元以上部分,由基金支付70%,年度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3500元;退休人员个人自付满300元以上部分,由基金支付85%,年度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4000元。同时患有两种(含)以上慢性病种的参保人员,年度内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10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九条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
慢性病门诊报销是否涵盖低保户?
250人看过
-
哪几类门诊普通慢性病可医保报销
195人看过
-
慢性大病患者门诊报销范围有哪些?
453人看过
-
合肥市慢性病患者门诊报销政策调整
364人看过
-
湖北省哪些慢性病门诊费能医保报销
303人看过
-
新农合门诊报销范围新增33种慢性病
343人看过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医疗机构免责的条件主要有患者在诊疗活动中,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 更多>
-
特殊门诊慢性疾病报销的条件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04-19特殊门诊慢性疾病报销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先以参保人的名义写一份申请书,写给户口所属区域的社保管理处;2、治疗疾病的门诊病历记录,两年内住院记录,包括出院小结,原件及复印件;3、由到户口辖区社保处填写重症申请表;4、连同以上资料,送区域社保管理处医保科予以审核等。
-
有慢病卡门诊检查报销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4-04-06有慢病卡门诊检查可以。低保户慢性病买药报销需要在门诊或者住院治疗的条件下可报销。对低保户、五保老人、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因生病入院治疗的医药费,除去自费部分,经新农合或者城镇医保报销后所剩部分,可以再次报销65%,封顶线为3.5万元。
-
胸腺法新在慢性疾病门诊病种恶性肿瘤报销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3-03-28商业保险的话,直接按照你购买的保险金额,直接一次性赔偿给你。只需要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生诊断书即可。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已达到70%左右。所有统筹地区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统筹基金,实际最高支付限额全国平均已分别达到13万元、7.98万元。那么,在70%的基础上,大病保险制度还能报销多少?大病保险的报销比例是,大病患者在基本医保报销后仍需个人负担的合理医疗费用,再给予实际报销
-
慢性病门诊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怎样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111、以二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要达到50%以上。 2、门诊慢特病一般指一些医疗费用负担高、诊断明确、有社会影响、能在门诊治疗,在医保统筹基金的可负担范围内受统筹基金保障的疾病(主要为慢性病、重大疾病)或者治疗方式定义为门诊慢特病。比如恶性肿瘤、冠心病、慢性肝炎、关节炎等。
-
上海慢性门诊医保报销政策重庆在线咨询 2024-05-17上海慢性门诊医保报销政策如下:1、个人医疗保险覆盖人群调整:覆盖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乡居民;2、个人医疗保险的筹资:合理划分政府与个人的筹资责任,在提高政府补助标准的同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重;3、个人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确定:整合后的实际人均筹资和个人缴费不得低于现有水平;4、个人医疗保险保障待遇:逐步缩小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与实际支付比例间的差距;5、新个人医疗保险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