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证据和传来证据区别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8 16:21:57 58 人看过

一、传闻证据与传来证据的区别是什么

传闻证据与传来证据的区别是什么传来证据与传闻证据的区别:

1、含义不同: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即经过复制、复印、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从原始证据派生出来的证据,故又称为非第一来源的证据或派生证据。传闻证据指的是“以直接感知或直接体验待证事实的人的陈述为基本内容,由其他人或者采用非直接表达的方式加以叙述的供述证据”;

2、范围不同:第一,传闻证据仅限于人的陈述,不包括实物证据;第二,证人当庭陈述以外的陈述都是传闻证据,而只有证人转述他人的陈述是传来证据;

3、运用规则不同:英美法系的传闻证据规则是一般性排除。

二、证据的种类:

1、书证、物证以物品或者文字为表现形式的实物证据。物证是用于犯罪或与犯罪相关联的,能够证明犯罪行为和有关犯罪情节的物品或痕迹,如作案工具、赃款赃物、血迹、指纹、脚印等。书证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文件或其他文字材料,如毒品犯罪分子进行联络的往来书信;贪污犯罪分子涂改的单据、账本等。物证的特点是,不具有任何主观的东西,而只以其客观存在来证明案件的事实。对物证必须妥善地加以保管,以保持物证的原有的形态。如果不能保持原来形态或者物证有可能灭失的,行政机关必须采取措施予以保全。2、证人证言是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或有关人员作的陈述。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刑诉法对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向司法机关作证规定了义务,即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不能随意指定,也不能由他人代替。行政处罚法规定,在行政机关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调查时,“被调查人应当如实回答询问”。这是因为,行政机关在处理行政处罚案件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因此,在行政机关调查时,被调查人必须据实陈述所了解的真实情况,不作伪证。

3、当事人的陈述指当事人向执法人员所作的关于案件真实情况的叙述和承认。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因此,当事人的陈述与申辩,行政机关必须认真听取,并制作询问笔录;同时,行政机关对于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成立的,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证据。“被害人陈述”,是直接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就受害情况及案件的有关其他情况向司法机关或有关人员所作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本人的犯罪行为向司法机关所作的供述,或称口供,或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否认自己有犯罪行为或者承认犯罪,但认为应当减轻处罚、免除处罚所作的辩解。

4、视听资料指能够作为证据的录音、录像、电脑储存的数据等,是一种被固定、被保全的证据。它比较可靠,更接近于真实情况。但是视听资料必须经过审查,才能认定作为证据。5、鉴定意见鉴定人运用自己具有的专门知识对案件中专门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鉴别和判断。它是一种独立的证据。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

6、现场笔录书证的一种,是指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在现场,对当场实施行政处罚的现场情况的记录。如交通民警对违反交通管理的司机进行罚款,交通民警开具的罚款单据。又如工商管理人员对这反工商管理的个体商贩进行处罚时,现场记明其违法事实、没收商贩的违法物品的数量、质量等情况。现场笔录上应当有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的签名。现场笔录可以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行政诉讼法将其规定为一种独立的证据,以防止在诉讼中出现“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情况。

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笔录指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或者专门人员为了解案件的事实,对事实发生的现场或者物品进行勘验、检查。如查处非法出版物,执法人员对该出版物的印刷场所进行勘验、检查,对印刷的非法出版物或者印刷工具进行勘验、检查等。勘验应当制作笔录,勘验笔录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能够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5月31日 14: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传来证据相关文章
  • 如何理解传闻证据属于间接证据
    一、传闻证据的定义和定位传闻证据在我国《刑诉法》规的证据种类中,不隶属于哪一个种类,《刑诉法》规定证据种类有七类,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辨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7、视听资料,这七个种类都有可能含有传闻证据,比如当庭出示的书证,并非由警检人员直接从犯罪嫌疑人身上或是作案现场获取,而是由与案件无任何关联人不经意得到,交给司法机关;比如证人证言,他在庭上陈述是听某某人说的某事实,从而证明某某事实存在;比如被害人陈述,他陈述某某告诉他,他是怎么样被加害人加害的等等。这就是说,传闻证据不是一个种类,传闻证据在案件的证明活动中,是依附于证据种类来归类的,当证据为书证时,如果是传闻证据,这个传闻证据就是书证,当证据为证人证言时,如果是传闻证据,这个传闻证据就是证人证言。从证据效力角度来讲,证据又划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指能够
    2023-06-22
    80人看过
  • 传闻证据规则和直接言辞原则
    传闻证据规则和直接言词原则传闻证据规则:是指证人所陈述的非亲身经历的事实,以及证人在侦查阶段所作的证人证言和书面证词,原则上不能作为认定犯罪事实的根据。简言之,即传闻证据不具有可采性。传闻证据规则是排除一种证明手段的规则,不是排除事实的规则。现在世界是的法律分两大法系。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法系的提法。大陆法系(罗马法系)没有传闻证据规则。直接言词原则:直接言辞原则分为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直接原则是指案件的审理,检察官、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被害人、证人、鉴定人等诉讼参与人应当在场;法官必须亲自直接从事法庭调查和采纳证据,直接接触和审查证据。言词原则是指法庭审理须以言词陈述的方式进行,被告人、被害人进行口头陈述,证人、鉴定人进行口头作证,检察官、辩护人进行口头问证和辩论。直接言词原则与传闻证据规则的共同点是:证人必须出庭接受质询。侦查机关取得的证人证言和证人的书面证言法庭不予采信。相关知识:传闻证
    2023-06-01
    401人看过
  • 传来证据可以当证据吗
    一、传来证据可以当证据吗传来证据不是原生于案件真实的证据,而是经过传抄、复制、转述等中间环节后形成的第二手材料。它是通过原始证据所派生出来的证据。比如物证、书证的复制品,证人转述他人告知的案情,视听资料的复制品等等。证人转述他人告知的案情必须说明其来源。没有确切来源的道听途说不能成为证据,也就不能成为传来证据。二、证据作用传来证据在办案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作为发现原始证据的线索;2、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为审查原始证据是否真实的手段;3、在无法获得原始证据时,可用以证明案件的次要事实和情节;4、可以强化原始证据的证明作用。在中国刑事诉讼中通常不排斥传来证据,只是要求注意其可靠性与证明力。一般来说,证据材料被转手传递,失真可能性就增大,转手次数越多,失真的可能性越大。因为转述者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将事实扭曲。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原始证据要比传来证据更可靠些,证明力更强些。但是,
    2023-06-16
    72人看过
  • 我国有传闻证据规则吗?
    我国有传闻证据规则吗?对于中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证人不愿作证、审判中大量使用书面证言的问题,传闻证据规则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在中国的刑事诉讼中,为保障程序的公正性和诉讼的对抗性,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传闻证据规则,并规定适当的例外,所以我国的刑事诉讼中至今未确立传闻证据规则。传闻证据规则的含义传闻证据规则又称反传闻规则,是指在审判中一般不能采纳传闻证据,已经在法庭上提出的,不得交陪审团作为评议的依据。有学者认为,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法系独有的规定,大陆法系从来无类似的规定。这种观点若在早期来说是正确的,传闻证据规则确实为英美法系所创,在同时期的大陆法系并无传闻规则。传闻证据规则的理由与功能关于设立传闻证据规则的理由,存在着诸多说法。证人陈述证言通常必须遵守三大条件:宣誓、到庭以及接受交叉询问。庭审采用对抗式,证据由一方提出,而由另一方进行反驳,对证人的交叉询问可以说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
    2023-06-03
    272人看过
  •  为何传闻证据未被采用?
    传闻证据往往存在不准确的因素,因为传闻证据的提出通常不会经过严格的认证。只有经过了宣誓,证人在法庭上才具有了如实作证的义务,其才可能因为虚假的证言而承担法律责任。此外,传闻证据也无法进行交叉询问,因为交叉询问被认为是发现案件真实的最有效机制。1.传闻证据往往存在不准确的因素。2.传闻证据的提出通常不会经过严格的认证。只有经过了宣誓,证人在法庭上才具有了如实作证的义务,其才可能因为虚假的证言而承担法律责任。3、传闻证据无法进行交叉询问。交叉询问被认为是发现案件真实的最有效机制。 传 闻 证 据 在 法 庭 上 的 挑 战传闻证据是指在未经正式审判程序前,通过媒体报道、传闻、传言等方式获得的证据。在法庭上,传闻证据的可靠性受到质疑,因为它们可能存在不准确、被篡改或断章取义等问题。因此,传闻证据在法庭上的挑战是重要的。传闻证据的可靠性受到法律保护。在刑事诉讼中,证据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审查,才
    2023-09-02
    367人看过
  • 原始证据丢失怎么办?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区别是什么?
    一、原始证据丢失怎么办?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九条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原始证据进行质证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出示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除外:1、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并经人民法院准许出示复制件或者复制品的;2、原件或者原物已丢失或不存在,但有证据证明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或原物一致的。通过以上相关法律法规的介绍,我们知道原始证据只是双方确立相关责任的一个证明,只要按以上介绍的方法去提供相应的复印件以及其他证据,能证明你们之间存在相关的责任关系,照样是可以打官司的。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区别1、原始证据。原始证据是按民事诉讼证据来源加以区分的。原始证据,就是直接来源于案件客观事实的证据,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一手材料”。如合同的原件。根据司法实践的经验证明,原始证据要比派生证据更可靠些。2、传来证据。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
    2023-06-03
    219人看过
  • 传闻证据不被采纳的理由
    1、传闻证据带有不真实的属性。2、传闻证据的提出通常不会经过宣誓。只有经过了宣誓,证人在法庭上才具有了如实作证的义务,其才可能因为虚假的证言而承担法律责任。3、传闻证据无法进行交叉询问。交叉询问被认为是发现案件真实的最有效机制。一、报案后派出所没有犯罪人的询问笔录受害人怎么办被害人可以去法院报案,也可以上诉要求行使正当权利。对于报案的,派出所应及时制作笔录。在刑事案件中司法人员会对证人、被害人以及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制作笔录,而询问笔录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因此在询问笔录的时候一定要如实地、完整地记载,否则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二、证人在刑事案件侦查期间的权利包括哪些证人,是指知道案件事实情况并向司法行政机关提供证言的人。在我国,除因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而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以外,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应当如实地提供证言,如果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法律
    2023-03-30
    476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中传闻证据规则
    一、传闻证据的定义和定位传闻证据在我国《刑诉法》规的证据种类中,不隶属于哪一个种类,《刑诉法》规定证据种类有七类,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辨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7、视听资料,这七个种类都有可能含有传闻证据,比如当庭出示的书证,并非由警检人员直接从犯罪嫌疑人身上或是作案现场获取,而是由与案件无任何关联人不经意得到,交给司法机关;比如证人证言,他在庭上陈述是听某某人说的某事实,从而证明某某事实存在;比如被害人陈述,他陈述某某告诉他,他是怎么样被加害人加害的等等。这就是说,传闻证据不是一个种类,传闻证据在案件的证明活动中,是依附于证据种类来归类的,当证据为书证时,如果是传闻证据,这个传闻证据就是书证,当证据为证人证言时,如果是传闻证据,这个传闻证据就是证人证言。从证据效力角度来讲,证据又划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指能够
    2023-03-02
    276人看过
  • 传闻证据规则的基本内容
    一、传闻证据规则的定义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中最重要的证据规则之一,它原则上要求在审判中排除传闻证据,证人证言须在法庭上接受检验,只有在符合法定的例外情形时才允许采纳庭外陈述。对于中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证人不愿作证、审判中大量使用书面证言的问题,该规则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在中国的刑事诉讼中,为保障程序的公正性和诉讼的对抗性,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传闻证据规则,并规定适当的例外。二、传闻证据规则的基本内容传闻证据规则又称反传闻规则,是指在审判中一般不能采纳传闻证据,已经在法庭上提出的,不得交陪审团作为评议的依据。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802条规定:“传闻证据,除本法或联邦最高法院依法定授权制定的其它规则或国会立法另有规定外,不予采纳”。澳大利亚《1995年证据法典》第59条规定:“不得采纳他人先前陈述的证据,以证明该人陈述所宣称的事实”。有学者认为,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法系独有的规定,大陆
    2023-04-01
    344人看过
  • 民事证据的传来证据有哪些
    传来证据,凡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而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常见的传来证据有:物证的复制品,文件的副本、影印件、抄件,非亲自感受案件事实的证人所作的证言。传来的证言必须是有确切来源和根据,没有确切来源的道听途说,不是传来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只有在原始证据不能确定或者确有困难时,才能用传来证据代替。如果案内只有传来证据而没有原始证据,不能认定案件事实。民事证据的传来证据:1、书证。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的证据。这种物品之所以称为书证,不仅因它的外观呈书面形式,而更重要的是它记载或表示的内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从司法实践来看,书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书证的表达方式上来看,有书写的、打印的,也有刻制的等;从书证的载体上来看,有纸张、竹木、布料以及石块等。而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常见的有合同、文书、票据、商标图案等等。因此,书
    2023-06-14
    337人看过
  • 有传闻证据的话是否能排除传销行为?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中最重要的证据规则之一。原则上排除了审判中传闻证据的要求,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进行检查,只有在符合法定例外的情况下才允许庭外陈述。我国没有采用这一规则,只有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则。概念传闻证据规则,又称传闻证据排除规则,是指法律排除传闻证据作为认定犯罪事实的依据。根据这一规则,如果不能确定理由,任何人在审判期间以外和审判准备期间以外的陈述不得作为被告人有罪的证据。所谓传闻证据,主要包括两种形式:1。书面传闻证据亲身感受到案件事实证人在庭审期间以外所作的书面证人证言,以及警察、检察人员所作的(证人)询问笔录:2。言语传闻证据证人不作证自己亲身感知的事实,而是向法院转述自己从别人那里听到的情况。(2)排除原因1。传闻证据可能失真;传闻证据可能因故意或过失而出现错误或偏差。2、传闻证据不能接受交叉询问,不能在法庭上面对质,其真实性不能得到证实,也阻碍了当事人权利的行使。3、传
    2023-08-05
    482人看过
  • 如何运用传来证据
    传来证据的运用,应当遵循以下规则:(一)没有正确的来源或者来源不明的传说、文字材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二)只有在原始证据不能取得或者确有困难时,才能用传来证据代替;(三)应当收集和运用距原始证据最近的传来证据;(四)如果案内只有传来证据而没有原始证据,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一、刑事证据规则传来证据的作用1、可以作为发现原始证据的线索;2、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为审查原始证据是否真实的手段;3、在无法获得原始证据时,可用以证明案件的次要事实和情节;4、可以强化原始证据的证明作用。在中国刑事诉讼中通常不排斥传来证据,只是要求注意其可靠性与证明力。一般来说,证据材料被转手传递,失真可能性就增大,转手次数越多,失真的可能性越大。因为转述者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将事实扭曲。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原始证据要比传来证据更可靠些,证明力更强些。但是,在一定情况下,传来证据可以替代原始证据。如对于那些易
    2023-02-19
    76人看过
  • 传来证据-相关案件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在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自称出借人的原告只拿得出借条的复写件。法院认定民事诉讼的书证应当提供原件,复写件或复印件作为传来证据一般不能单独佐证事实,由此判决原告败诉。2006年5月,上海市民叶某向法院起诉,称王某曾向自己借款6万元,至今尚未归还,要求王某归还借款及利息。一审法院判决支持了叶某的诉讼请求。一审判决后,王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官注意到,叶某起诉时提供的并不是借条的原件,而是一份复写件。叶某对此解释道,借条是一式两份,原件在王某处,自己则拿了复写件,王某从未归还过借款。而王某则向法庭陈述,借款是事实,但自己早已如数归还。自己借款时从不知道借条还有复写件,借条原件在借款后保管在叶某处,还款时已将借条原件收回并撕毁。上海一中院审理后认为,叶某对自己出借钱款后仅持有借条复写件的说明,违背正常的生活习惯。而王某就借款已经归还,故借条原件已收回撕毁的所作解释更
    2023-06-11
    360人看过
  • 传来证据-中国应用
    传来证据在中国的理论和实践中,从未被完全否定。传闻证据并不等同于传闻证据,这在前面已经阐述过。但还是有不少学者把传来证据和传闻证据混为一谈,并以此为据为传闻证据在法庭上被采纳作辩护。我们在实务中比较常见的是以书面证言代替证人出庭作证。这一书面证言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依照传闻规则,这肯定是传闻证据,是要被排除的。但有在司法实践中以及理论上普遍都将其当作原始证据,刑事诉讼法把书面证言与证人出庭所作的证言效率上等同,就不足为怪了。其实,就书面证言而言,其也经过了一个转述的过程。在证人陈述,记录人在记录的过程当中,所记录的并不是正在发生的案件事实,而是证人的陈述,到了法庭上的书面证言,就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因此,书面证言应当作为传来证据比较妥当。但是,这也是个概率的问题。因此,排除传闻,就与我们传统的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学理分类相冲突,从来都没有否定过传来证据的价值,要引入传闻规则,首先必
    2023-06-11
    64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传来证据
    相关咨询
    • 传来证据和传闻证据的区别,有没有法律依据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0-06
      传来证据和传闻证据的区别:定义不同。传来证据,是指来源于他人转述或传抄等间接途径的第二手事实材料。传闻证据,是指证人在本案法庭审理之外作出的用来证明其本身所主张的事实的各种陈述。传闻证据是以直接感知或直接体验待证事实的人的陈述为基本内容,由其他人或者采用非直接表达的方式加以叙述的供述证据。
    • 传来证据和传闻证据的区别,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2-02
      传来证据和传闻证据的区别:定义不同。传来证据,是指来源于他人转述或传抄等间接途径的第二手事实材料。传闻证据,是指证人在本案法庭审理之外作出的用来证明其本身所主张的事实的各种陈述。传闻证据是以直接感知或直接体验待证事实的人的陈述为基本内容,由其他人或者采用非直接表达的方式加以叙述的供述证据。
    • 传来证据和传闻证据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3-25
      1、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即经过复制、复印、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从原始证据派生出来的证据,故又称为非第一来源的证据或派生证据。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是理论上对证据材料的一种分类。区别的标准不是是否变更意思表示,而是其来源。 2、传闻证据:指证人在本案法庭审理之外作出的用来证明其本身所主张的事实的各种陈述。指的是“以直接感知或直
    • 关于传来证据以及传闻证据
      安徽在线咨询 2023-12-11
      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即经过复制、复印、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从原始证据派生出来的证据,故又称为非第一来源的证据或派生证据。传闻证据指的是“以直接感知或直接体验待证事实的人的陈述为基本内容,由其他人或者采用非直接表达的方式加以叙述的供述证据”,它不包括实物证据。
    • 证据传来和原始证据传来有什么区别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3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区别有: 1、原始证据是指从直接来源与案件出的第一手证明材料,传来证据是经过转手传抄等第二手或者第二手以上的材料; 2、传来证据由原始证据派生而来,其证明力小于原始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