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处理诬告陷害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26 23:20:06 220 人看过

本文介绍了诬告陷害罪取证办法的规定,强调审判、检察、侦查人员在收集证据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同时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通知,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调查,情节严重的行为。

诬告陷害罪取证办法的规定是由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同时,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通知,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调查,情节严重的行为。

收集证据的程序与原则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程序和原则是为了确保案件审判的公正、公平和合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在证据的收集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依法收集证据。证据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收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权利,更不能以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2. 及时收集证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必须迅速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尽量减少在案件调查取证活动中的限制。

3. 全面收集证据。证据必须全面、充分,既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也包括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等。

4. 合法排除证据。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如果有证据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判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排除这些证据。

5. 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要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和制止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

6. 符合法定证明标准。证据必须符合法定证明标准,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7. 充分考虑证据的可靠性。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8. 严格排除非法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权利,更不能以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9. 严格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对证据进行审查时,既要审查证据的真实性,也要审查证据的合法性

10. 综合全案证据判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必须综合全案证据,对案件进行判断,以确认案件事实。

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程序和原则是为了确保案件审判的公正、公平和合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在证据的收集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依法收集证据。证据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收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权利。

2. 及时收集证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必须迅速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尽量减少在案件调查取证活动中的限制。

3. 全面收集证据。证据必须全面、充分,既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也包括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等。

4. 合法排除证据。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如果有证据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判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排除这些证据。

5. 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要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和制止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

6. 符合法定证明标准。证据必须符合法定证明标准,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7. 充分考虑证据的可靠性。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8. 严格排除非法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权利,更不能以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9. 严格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对证据进行审查时,既要审查证据的真实性,也要审查证据的合法性。

10. 综合全案证据判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必须综合全案证据,对案件进行判断,以确认案件事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03: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证明标准相关文章
  • 诬告陷害罪应怎样处罚
    诬告陷害罪的处罚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从重处罚。一、举报不实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举报不实如果不是恶意举报,不需要承担责任。如果是恶意举报,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述的规定。二、诬陷他人的法律规定诬陷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三、录口供撒谎警察一般会如何处理录口供撒谎可能会被
    2023-06-29
    145人看过
  • 诬告陷害罪诉讼处理
    刑事诉讼法
    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对于构成诬告陷害罪的犯罪分子,提出诉讼所依据的具体流程包括:第一,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诬告陷害罪属于自诉案件;第二,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等待开庭;第三,参加庭审,积极辩论;第四,法院最终作出判决。诬告陷害罪如何取证诬告陷害罪的取证应该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进行,主要是对诬告的犯罪事实进行调查,调查犯罪事实是否真实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第五十二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07-29
    334人看过
  • 诬告陷害罪诉讼处理
    刑事诉讼法
    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对于构成诬告陷害罪的犯罪分子,提出诉讼所依据的具体流程包括:第一,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诬告陷害罪属于自诉案件;第二,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等待开庭;第三,参加庭审,积极辩论;第四,法院最终作出判决。诬告陷害罪如何取证诬告陷害罪的取证应该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进行,主要是对诬告的犯罪事实进行调查,调查犯罪事实是否真实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第五十二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07-29
    82人看过
  • 诬告陷害罪怎样判刑
    我国法律中规定诬告陷害罪的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属于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绑架罪诬告陷害罪哪个严重当然是绑架罪更加严重,处罚更重些。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
    2023-08-14
    71人看过
  • 诬告陷害罪怎么处罚
    诬告陷害罪的处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一、诽谤和诬陷的区别是什么诽谤和诬陷的区别如下:1、不同的行为方式,诬告陷害是指向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起诉,诽谤是当众或者向第三方传播;2、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的意图是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诽谤意图损害他人的人格和声誉;3、捏造的事实内容不同,诬告陷害捏造犯罪事实,诽谤捏造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的事实。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实名举报经查无实据构成诬告吗实名举报经查无实据是否构成诬告,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具体有以下两点:1、不是有意诬告,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诬告;2、如果有意图诬告陷
    2023-06-23
    104人看过
  • 诬告陷害罪怎么处罚?
    对于构成诬告陷害罪的犯罪分子所应当处以的刑事处罚规定如下: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一、受到别人诬陷怎样处理受到别人诬陷,可以及时的向公安机关报警,情节严重的,涉嫌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干部、群众,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二、构成网络造谣罪应当要负什么刑事责任根据造谣行为的具体情况,分为诽谤罪、诬告陷害罪等。1、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捏造事实诬告
    2023-03-17
    220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指司法机关在审理刑事案件时,根据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证据进行审查、判断,以确定案件事实是否成立的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应当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即司法机... 更多>

    #证明标准
    相关咨询
    • 诬告陷害罪怎样处理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28
      如果证明是诬告。分为自诉和公诉案件。就你说的情况,属于自诉案件,必须是你另案向法院提起诉讼才行,那样根据民事诉讼法他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诬告陷害罪怎样处罚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司法机关认定该条规定的犯罪是诬告陷害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款。
    • 诬告陷害罪怎样处罚?
      河北在线咨询 2021-10-10
      捏造事实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定金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故意陷害,而是错误的指控,或者检举失实,不适用前两项规定。
    • 诬告陷害罪怎样惩处?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 诬告陷害罪怎样惩处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