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的举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1 09:24:29 80 人看过

保护环境的举措:

1、生活污水处理:净化生活污水排放,生活污水先经化粪池发酵杀菌后,按规定集中处理或由专用管道输送到无危害水域。化粪池的有效容积满足生活污水停留一天以上,并定期清理,以保证处理效果;

2、施工废水处理: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再进行排放,可以减少对河流的污染。施工场地修建截排水沟、沉沙池。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并采取治理措施,保证排水达标;

3、废弃物处理:普及垃圾分类,废物回收利用,遇有含铅、铬、砷、汞、氰、硫、铜、病原体等有害成份的废渣,经报请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在环保人员和监理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处理;

4、大气污染防治:提高工业废气排放标准,机械车辆使用过程中,加强维修和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保证进气、排气系统畅通;

5、水土保持措施:做好弃渣场的治理措施,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五条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保护环境的法律有哪些方面

1、《宪法》中环与环境保护的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九条、第十条、滴二十二条);

2、环境保护综合法《中华人们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环境保护单行法:

可分为三类,(1)自然资源保护法,如《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2)污染防治法,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

(3)其他类的法律,如《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

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7日 23: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农业生产相关文章
  • 环境保护措施有哪些
    一、环境保护对象(一)人群健康保护遵守并执行国家或当地医疗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条例和要求,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传染病,并定期进行灭蚊、灭鼠、灭蝇等工作。(二)绿色植被保护1、搞好生活营地的绿化、美化工作,临时住房、仓库、厂房等临时施工设施,在设计及建造时,考虑美观和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要求。2、在每个施工区和工程施工完成后,及时拆除各种临时设施,施工临时占地及时恢复植被或本来用途。3、按施工设计要求,认真及时地完成工地绿化工作。(三)资源保护1、在施工过程中,对全体员工加强然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尽量减轻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创造一个新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不在施工区捕捞任何水生动物。2、在工程完工后,按要求拆除的监理工程师认为有必要保留的设施外的施工临时设施,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的施工废弃物,并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完成环境恢复。(四)水源保护1、建设生活用水设施,
    2023-06-06
    311人看过
  • 环境保护措施指的是什么
    一、环境保护措施指的是什么1、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指的是人类有意识的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环境保护措施指的是工程开工前,一般由工程技术部负责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计划,并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防止施工环境污染的措施,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六条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再生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国家机关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组织应当优先采购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等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设备和设施。第三十八条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二、环境保护的措施有哪些1、节约用电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
    2023-08-08
    320人看过
  • 如何保护环境的方法措施
    一、如何保护环境的方法措施1、保护环境的方法措施如下:(1)节约用电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二氧化碳被释放;(2)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绿色出行;(3)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4)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并且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等。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第三十二条国家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二、破坏环境的危害有哪些破坏环境的危害如下:1、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形式有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臭氧层破坏、酸雨
    2023-08-08
    463人看过
  • 建设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现场建立环保制度,对作业人员进行环保知识培训、考核。2、在开工15日前向县级以上环保管理部门申报登记。噪声排放应符合标准。夜间施工的,需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公告附近居民。3、现场污水排放申领《临时排水许可证》。4、固体废弃物应申报登记。5、现场主要道路须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6、拆除建筑物时,应采用隔离、洒水等措施。7、水泥等易飞扬的材料应密闭存放或覆盖。8、施工现场内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9、爆破、打桩按规定申请,向居民和单位通报说明。10、地下管线,标出位置,加以保护。11、发现文物、古迹等,应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报告有关部门。12、停水、停电、封路,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一、建筑施工环境保护的标准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现场宜搭设封闭式垃圾站。2、细散颗粒材料、易扬尘材料应封闭堆放、存储和运输。3、施工现场出口应设冲洗池,施工场地、道路应采取定期洒水抑尘
    2023-03-26
    330人看过
  • 建筑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一、建筑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建筑法》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的错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在环境保护方面应采取如下措施:1、施工现场必须建立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并应做好检查记录。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应包括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2、在城市市区范围内从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必须在工程开工15d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申报登记。3、施工期间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制定降噪措施。确需夜间施工的,应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明,并公告附近社区居民。4、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应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5、施工现场污水排放
    2023-06-08
    235人看过
  • 农业环境保护的措施有哪些
    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分述如下:1、控制和消除污染源世界各国已颁布几十项有关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条例,规定了50多种污染物的环境标准。中国已颁布的有关条例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条例》、《农业环境监测条例》等。此外,在《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和《渔业法》等法规中也有有关规定。内容主要包括对污染物的净化处理、排放标准以及排放量和浓度的限制等。除立法手段外,还常辅以行政措施和经济制裁,如排污收费、污染罚款等。2、农业环境监测目的在于迅速掌握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动向,提供预报资料,以便及早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污染物质为害,并为制订长期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监测内容以为害农业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为重点,在紧急情况下,可进行特定项目的监测。3、污染防治措施除严格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外,尚可采取如下一些防治措施:①利用植物防治。如选用具有较强抗性和耐污性的树
    2023-06-07
    156人看过
换一批
#农业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农业生产
    相关咨询
    • 环境保护措施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02
      环境保护措施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三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
    • 农村环境保护的措施有哪些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23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统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石漠化、地面沉降以及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水源枯竭、种源灭绝等生态失调现象,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 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有哪些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3-29
      1.减少碳效应 减少您的碳排放出行以控制海洋酸化程度,从而降低对珊瑚礁和海洋生物的危害。 2.了解海产食品 为保护鱼类做贡献,以支持其可持续发展。 3.减少塑料垃圾 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并且关注塑料用品回收项目,坚决抵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品,例如塑料瓶、塑胶袋和塑料吸管,从而减少排放到海洋中的塑料垃圾。 4.保护海滩环境 当您离开海滩时带走您的垃圾,并且帮助收走他人遗留的废弃物,积极参与全球性的海滩清
    • 环境保护法的环境是指什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18
      《法》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环境是指什么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12
      《环境保护法》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