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原理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5 09:15:10 485 人看过

知识产权的概念:

1、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

2、知识产权具备专有性的特点;

3、知识产权具备时间性的特点;

4、知识产权具备地域性的特点;

5、大部分知识产权的获得需要法定的程序。

民事主体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客体享有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的专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的概念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按照《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规定,将其知识产权的法律状况、有关货物的情况、知识产权合法使用情况和侵权货物进出口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海关总署,以便海关在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过程中能够主动对有关知识产权实施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9日 03: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相关文章
  • 知识产权优先权的原则是什么?
    一、知识产权优先权的原则是什么?1、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优先权原则我国《专利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二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这通常称之为外国优先权。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这一般称之为本国优先权。2、《巴黎公约》中的优先权原则《巴黎公约》中的优先权原则是指已经在一个成员国正式提出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或商标注册的申请人,在其他成员国提出同样的申请,在规定期限内应该享有优先权。在规定的申请优先权期限届满以前,任何后来在公约其它成员国提出的申请,都不因在此期间
    2023-06-08
    230人看过
  • 知识产权犯罪的原因是什么
    1.高额非法利润的驱动。高额的非法利润是知识产权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尤其是一些拥有良好商誉的知识产权,其产品的品牌附加值很高,蕴含着巨大的经济财富。从事知识产权犯罪:一方面可以在短期内获得高额的非法利润;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易受侵害,对犯罪人的个体自然条件要求不高,来自被害方的抵抗阻力较小,使得不少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为牟取非法暴利不惜采取非法手段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2.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我国普通民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对消费、使用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及购买、使用盗版光盘等现象往往不以为然。假冒、盗版产品价格低廉,使用效果较之真品、正品常常相差无几,使得部分消费者尤其是正常消费能力不足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无疑为滋生知识产权犯罪提供了市场和土壤。一些知识产权权利人防范意识不强,也是导致知识产权犯罪发生的原因之一。3.行政监管滞后,监管机制不健全。工商、质监、烟草等行政
    2023-04-17
    407人看过
  • 知识产权犯罪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产权犯罪,是指行为人以营利或其他非法利益为目的,违反知识产权管理法规,故意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销售金额、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1.高额非法利润的驱动。高额的非法利润是知识产权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尤其是一些拥有良好商誉的知识产权,其产品的品牌附加值很高,蕴含着巨大的经济财富。从事知识产权犯罪:一方面可以在短期内获得高额的非法利润;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易受侵害,对犯罪人的个体自然条件要求不高,来自被害方的抵抗阻力较小,使得不少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为牟取非法暴利不惜采取非法手段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2.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我国普通民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对消费、使用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及购买、使用盗版光盘等现象往往不以为然。假冒、盗版产品价格低廉,使用效果较之真品、正品常常相差无几,使得部分消费者尤其是正常消费能力不足的消费者倾向
    2023-06-16
    103人看过
  • 知识产权犯罪的原因是什么
    1.高额非法利润的驱动。高额的非法利润是知识产权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尤其是一些拥有良好商誉的知识产权,其产品的品牌附加值很高,蕴含着巨大的经济财富。从事知识产权犯罪:一方面可以在短期内获得高额的非法利润;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易受侵害,对犯罪人的个体自然条件要求不高,来自被害方的抵抗阻力较小,使得不少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为牟取非法暴利不惜采取非法手段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2.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我国普通民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对消费、使用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及购买、使用盗版光盘等现象往往不以为然。假冒、盗版产品价格低廉,使用效果较之真品、正品常常相差无几,使得部分消费者尤其是正常消费能力不足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无疑为滋生知识产权犯罪提供了市场和土壤。一些知识产权权利人防范意识不强,也是导致知识产权犯罪发生的原因之一。3.行政监管滞后,监管机制不健全。工商、质监、烟草等行政
    2023-04-30
    400人看过
  •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的原则是什么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原则是什么著作权法第49条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停止侵权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对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侵权的情况,判决赔偿50万元以下专利法第六十五条专利权侵权的赔偿数额,根据权利人因侵权遭受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根据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应当参照专利许可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停止侵权所支付的合理费用,难以确定权利人损失的,赔偿侵权人的利益和专利许可费,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种类、侵权的性质和情节,决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根据权利人因侵权遭受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根据
    2023-05-07
    150人看过
  •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原则是什么
    (一)全部赔偿原则全部赔偿原则也称为全面赔偿原则,是现代民法的最基本的赔偿原则,是各国侵权行为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通例。全部赔偿原则的含义,是指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责任的范围,应当以加害人侵权行为所造成损害的财产损失范围为标准,承担全部责任。也就是说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应当全部赔偿,赔偿应以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为限。(二)法定标准赔偿原则鉴于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特殊性,其损害事实、后果的不易确定性,不少国家的知识产权立法规定了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定赔偿制度。即规定实施某种侵权行为,应当赔偿的数额多少。这在著作权立法中尤为突出。所谓法定标准赔偿原则,是指由知识产权法律明文规定不法侵害知识产权造成损害,应赔偿损失的具体数额(或数额幅度)。在人民法院无法查清受害人实际损失和侵权人营利数额,或者受害人直接要求按法定最低赔偿额进行赔偿的,人民法院按法律规定的赔偿数额确定赔偿数额。在知识产权立法就此规定以前
    2023-04-02
    475人看过
换一批
#知识产权保护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是指海关依法禁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境或者出境的措施。国际上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称为知识产权的边境措施。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内容包括:扣留即将进出口的侵权嫌疑货物、对货物的侵权状况等进... 更多>

    • ip是什么意思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原型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10
      1、IP是intellectalproperty的缩写,意思是知识产权。 2、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也称智力成果权,它指的是通过智力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这种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割,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
    • 知识产权的滥用原因是什么?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2
      1.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是指:权利人超出了知识产权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正当行使有关权利,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公益或者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 2.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权利人行使知识产权时超出了法定权利本身的范围;二是权利人行使其知识产权时没有超出法定权利,但不合理地限制了市场正当竞争,或者违反了其他公共政策,该行为仍应受到竞争法的规制。
    • 知识产权纠纷的原则是什么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2-26
      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二、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三、兼顾公平合理的原则。
    • 知识产权滥用的原因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14
      1.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是指:权利人超出了知识产权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正当行使有关权利,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公益或者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 2.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权利人行使知识产权时超出了法定权利本身的范围; 二是权利人行使其知识产权时没有超出法定权利,但不合理地限制了市场正当竞争,或者违反了其他公共政策,该行为仍应受到竞争法的规制。
    • 知识产权里的知识是指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22
      (1)“知识”是一种无形财产(2)“知识”具备专有性的特点(3)“知识”具备时间性的特点(4)“知识”具备地域性的特点(5)“知识”的获得需要法定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