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阶段的帮助犯怎么处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8 16:33:40 311 人看过

一、预备阶段的帮助犯怎么处罚?

1、预备阶段的帮助犯一般是参照主犯的刑罚来从轻处罚,帮助犯是从犯的一种。帮助犯那些共同犯罪中没有直接参与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是向实行犯提供帮助,使其便于实施犯罪,或者促使其完成犯罪的人。是在共同犯罪中其辅助作用的犯罪。

2、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八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目的

(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

(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

二、成立犯罪预备需要的条件

1、被告人具有实现某种犯罪的意图,只有在犯罪意图支配下实施的准备行为,才能成立犯罪预备;

2、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等犯罪的预备活动。所谓准备工具是准备为实行犯罪使用的各种物品,制造条件是指为犯罪实行具有直接制造机会或创造条件的行为,例如对被害人进行跟踪或守候;

3、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未能进展到着手实施犯罪。

三、成立犯罪未遂的要件

被告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即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某条规定的犯罪行为;

犯罪未得逞,也即犯罪没有达成既遂状态;

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通常有:被害人的反抗、第三者的阻止、自然力的阻碍等。

犯罪预备阶段主要是为后面具体落实犯罪行为做准备,任何帮助他人购买工具、提供犯罪方案或者是制造犯罪条件的人,就属于预备阶段的帮助犯,若是之后被帮助的人落实了犯罪行为,且给他人或者是社会造成了侵害,此时帮助犯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06: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第三者相关文章
  • 犯罪预备后阶段的表现是什么
    一、犯罪预备后阶段的表现是什么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最常见的形式所谓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其中包括:(1)用以杀伤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绳索等;(2)用以破坏、分离犯罪对象物品或者破坏、排除犯罪障碍物的器械物品,如钳剪、刀斧、锯锉、爆炸物等;(3)专用为达到或逃离犯罪现场或进行犯罪活动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4)用以排除障碍、接近犯罪对象的物品,如翻墙爬窗用的梯子或绳索等;(5)用以掩护犯罪实施或者湮灭罪证的物品,如作案时戴的面罩、作案后灭迹用的化学药品等。犯罪工具本身危害性和复杂性可以反映出预备行为不同的危害程度。所谓准备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寻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适合于犯罪的需要。2.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这类犯罪预备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1)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
    2023-04-28
    364人看过
  • 预备的帮助犯成立犯罪吗?
    可以。帮助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相对于实行犯而言,指在他人产生犯罪决意之后,以心理支持、物质帮助等方式故意帮助他人实施犯罪,或为他人实施犯罪创造便利条件,而自己不直接实行犯罪。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的帮助犯应怎样处罚对于帮助犯,应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就以从犯论处;如果被胁迫实施帮助行为,并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则应以胁从犯论处。至于对实施了多种帮助行为的人能否以主犯论处,还值得研究。《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3-08-03
    90人看过
  • 单位行贿的预备阶段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犯罪预备阶段一般是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刑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遵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简记从、减、免)。显然,预备犯应当负刑事责任。但由于预备犯还没有着手实行犯罪,没有造成犯罪结果,其社会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会危害性,故对于预备犯,可以从宽处罚。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
    2023-03-22
    129人看过
  • 故意犯罪行为的预备阶段停止犯罪会受到处罚吗?
    一、故意犯罪行为的预备阶段停止犯罪会受到处罚吗?故意犯罪行为的预备阶段停止犯罪不会受到处罚,犯罪的要素一般包括:犯罪事实、危害结果、因果关系。但在实际犯罪活动中往往在犯罪事实活动之前还存在犯罪预备阶段,只是当构成犯罪的情况下,犯罪预备阶段被包括进了犯罪事实中,一般不单独处罚。犯罪预备是指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但是犯罪预备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二、故意杀人罪的预备阶段怎么界定在司法实践中,故意杀人罪预备行为因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其主观具有实害的故意,客观行为触犯了相应的法益,处罚较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此规定是对犯罪预备的高度概括。预备犯与犯罪预备是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前者是故意犯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后者则是在犯罪预备阶段已经停顿的犯罪形态。预备犯是指已经实施犯罪的预备行
    2023-06-03
    76人看过
  • 犯罪预备阶段会如何量刑
    对预备犯原则上应予以从宽处罚。但是刑法对预备犯规定的处罚原则是得减主义。即审判人员可以予以从宽处罚,也可以不予从宽处罚。此外,对既遂犯是予以从轻处罚,是减轻处罚,还是免除处罚,也由审判人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具体决定。一、走逃被害人算犯罪未遂吗跟踪被害人还没有开始着手实行犯罪不构成未遂,属于犯罪的预备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重婚罪需要坐牢么?坐牢是指犯罪分子被关在监狱里,根据刑法规定,如果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可能构成重婚罪。根据法律要求,此种情况必须以明知他人有配偶为要件,不明知者则不构成重婚罪。犯重婚罪的将会被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2023-03-24
    149人看过
  • 犯罪预备出在哪几个阶段
    出现在着手实施犯罪之前的预备阶段。犯罪预备属于犯罪的一种准备阶段,犯罪预备只是一种准备,并没有实际进行犯罪。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的目的;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3-04-15
    394人看过
  •  "中止犯罪:预备阶段的意义何在?"
    这段内容讲述了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的区别。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而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犯罪预备应当被视为犯罪预备。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以犯罪为目的,虽然属于犯罪预备,但并非犯罪中止。依据《刑法》关于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的规定,这种行为应当被视为犯罪预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预 备 行 为 如 何 定 性 为 犯 罪 预 备预备行为如何定性为犯罪预备,是司法实践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然而,在实际司法审判中,如何认定一个行为属于犯罪预备,往往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预备目的、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关联等因素。首先,从行为人的角度看,犯罪预备的特征表现为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并且具有
    2023-09-13
    196人看过
  • 审判程序:如何确定犯罪预备阶段的罪犯刑罚?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是犯罪预备行为由于尚未着手实行犯罪,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1、犯罪预备的中止即停止预备犯罪,犯罪人不再继续为实行犯罪做准备。2、犯罪预备阶段进行到犯罪实行阶段的中止,即没有按照预备的犯罪形式继续实施犯罪。当出现了这两种情形之一的时候均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犯罪预备的中止标志着犯罪人实行对应犯罪的犯意消灭,但是犯罪人并不当然停止犯罪,在一种犯罪预备阶段发生犯罪中止后,可能又会发生另一种犯罪预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
    2023-07-21
    65人看过
  • 犯罪预备阶段是否区分主从犯
    区分,在一般的共同犯罪中,一般均有主从犯区分。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刑法》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阶段时出现犯罪中止吗犯罪预备阶段是有犯罪中止的,在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也算作犯罪中止。根据《刑法》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23-08-17
    423人看过
  • 开庭审理的预备阶段
    第一,传唤、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为了让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必要的时间做好出庭准备,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三日前,用传票或通知书通知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传票或通知书必须写明案件的案由和开庭的日期、时间、地点。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时间、地点。第二,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开庭审理前,先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没有到庭的,由审判长根据不同情况依法作出决定,如需不需拘传、要不要延期审理等。如果都已到庭,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后,由审判长宣布开庭。第三,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利和义务。开庭时,由审判长分别查明原告、被告或者法定代理人的姓名、年龄、住处、职业等身份情况,还要审查诉讼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和代理权限。然后告之当事人主要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如可以申请回避,可以申请聘请翻译人员,可
    2023-06-11
    468人看过
  • 从本案谈犯罪预备阶段中止
    潘某因欠债无力偿还而萌生杀人劫财的念头,遂于某日以做生意为名约徐某让其准备1.5万元去外地进货,并声称不得将此事告诉任何人。当晚,潘某开车将徐某骗至一无人地段,乘徐某熟睡之机,打电话给徐某的妻子,在确认其不知徐某的去向后,即取出事先准备好的放在车上的铁锤欲将熟睡的徐某杀死,然后将其随身携带的1.5万元劫走。终因害怕事发后被发觉而放弃了杀人劫财的念头,调转车头回家。后又对徐某谎称有人要绑架他才将车子开回家的。事隔数日,潘某又因敲诈徐某20万未遂而被公安机关抓获,遂主动交代了欲劫财杀人的事实。审判:某市人民检察院以潘某犯有故意杀人罪(中止)和敲诈勒索罪(未遂)向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经过公开审理后,认为潘某为杀人劫财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为谋财采用恐吓的方法,勒索他人数额巨大的财物,其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潘某因敲诈勒索被抓获后,如实供述了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故意杀人的罪
    2023-04-22
    473人看过
  • 预备帮助犯还能再犯犯罪吗
    成立,帮助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相对于实行犯而言,指在他人产生犯罪决意之后,以心理支持、物质帮助等方式故意帮助他人实施犯罪,或为他人实施犯罪创造便利条件,而自己不直接实行犯罪。一、怎样认定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共同犯罪中止犯罪的认定如下:1、在简单的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施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然后强烈劝说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劝告,放弃本可以继续的犯罪,整个案件就是中止犯罪;2、在复杂的共同犯罪中,实施中止犯罪,教唆犯应当认定为未遂教唆。帮助犯有一定的从属性,实施中止犯罪,帮助犯不知道,应该根据犯罪准备认定,反过来,教唆犯,帮助犯中止犯罪,教唆犯必须防止犯罪,使犯罪消除犯罪的想法,构成中止,帮助犯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抵消他们的帮助行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3、中止犯向有关机关报告,司法机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犯罪的,视为中止。二、什么是实行犯对实行犯可作以下分类:(1)直接实行犯与间接实行犯
    2023-03-25
    446人看过
  • 帮助犯可以构成犯罪预备吗
    帮助犯可以构成犯罪预备,在共同犯罪中,为了犯罪,帮助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构成帮助犯的犯罪预备。对于犯罪预备的帮助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准备绑架他人但是没有实施算什么罪如果准备绑架他人,但是并没有实施还处于预备阶段没有造成任何的损失的话是不会构成犯罪的,如果造成了一小部分的损失也需要承担责任。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二、刑法中犯罪预备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犯罪准备工
    2023-04-04
    343人看过
  • 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会被判刑吗
    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不会被判刑,造成损害的会在法定刑基础上从轻、减轻判刑。犯罪预备阶段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阶段,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预备与犯罪预备阶段中止区别是什么1、概念不同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2、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第三十六条由于犯罪行
    2023-08-14
    63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第三者
    相关咨询
    • 刑法规定犯罪预备阶段的处罚是啥,犯罪预备阶段要判刑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9
      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目的; (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 (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刑法规定犯罪预备阶段的处罚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21
      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
    • 犯罪预备阶段被迫放弃会怎么处罚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0-12
      在对犯罪预备阶段被迫放弃时会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因为在犯罪预备阶段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的情况没有造成实际的犯罪行为也是没有给社会造成危害,所以这也是属于犯罪未遂的范畴,那么司法机关在对犯罪未遂的犯罪当事人进行处罚时会酌情得减轻处罚。
    • 犯罪预备阶段属于犯罪吗?对犯罪预备如何处罚呢?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1
      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目的; (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 (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怎么界定犯罪预备阶段?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30
      一、行为人在犯罪预备的过程中,着手实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实施犯罪行为的,属于预备形态的中止。当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中止犯罪行为的,是犯罪实行形态的中止。例如甲携带凶器去杀乙,路上遇到几名治安联防队员,治安联防队员并不知道甲的目的,走了。后来,甲内心悔悟,打消了杀人的意念,返回家去,因而未着手实行杀人行为。甲的行为构成预备阶段的中止。 二、实行阶段的中止,是指在犯罪的实行过程中,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