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予起诉是检察机关对虽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以免除刑罚的被告人作出的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决定。根据原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免予起诉仅适用于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被告人:
1、被告人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已构成犯罪;
2、具有刑法规定的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情节。
免予起诉与不起诉的区别是什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起诉和免予起诉适用的条件和性质不同,特别是免予起诉一词在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已不再使用,所以这两个概念不能混同使用。
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从而决定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一种决定。由于免予起诉的取消,对于其适用的对象,则扩充到不起诉中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不起诉决定的适用范围是: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凡是不起诉的案件.应制作不起诉决定书。
-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50人看过
-
“一元钱诉讼”与纠纷解决机制
201人看过
-
中英非诉讼争议解决机制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497人看过
-
遵义建立诉与非诉衔接纠纷解决机制
251人看过
-
诉讼与非诉讼解决争议的方式
351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解决立案难的机制有哪些
153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02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是一个广泛而全面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难以明确限制,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处理理解。一般来说,狭义是指非诉讼、非仲裁纠纷的解决方案,即一般不包括仲裁、行政处理和行政裁决。广义而言,它涵盖了所有非诉讼解决方案,包括传统的民间调解和仲裁,包括行政裁决和行政处理,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类型。我国的学者和司法实践者更倾向于广义的概念。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特征:1。程序的非正式性。2、纠纷解决准
-
行政诉讼由哪一机关来解决?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12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由人民法院来解决。行政诉讼法第3条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这与行政复议不同,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关申请复议,由上级行政机关作出复议决定的活动。
-
有关非诉讼解决途径的规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4-12-0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如果犯罪嫌疑人对不起诉决定不服,可以提起申诉。 酌定不起诉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2. 犯罪嫌疑人是盲人或者聋哑人。 3. 犯罪嫌疑人
-
如何进行非法入住的诉讼解决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29离婚诉讼程序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起诉阶段,原告需要向法院递交起诉书、相关证据,并提供副本。法院会对原告提交的文件和材料进行审查。如果起诉符合法律规定和程序,法院将受理并立案。如果不符合,法院将退回原告的文件和材料,并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 接下来是答辩阶段。法院在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其作出书面答辩。被告需要在收到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如果被告在十五日内
-
强制解散诉讼青海在线咨询 2025-01-161、司法强制解散诉讼的原告 有限公司作为人合基础的组织,若股东之间存在意见分歧或利益冲突,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营或无法通过股东会进行解散决议,则持有公司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具有司法强制解散权。因此,原告应为持有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 2、司法强制解散诉讼的被告 司法强制解散诉讼的目的是消灭有限公司的法律人格,使其丧失法律地位。因此,被告应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