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理模式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7 02:40:24 370 人看过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食品由农产品的生产到最终用于消费是一个有机、连续的过程,对其管理也不能人为地割裂,故均强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性管理。这种全程性管理不仅强调要从农业投入品开始,对食品由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并且体现在尽可能地减少管理机关的数量,由尽可能少的机关对食品安全进行全程性管理方面。总的来看,各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大致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是主要由农业部门来负责的模式。采取这一模式的典型国家是加拿大。加拿大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原来分属农业和农业食品部、渔业和海洋部、卫生部和工业部等部门,这种分散的管理体制带来了职能冲突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1997年3月,加拿大议会通过了《加拿大食品监督署法》(CanadianFoodInspectionAgencyAct),决定在农业部之下设立一个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督机构——加拿大食品监督署(类似于中国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或者部属事业单位),统一负责加拿大食品安全、动物健康和植物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加拿大食品监督署负责农业投入品监管、产地检查、动植物和食品及其包装检疫、药残监控、加工设施检查和标签检查,真正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性管理。德国于2001年初将原由卫生部负责的食品安全管理职能交由新成立的消费者保护、食品和农业部负责。其他有关部门(主要是卫生部门)依法应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配合农业部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自治性的管理模式

与仲裁权的市场化制约机制一脉相承的是自治性管理模式。无论是仲裁机构的内部管理,还是来自于行政主管部门或仲裁协会的外部管理,也无论是人事管理还是财政管理,违背自治性原则,就会破坏仲裁运行的自洽逻辑,最终破坏仲裁权制约机制的根基。

1.仲裁委员会的角色:仲裁机构的内部管理

我国只承认机构仲裁,因此,仲裁委员会是直接接受当事人市场选择的核心主体;当事人对于仲裁员的选择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仲裁委员会的制约,因而使当事人对于仲裁的入口控制具有一定间接性。

(1)人事权。我国当事人对仲裁员的选择权与仲裁员获得选任及指定的机会,基本取决于仲裁委员会中掌握决定权的少数负责人——他们的个人品质和专业鉴赏力不仅决定了当事人可选择的仲裁员的范围,而且往往决定了对具体仲裁员的选择。首先,当事人须在仲裁委员会提供的仲裁员名册上选择仲裁员,而仲裁员名册的产生又缺乏公开的条件和透明的程序。其次,因当事人对仲裁员缺乏了解或缺乏共同信任而无法就首席仲裁员和独任人选达成一致时,由仲裁委员会代为指定。因此,真正建立当事人对仲裁权的入口控制,首先应当赋予当事人对仲裁员选择范围的参与权,以推荐性仲裁员名册替代强制性名册,当事人在名册之外选定的仲裁员,经仲裁委员会同意,即享有仲裁权;其次应当允许各方当事人授权自己选定的仲裁员共同选定首席仲裁员,同时将目前当事人默示授权仲裁委员会指定首席仲裁员的制度改为明示授权。

(2)财务权。我国大部分仲裁委员会就仲裁员与仲裁机构之间对仲裁服务的利益分配,既缺乏明确、规范、公开的标准,又缺乏仲裁员参与决定取酬标准的权利和程序。这种管理模式无助于通过正当利益驱动,在享有仲裁服务的当事人与提供仲裁服务的仲裁员之间形成市场调节机制。为此,我国先进的仲裁委员会已开始建立透明的收费和分配标准。

(3)议事权和决策权。在自治性仲裁机构中,仲裁员享有参与机构管理的重要权利(力),包括对机构负责人的选举、聘任和罢免,以及对机构重大事务的参与、评议和决策权。我国仲裁机构的负责人是由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这是外部管理体制问题;而仲裁员对机构事务的参与和决策权,个别领先的仲裁委员会也开始尝试。

2.政府的角色:仲裁机构的外部管理及其反效应

政府对于仲裁的外部控制,如同对其他市场行为的控制手段一样,无外乎法律途径(司法审查)、经济途径(税收调剂)和行政管理。而行政控制模式由于破坏了仲裁自治的内在逻辑结构,因而,对于市场化仲裁权制约机制的形成产生反效应。我国政府目前对仲裁的外部控制,主要是通过负责仲裁事务的行政主管部门,掌握仲裁机构的人事权和财政权。

(1)人事权。行政主管部门在仲裁机构组建阶段结束后,仍然保留了对仲裁委员会负责人的任免权和对仲裁员的聘任审批权,甚至大量现职行政人员兼任仲裁员。由此形成的局面是:行政机构控制仲裁机构(负责人乃至仲裁员),仲裁机构控制当事人对仲裁员的选择权。最终,当事人通过协议自愿、自由地选择仲裁者的入口控制权被架空,如前所述的市场化的仲裁权制约机制遭到破坏。

(2)财政权。收支两条线的财政管理模式,剥夺了仲裁机构在自收自支模式下所享有的自我管理、自主分配、自负盈亏的权力,收支两条线的财政管理模式切断了仲裁市场的生产与收益之间、仲裁服务的提供者与受用者之间的直接联系,导致市场制约机制失灵。一方面强化了仲裁机构基于对财政拨款的欲求而产生的对行政权的依赖、依附和屈从;另一方面弱化了仲裁机构通过报酬分配吸引优秀仲裁员和据此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

行政权对仲裁机构的人事控制和财政控制间接地甚至直接剥夺了当事人对仲裁的选择权和制约权,一些地方甚至通过行政手段推行仲裁的措施(比如要求所辖企业的合同选择仲裁率达到一定数字),从根本上改变了仲裁权来源于当事人自愿授权的性质。既然仲裁机构和仲裁员的权力资源实际上来源于行政强制,而不是市场选择,那么,听命于行政控制、丧失仲裁独立和自治,是合乎逻辑的结果。行政机关作为案外人对仲裁权的场外制约,与作为利害关系人的当事人对仲裁的入口控制和过程控制相比,哪一个制约机制更有利于生产出客观、有效、健康、公正、高效的仲裁裁决,已是不言自明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4日 17: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农业投入相关文章
  • 关于构建数据化税收征管模式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税收信息化从TMSIS运用到CTAIS上线、从金税工程一期推行到金税工程三期的全面建设、从三大系统综合征管软件同步运行到税收分析监控管理系统运用的转变发展,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可以说,现代税收征管步入了数据化管理的新阶段。总结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分析未来税收征管的变化趋势,把握新形势下税收征管的运行和发展规律,对于强化科技加管理的税收发展理念、建立以税收信息化为支撑的税收征管新模式、有效实施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至关重要。本文谨就构建数据化税收征管模式问题作以分析和探讨。一、数据化税收征管模式的基本内涵与流程特征推行数据化税收征管既是税收征管实践的产物,也是未来税收征管发展的必然。经过近年来的税收征管实践,数据化税收征管的基本内涵不断丰富,模式特征逐步显现。(一)数据化税收征管模式的基本内涵数据化税收征管,就是充分借助于现代化网络硬件平台和专业软件系统,通过税收业务
    2023-05-05
    180人看过
  • 传统财务管理的模式
    集团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地域分散性的增加,使得财务控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由于缺乏成熟的管理思路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很多企业往往陷入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境地。集团企业如何突破财务控制的窘境,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很难有所突破。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集中式的财务管理模式,统一集团财务政策、搭建按需控制的柔性财务控制体系,则可以使集团企业的财务控制能够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不但给下属企业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调动其经营积极性,而且集团公司能够对下属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规避财务风险,实现集团的规模效应。按照传统的定义,财务控制是指财务人员(部门)通过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定额、财务计划目标等对资金运动(或日常财务活动、现金流转)进行指导、组织、督促和约束,确保财务计划(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通俗地讲,集团财务监控对分子公司而言就是允许各自为战,不许各自为政,对集团来说就是避免集而不团现象的
    2023-04-24
    178人看过
  • 企业管理有哪些模式
    一、企业管理有哪些模式1、金字塔型管理模式由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创立。金字塔型组织是立体的三角锥体,等级森严,高层、中层、基层是逐层分级管理,这是一种在传统生产企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计划经济时代,该结构在稳定的环境下,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阶段、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组织形态,它机构简单、权责分明、组织稳定,并且决策迅速、命令统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则由于缺乏组织弹性,缺乏民主意识,过于依赖高层决策,高层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反应缓慢,而突显出刻板生硬、不懂得应变的机械弊端。2、学习型组织管理模式由彼得圣吉五项修炼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个人学习特别是团队学习,形成的一种能够认识环境、适应环境、进而能够能动的作用于环境的有效组织。也可以说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
    2023-04-13
    124人看过
  • 资金管理模式有哪些
    一、资金管理模式有哪些(一)统收统支方式该模式是指企业的一切现金收付活动都集中在企业的财务部门,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不单独设立帐号,一切现金支出都通过财务部门付出,现金收支的批准权高度集中在经营者,或者经营者授权的代表手中。统收统支的方式有助于企业实现全面收支平衡,提高现金的流转效率,减少资金的沉淀,控制现金的流出;但是不利于调动各层次开源节流的积极性,影响各层次经营的灵活性,以致降低集团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效率。(二)拨付备用金方式拨付备用金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期限统拨给所属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一定数额的现金,备其使用。等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发现现金支出后,持有关凭证到企业财务部报销以补足备用金。(三)设立结算中心方式结算中心通常是由企业集团内部设立的,办理内部各成员或分公司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它通常设立于财务部门内,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职能机构。其主要职能:1、集中管理各成员或分公司的
    2023-06-06
    106人看过
  • 企业管理有哪些模式
    法律综合知识
    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组织其资源、经营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典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方法有: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生产(JIT)、精良生产(LeanProdction)、按类个别生产(OKP)、优化生产技术(OPT)、供应链管理(SCM)、企业过程重组(BPR)、敏捷虚拟企业(AVE)等等。先进企业管理模式是实现集成化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企业管理有哪些模式呢?1、金字塔型管理模式由科学管理之父--**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创立。金字塔型组织是立体的三角锥体,等级森严,高层、中层、基层是逐层分级管理,这是一种在传统生产企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计划经济时代,该结构在稳定的环境下,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阶段、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组织形态,它机构简单、权责分明、组织稳定,并且决策迅速、命令统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
    2023-06-12
    233人看过
  • 财务管理模式有哪些
    一、财务管理模式有哪些集权式定义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指企业集团的各种财务决策权集中于集团公司,集团公司集中控制和管理集团内部的经营和财务并作出决策,而成员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特点财务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子公司只享有少部分财务决策权。优点A:便于指挥和安排统一的财务决策,降低行政管理成本。B:有利于母公司发挥财务调控功能,完成集团统一财务目标。C:有利于发挥母公司财务专家的作用,降低了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D:有利于统一调剂集团资金,保证资金,降低资金成本。缺陷A:财务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容易挫伤子公司经营者的积极性,抑制子公司的灵活性和创造性。B:高度集权虽能降低或规避子公司某些风险,但决策压力集中于母公司,一旦决策失误,将产生巨大损失。分权式定义指按照重要性原则对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的财务控制,管理和决策权进行适当的划分,集团公司只是专注于方向性,战略性的问题。特点在财务上
    2023-04-12
    298人看过
换一批
#农业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农业投入
    相关咨询
    • 股权激励管理模式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2
      通过股权管理和激励合伙人团队、通过股权激励核心人才,留住公司骨干、通过股权众筹设计融人、融智、融资源、通过股权架构设计,掌控公司的控制权、通过公司顶层设计,做到企业长治久安、利用股权建立一种人、组织、环境高度匹配的自组织管理模式,构建有效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打造真正的利益命运共同体,使老板从经营管理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激活团队,解放老板!
    • 管理模式是如何的?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3
      《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和《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在司法鉴定管理中,研究探索实行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和“二次准入”双重管理模式。这种两结合的管理制度和双重管理模式既包括司法鉴定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的结合,又包括司法鉴定主管部门与相关技术鉴定行业管理部门的结合。但由于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建立,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之间如何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尚处
    • 小型企业管理模式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04
      关于小型企业管理模式的问题,1、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组织其资源、经营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典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方法有:企业资源计划、制造资源计划、准时生产、精益生产、按类个别生产、优化生产技术、供应链管理、企业过程重组、敏捷虚拟企业等等。2、企业管控模式常见六种,其中最常用的是三种:客户导向的组织结构模式,前后端型组织结构模式以及产品导向的组织结构模式。
    • epc管理模式有哪些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16
      有两大类第一类为“交钥匙EPC”及其变换模式,第二类为“融资运营性项目BOT”及其变换与演变模式。第一类EPC交钥匙总承包,简称“设计采购施工”组合,其变换模式有:EPCM(设计采购+施工管理);DB(设计+施工总承包);EP(设计+采购总承包);PC(采购+施工总承包);DBM(设计-建造);CM(建设-管理);DBB(设计-招标-建造);PMC(项目承包)等模式;第二类BOT为融资运营性总承包
    •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4
      目前主要有七种项目管理模式(属于转载)。一、DBB模式即设计-招标-建造(Desig-Bid-B ild)模式,这是最传统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及以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合同条件为依据的项目多采用这种模式。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按照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方式进行,只有一个阶段结束后另一个阶段才能开始。我国第一个利用世行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