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再婚时,各自的继承权是否可继承?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0 02:00:26
357 人看过
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再婚夫妻在取得婚姻登记机关的结婚证明后,就是合法夫妻。夫妻互相享有继承权,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家庭关系中地位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
夫妻间的继承权是基于婚姻的法律效力产生的,是以夫妻的人身关系为前提的。
也就是说,只有具备合法婚姻关系的夫妻双方,才能以配偶身份继承对方的遗产。
再婚夫妻婚前房产有继承权吗
1、再婚婚前房产配偶有继承权,如果是按照法定继承的,已经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的可以作为配偶遗产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其遗产;如果配偶生前立有遗嘱的,继承顺序根据遗嘱确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一条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各自子女是否有权继承再婚前财产
235人看过
-
夫妻再婚时的遗产继承顺序
228人看过
-
夫妻继承房产再出售是否可以?
222人看过
-
遗产继承规则:妻子是否能再婚并继承丈夫的财产?
413人看过
-
婚后房产继承权:丈夫前妻的孩子是否有权继承?
322人看过
-
夫妻再婚仅仅11个月其继子女有否继承权
328人看过
律师服务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继承权
词条
#继承权
最新文章
#继承权
相关咨询
-
再婚夫妻的子女继承权怎样继承贵州在线咨询 2021-05-10双方的子女没有直接继承权。 1、亲生子女对自己的父母的财产有继承权。 2、再婚时继子女已成年,继子女无继承权。 3、婚前的财产是个人财产,婚后不会变为夫妻财产。 4、有结婚证的合法夫妻之间享有对方财产的继承权。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 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
-
求助,关于再婚夫妻继承权继承再审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25夫妻继承权不受婚姻存续时间长短的影响,也不受生存一方是否再婚的妨碍。在实践中一定要注意防范和杜绝干涉“寡妇带产再嫁”或干涉“上门女婿带产再婚”等侵犯夫妻继承权的现象。效裁判符合法定情形而依法提出抗诉,进行再审所必须遵循的步骤和方式。该程序强调无论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以法律为基本结构的体系,而法律则是规范人们行为和活动的准则。因此法律的制定、实施也必须以自由为基础,充分维护和保证人们的自由。
-
重婚后的二婚夫妻共同继承的继承权是否需要再审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29夫妻继承权不受婚姻存续时间长短的影响,也不受生存一方是否再婚的妨碍。在实践中一定要注意防范和杜绝干涉“寡妇带产再嫁”或干涉“上门女婿带产再婚”等侵犯夫妻继承权的现象。效裁判符合法定情形而依法提出抗诉,进行再审所必须遵循的步骤和方式。该程序强调无论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以法律为基本结构的体系,而法律则是规范人们行为和活动的准则。因此法律的制定、实施也必须以自由为基础,充分维护和保证人们的自由。
-
婚前财产的继承权问题:再婚夫妻是否具备继承资格?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281、如果遗嘱存在,那么再婚的配偶将享有按照遗嘱继承遗产的权利,其中包括死者的婚前财产。 2、如果没有遗嘱,那么再婚的配偶将根据法定继承规则继承遗产,其中包括婚前财产。 3、《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留下的个人合法财产。根据法律规定或性质,某些遗产不得继承,例如盗贼所得的财产。 4、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指出,在遗产继承开始后,应按照法定继承方式办理;如果有遗嘱,则应按照遗嘱继
-
再婚夫妻继承权的再审程序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21夫妻继承权不受婚姻存续时间长短的影响,也不受生存一方是否再婚的妨碍。在实践中一定要注意防范和杜绝干涉“寡妇带产再嫁”或干涉“上门女婿带产再婚”等侵犯夫妻继承权的现象。效裁判符合法定情形而依法提出抗诉,进行再审所必须遵循的步骤和方式。该程序强调无论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以法律为基本结构的体系,而法律则是规范人们行为和活动的准则。因此法律的制定、实施也必须以自由为基础,充分维护和保证人们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