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一般来说,夫妻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孩子的户口就跟谁走,如果小孩未成年,需要父母代为办理户口的迁移;孩子成年的,可由他自己去办理户口的迁移;成年的,还可单独立户,持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到派出所申请办理即可。
要求变更抚养权起诉书
要求变更抚养权起诉书格式
原告:王,女,1969年月日生,汉族,北京市人,住北京市朝阳区路号小区单元号。
被告:周,男,1963年月日生,汉族,北京市,公司职工,住北京市海淀区路号小区单元号。
诉讼请求:
1.判令原被告婚生女儿周小由原告抚养;
2.被告每月支付小孩抚养费2000元。
事实与理由:
2000年6月日,原、被告因感情不和,经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决离婚。婚生女儿周小由被告抚养。
由于小孩系女性,且被告一直未再婚。随着小孩的生理发育,周小亦感觉到不便与被告共同生活。而被告一直忙于自己事业的发展,无暇顾及小孩的生活与学习不说,甚至有酗酒恶习,每每回到家便对女儿进行打骂,对小孩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为使小孩有一个健康、稳定的生活环境,特请求变更小孩由原告抚养,被告每月支付小孩2000元生活费。变更抚养权后,原告能够保证被告的正常探望。
此致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王
2008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父母抚养权调整:户口更改是否为解决争议?
253人看过
-
法人变更:股权是否需要调整?
116人看过
-
父母抚养权相关问题引关注:男方是否具备放弃权?
76人看过
-
孩子户口在父亲那里母亲需要变更抚养权要回户口该怎么办
210人看过
-
抚养费调整:抚养权变更的问题
403人看过
-
抚养权变更是否需要祖母的配合?
493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父母变更抚养权与户口的办理上海在线咨询 2025-02-011. 协商抚养权 夫妻双方可以就孩子的抚养权变更进行协商。 2. 诉讼解决 (1)收集证据: ① 包括:对方未尽抚养义务的证人证言、生活开支证明、工资收入证明、孩子的意见等。 ② 整理证据时,考虑影响法院判决的因素: 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2)原告起诉: 1. 法院管辖: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或者婚姻登记机关所在地法院。 2. 离婚起诉书: 原告需
-
孩子抚养权变更后,户口是否需要进行变更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261. 如果不需要将孩子的户口迁移,双方只需要签订变更抚养权协议即可。 2. 如果需要将孩子的户口迁移,除了签订变更抚养权协议外,还需要准备以下材料:父母双方身份证、户口簿、离婚证、离婚协议书或判决书或调解书、孩子的出生证原件和复印件,以及大一寸白底彩色照片。 3. 户口迁移的程序如下: (1)向迁入地派出所提出申请。 (2)迁入地派出所同意迁入。 (3)向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迁出申请。 (4)户
-
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父母是否要支持西藏在线咨询 2023-05-11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六条规定,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
抚养权父母能否协议变更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21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变更子女抚养权: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剩影响
-
准许协议变更抚养权,是否可以变更,父母变更西藏在线咨询 2021-03-26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判决离婚后,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并非一定要向法院起诉,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协议,只要没有违法事项和对子女成长不利的问题,应予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