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遂与中止:犯罪行为的两种情况对比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0-05 06:50:07 379 人看过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犯罪未遂发生于实施犯罪行为后,而犯罪中止发生于犯罪过程中。未遂犯可以被从轻或减轻处罚,而中止犯则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则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发生于实施犯罪行为后,犯罪中止则发生于犯罪过程中。只要在既遂之前,都构成犯罪中止。

在犯罪未遂中,行为人未能成功是因为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自发放弃犯罪行为并有效预防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未遂犯可以被从轻或减轻处罚,而中止犯则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则应当减轻处罚。

未 遂 犯 与 中 止 犯 的 刑 罚 差 异

在刑法中,中止犯罪和未遂犯罪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中止犯罪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情况,具有中止的时间性、自动性、客观性和有效性四个特点。而未遂犯罪是指已经开始犯罪,但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成功的情况。对于未遂犯,《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中止犯,《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没有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因此,中止犯罪和未遂犯罪在主观状态、实行犯罪的时间、犯罪结果以及量刑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未遂犯与中止犯的罪责程度,避免简单地依据《刑法》条文进行量刑。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是刑法中的重要概念。中止犯罪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情况,具有中止的时间性、自动性、客观性和有效性四个特点。未遂犯罪是指已经开始犯罪,但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成功的情况。根据刑法规定,未遂犯可以被从轻或减轻处罚,而中止犯则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则应当减轻处罚。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未遂犯与中止犯的罪责程度,避免简单地依据刑法条文进行量刑。

《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1日 23: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中止相关文章
  • 与未遂犯罪中止的情形
    一、与未遂犯罪中止的情形未遂与犯罪中止的情形如下:1.犯罪中止是指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2.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3.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4.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5.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是什么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2.未能完成犯罪
    2023-04-26
    302人看过
  • 比较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都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不管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都是故意犯罪没能最终完成,没有达到犯罪行为人期望的犯罪后果的情形。但两者还是存在明显区别的。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是由其主观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犯罪中止与此不同,犯罪中止是指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这样一种情形。从两者的定义可以明确看出,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犯罪行为没有能够完成到底是因为犯罪行为人的主观上自愿放弃还是因为行为人意料之外的原因介入导致犯罪无法继续完成。比如在强奸罪行为中,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将被害人拖到僻静处,如果此时突然警察巡逻过来,犯罪已经无法继续实施,行为人逃跑,这种情形就属于未遂。如果行为人突然良心发现,觉得这样对待一个女孩不好,主动放弃了实施犯罪,这种情形就属于中止。在量刑上,由于中止相对于未遂更能体现出犯罪行为人主观
    2023-03-12
    407人看过
  •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处罚情况是怎样的
    对于犯罪未遂的,按照其构成的罪名,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中止的,如果没有造成什么损害的,则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有哪些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如下:1、发生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犯罪开始实施后,犯罪预备阶段没有犯罪未遂;2、犯罪失败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失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了行为人的初衷,即欲为而不能;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未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损害;4、刑事责任不同,未遂犯可以比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止犯不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
    2023-07-28
    441人看过
  •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处罚情况是怎样的
    对于犯罪未遂的,按照其构成的罪名,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中止的,如果没有造成什么损害的,则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一、准备绑架他人但是没有实施是什么罪如果准备绑架他人,但是并没有实施还处于预备阶段没有造成任何的损失的话是不会构成犯罪的,如果造成了一小部分的损失也需要承担责任。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
    2023-03-30
    392人看过
  •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处罚情况是怎样的
    对于犯罪未遂的,按照其构成的罪名,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中止的,如果没有造成什么损害的,则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有哪些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如下:1、发生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犯罪开始实施后,犯罪预备阶段没有犯罪未遂;2、犯罪失败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失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了行为人的初衷,即欲为而不能;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未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损害;4、刑事责任不同,未遂犯可以比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止犯不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
    2023-07-28
    122人看过
  •  未遂与中止:犯罪行为的实质分析
    这段内容讲述了犯罪行为的时间和未遂与中止的区别,以及未遂和中止的刑事责任不同。犯罪未遂发生于实行阶段,而犯罪中止则发生在预备或实行阶段。犯罪未完成的原因也有所不同,犯罪未遂是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达成目标,而犯罪中止则是指行为人主动放弃了继续实施并完成犯罪的可能性。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1.犯罪行为的时间有所差异,犯罪未遂发生于犯罪实行阶段,而犯罪中止则发生在犯罪预备或实行阶段;2.犯罪未完成的原因也有所不同,犯罪未遂是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达成目标,而犯罪中止则是指行为人主动放弃了继续实施并完成犯罪的可能性。3、刑事责任不同,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是两个在司法审判中经常出现的概念,它们的区分对于正确判断犯罪行为具有
    2023-08-19
    25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中止构成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更多>

    #犯罪中止
    相关咨询
    •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对比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21
      1、发生的时间不同。 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 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
    • 比较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16
      (一)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二)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
    •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处罚情况是怎样的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28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处罚情况是:犯罪未遂的,按照其构成的罪名,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中止的,没有造成损害的,则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犯罪未遂的几种情况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16
      1、实施终了的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将他认为实现犯罪目的所必要的全部行为实施终了,但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致使其犯罪行为未得逞。 2、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犯罪分子还未将他认为实现犯罪目的所必要的全部行为实施终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致使其犯罪行为无法实施,因而未发生犯罪分子预期的犯罪结果。 这种分类表现出犯罪行为程度上的差别,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一般来说,未实施终了
    • 犯罪行为的未遂既遂与中止区别是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5-26
      一、犯罪行为的未遂既遂与中止区别是什么 1、(1)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的区别如下: ①定义不同 犯罪的既遂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通俗的说就是指罪犯完成了他的犯罪行为并且犯罪结果产生了,已经对他人或者国家利益产生的实质危害。 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它可能发生在预备犯罪的阶段,也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