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群体性上访也越来越突出。有的地方持刀、持械、持爆炸物,使用暴力抵制房屋拆迁。还有的地方利用黑社会势力将农民置于死地,个别人命案震动中央。
问题一:被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尚未转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未补偿,房地产开发商却已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土地性质在法律上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女二嫁”的现象。
问题二:被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因附着物和青苗补偿不能协商一致或补偿款不到位,农民不肯交地。无奈之下,房地产开发商自行组织强制交地,政府派出了相关人员支持房地产开发商无法可依的强制交地行为。
问题三:被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因达不成补偿安置协议,房地产开发商申请《房屋拆迁许可证》,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实施房屋拆迁。房屋所有者却以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中的房屋拆迁不是城市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不适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为由抵制拆迁。
问题四:被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上属房屋性质的许多牛棚、羊圈以及大批牛、大群羊的补偿和安置缺乏法律依据,房地产开发商无法接受拆迁房屋还需要收购大批牛、羊的现实。
以上问题突出反映了被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交付和房屋拆迁适用法律问题。在现实中许多地方均将被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当成城市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都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的程序来调整拆迁项目,一旦遇到交地与房屋拆迁混合时,出现的许多问题束手无策。于是,有的地方政府派出了防暴警察强行将土地铲平,将房屋拆除,其效果显然无法取信于民。
对此,笔者认为,被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交付和房屋拆迁应当适用土地法规,而不应当适用房屋拆迁法规。
理由一:土地性质不同。《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征地中房屋所占的土地所有权属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通常称集体土地。城市房屋拆迁中的房屋所占的土地所有权属国家所有,通常称国有土地。
理由二:管理机关不同。《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征用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房屋拆迁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互相配合,保证房屋拆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可见,征地中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而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部门是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理由三:拆迁主体不同,征地中的主体是政府和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者即农民,而城市房屋拆迁主体是取得拆迁许可证的单位和被拆迁房屋所有人。
理由四:取得土地方式不同。《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第四十四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可见,使用集体土地的,应当由政府办理征地手续,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后才能使用,而城市国有土地通过出让后可以直接使用。
理由五:补偿标准不同。《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第四款规定:“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可见,被征用土地上的房屋属附着物,它的拆迁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而城市房屋拆迁适用产权调换、货币补偿方式进行补偿。
理由六:拆迁程序不同。在我国土地法中只对征地程序及补偿标准作了较详细的规定,未专门对征地中涉及的房屋拆迁程序及补偿标准作出规定。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对房屋拆迁程序及补偿办法标准作了详细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理由七:适用法律不同。征地适用的法律主要是土地法及相关规定,而城市房屋拆迁主要适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拆迁农村集体土地的房屋应当在征用时依照土地法规进行,而不应当将属于前期征用土地的房屋拆迁问题留到后期城市房屋拆迁阶段来解决。否则,一旦产生冲突,房屋拆迁项目不仅难以完成,而且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同时,也会侵害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由此可见,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忧国忧民,准确适用法律至关重要。
关于集体土地企业拆迁相关法律问题
集体土地上企业拆迁的,除土地相关补偿费用外的其他方面补偿费用参照上面所述。
土地方面补偿费根据下面规定处理,《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征收土地的补偿是根据土地的用途补偿的,标准全国每个地方不尽相同,具体标准由省政府制定区片综合价。
第二,要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证明,如跟集体组织签订的租赁合同等。
总之,企业拆迁对于企业主来说是一件大事,企业拆迁补偿是否如意直接关系到企业主今后的事业安排,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主的生活。企业拆迁维权需采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切不可走弯路,时间胜于一切。另外,企业拆迁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边缘法律业务,很多办案经验需通过实际操作才能获取。
-
拆迁对集体土地企业的补偿问题研究
496人看过
-
法律关系主体:农村诉讼问题研究
186人看过
-
集体土地农村房屋的拆迁评估
267人看过
-
农村拆迁:阁楼补偿问题研究
453人看过
-
关于集体土地流转中的法律问题的调查研究
101人看过
-
著作权集体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105人看过
-
农村宅基地问题研究四川在线咨询 2024-12-021. 宅基地只能由本村居民享有。若子女户口已迁出,则不再享有本村宅基地。 2. 若子女户口迁出,农村父母去世后,父母所享有的宅基地应由村集体收回。若宅基地上存有房屋,子女依法可继承该房屋,无论子女户口是否在本村内。房屋存续期间,宅基地可继续使用至房屋消灭。 原为农村居民,子女参加工作已成为城镇人口,其在农村父母去世后,其宅基地使用权应归还农业集体经济组织。若房屋尚存,则房屋为个人私有财产,宅基
-
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被拆迁房屋面积认定问题陕西在线咨询 2024-12-07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对于被拆除房屋的用途和建筑面积,应以房地产权证、农村宅基地使用证或建房批准文件的记载为准。在征用土地公告时,如果被拆迁人已取得建房批准文件且新房已建造完毕,则应对新房予以补偿,而被拆除的旧房则不予补偿。如果被拆迁人已取得建房批准文件但新房尚未建造完毕,则被拆迁人应立即停止建房,具体补偿金额可以由拆迁当事人协商议定。 此外,拆除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可以给予适当
-
农村集体土地抵押贷款政策研究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29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宅基地使用权办理抵押贷款。然而,关于宅基地上的房屋是否可以抵押的问题,我们可以进行具体分析。在我国,房屋所有权转让通常遵循“地随房走”的原则,因此,如果允许抵押房屋,那么宅基地使用权也应该一并抵押。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允许抵押农村宅基地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如果实现抵押权,村民将失去宅基地,且无法再次分得宅基地,从而导致居住难以解决。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农村居民
-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转让,法律规定合法的问题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02关于农村集体土地转让是否合法的问题解释如下:《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条“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条还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根据这一法律规定,土地的原承包者将自己承包的承包地依法进行转让是合法的,是法
-
房屋拆迁管理体制的相关问题天津在线咨询 2025-01-03房屋拆迁是指在城市建设、城市改造、市容整顿和环境保护等需要的情况下,由建设单位或个人对现有建设用地上的房屋进行拆除,并对房屋所有者或使用者进行迁移安置并给予一定补偿的活动。由于土地的地上附着物凝结了原用户的资金与劳动力,并且是原用户、住户赖以生存和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因此在再建设过程中,拆迁工作的主持者必须对原用户、住户的损失给予适当补偿,并对其进行妥善的安置。 近十多年来,各地制定了许多关于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