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婚姻家庭
收养
收养关系
收养关系是父母子女的关系除了基于血缘关系发生外,可以基于法律行为即收养而发生的关系。收养,是指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将他人的子女作为自己的子女加以抚养,使原来没有直系血亲关系的人们产生了法律拟制的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更多>

收养关系

  • 收养小孩的单身人士需要知道什么
    单身可以按照符合法律规定程序去收养小孩。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收养的前提是收养人满足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年满三十周岁等法律规定。哪些疾病不能收养小孩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包括:主要指精神病和传染病。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精神抑郁症等有精神障碍的疾病。传染病包括: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鼠疫、霍乱等甲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乙类传染病,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腮腺炎等丙类传染病。对患精神病在发病期内的或者对患传染病在传染期内的,收养人应当暂缓收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收养人的条件】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
    2023-07-08
    322人看过
  • 哪些收养行为未被法律承认?
    收养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如下:1、收养人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收养不是行为人的真实意思;3、违反公序良俗,违反收养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有本法第一编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或者违反本编规定收养行为无效的规定。无效的收养行为从一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根据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违反民法典基本原则的收养行为不具法律效力民法典规定的关于收养人、送养人以及被收养人的资格条件。我国民法典对于收养人、送养人以及被收养人的资格条件均作了严格的规定,除某些特殊的收养行为根据民法典另有的明确规定可以不受某些条件的限制外,一切收养行为均须遵守这些条件,收养行为一旦违反这些实质性条件的规定,就不发生法律效力。此外,收养行为必须进行的程序要求,主要是指收养登记的有关规定。收养行为必须经过民政部门的登记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即使当事人根据民法典规定的原则和实质性的条件要求,达成了成立收养关系的协议,而且符合民法典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生效条件的一般性规定,只要未经过民政部门的登记,合法的收养关系就尚未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三条有
    2023-07-08
    494人看过
  • 解除养子收养关系的步骤
    养子的收养关系有两种解除方式:1、协议解除,收养人和送养人双方都同意解除,或者养父母和成年子女都同意解除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2、诉讼解除,送养人和收养人,或者养父母与成年子女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收养人成年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和送养人双方同意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虐待、遗弃等侵犯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养父母与成年子女关系恶化,不能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何解除事实收养关系事实收养是指双方以父母子女关系相待,共同生活多年,亲友、群众也认其为父母子女,但未办理公证或其他合法手续的收养。(一)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就是说,可以通过协商一致订立协议解除这种事实收养关系。但是,第二十八规定:“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还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就是说,如果你们就解除收养关系达不成协议,就只
    2023-07-08
    236人看过
  • 是否,法院将强行判决终止收养关系?
    法院不会强行判决接触收养关系。解除收养关系就是指对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系通过一定程序解除父母子女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由于收养关系的解除将会涉及到收养人、被收养人以及送养人的权利义务,因此,解除收养关系一定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到法院起诉几次可以强行判决离婚起诉两次一般法院判例可能性大,但不能强行判决离婚。《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2023-07-08
    418人看过
  • 解除与养父母的关系:建议与沟通
    和养父母解除关系的方式:1、协议解除的,除双方达成协议外,还需向民政部门登记解除收养管关系;2、协议不成的,向法院起诉。起诉时,需要注意原告应当承担证明与被告之间的收养关系,如民政局的登记信息或者事实收养的时间点。如果不能证明有合法的收养关系,法院会因为原告主体不合格而拒绝起诉。养父母和养子女间可以结婚吗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是不能结婚的。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虽然没有血亲关系,但是,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民法典》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民法典》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六条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3-07-08
    219人看过
  • 有关小孩户口的问题:收养与上户如何操作?
    1、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收养申请书;2、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证件和材料:(1)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2)由收养人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和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等情况的证明;(3)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单身的人能否收养小孩单身的人也可以领养小孩,只是单身的人要满足条件才可以领养: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年满三十周岁。另外,如果是单身男性收养女性的,两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一般情况下,单身的人只能领养一名小孩,但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1名的限制。《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第四条规定,收养关系当事人应当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成立收养关系的登记手续。夫妻共同收养子女的,应当共同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一方因故不能亲自前往的,应当书面委托另一方办理登记手续,委托书应当经过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证明或者经过公证。
    2023-07-08
    343人看过
  • 申请收养证的方法
    1、申请人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相关证件后,应按照收养登记机关的要求如实填写收养申请书2、要求收养子女的当事人夫妻双方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收养登记证,一方不能亲自到场的,要出具经公证的委托收养书3、办理收养登记证的申请收养人应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供的证件和证明材料:居民身份证和户籍证明。收养证明申请怎样写收养证明申请的写法:1、收养人的年龄、何时结婚、无子女、婴儿性别、出生时间、收养人的身体状况;2、家庭经济状况如何,是否有能力抚养和教育孩子;3、收养孩子的目的;4、收养后视为亲生子女,不虐待、不遗弃,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特此证明材料全部完善后,社会事务部审查材料合格后,应在申请书上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条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签订收养协议的,可以签订收养协议。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
    2023-07-08
    61人看过
  • 离谱!离婚案件撤诉后竟然还可以再次起诉
    离婚案件撤诉后6个月再起诉。原告撤诉的,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一般六个月后才可以再次起诉。但如果撤诉后6个月之内,有新理由或者新情况的,可以随时向法院提起诉讼。撤诉分为原告主动撤诉和法院接撤诉处理两种情况,原告主动撤诉即原告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认为撤诉符合法律规定,同意撤诉。离婚案件该怎么撤案离婚案件符合以下情形,人民法院会裁定准予撤诉:(一)申请撤诉的人是提起诉讼当事人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经过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二)申请撤诉是出于自愿而非受人强迫。(三)申请撤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即撤诉不得侵犯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规避法律。(四)申请撤诉必须在宣判以前提出。人民法院一旦裁定准予撤诉,则不再继续行使审判权,诉讼即告终结。原告撤诉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6各月内又起诉,人民法院不会再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
    2023-07-08
    392人看过
  • 调解协议书的写作指南
    调解协议书的写法:1、首部。首部应当依次写明制作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编号,当事人、第三人以及诉讼代理人的基本情况,案由;2、正文。调解书的正文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这部分内容是调解书的核心部分,不能简略或疏漏,应当具体、明确而有重点地写在调解书里,避免当事人履行调解书时因有异议而发生新的纠纷;3、尾部。调解书最后由审判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并写明调解书的制作时间。同时,调解书的尾部要写明,本调解书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具有同等效力。工伤调解协议书范本?甲方:公司乙方:身份证号:为了解决乙方工伤事宜,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和《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规定,双方方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原则,经充分协商达成协议如下:一、乙方被甲方聘为职工,年月日乙方在工作时因自己不慎受伤。乙方经治疗现在已经花费住院费元、医院收据元、生活补助元、护理费元、交通费元,共计元,上述款项已由甲方全部支付。二、乙方同意对没有完成的治疗事项自己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八条下列案件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一)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二)调解维持收
    2023-07-08
    289人看过
  • 离婚起诉多久能够获得通过?
    女方起诉离婚通过的时间需要按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为:1、如对方同意离婚,第一次起诉可以离婚的,需要3个月或6个月;2、如果对方不同意,可能会经历第二次起诉和两次诉讼的,时间可能需要9到10个月左右。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需要延长的,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起诉离婚女方不到场能判离吗起诉离婚女方不到场能否判离要看要女方的诉讼主体性质是什么:1.女方属于起诉的原告的,其不在场的,法院会按撤诉处理。2.女方属于被告的,要区分下列情况:(1)被告当事人确因下落不明,可以公告送达诉讼文书的规定,公告期满就可以缺席判决。(2)被告有明确地址,又通知了其本人,本人因种种原因不出庭应诉。如果是本人确不愿出庭参加诉讼,但以书面的形式向法院陈述意见,可以依法缺席判决处理。本人既不愿出庭应诉,又不向人民法院出具书面的离婚意见,经两次传票传唤后,拒不到庭的,可以依法拘传其到庭参与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
    2023-07-08
    165人看过
#收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收养关系 网友关注榜
    #收养关系 律师视频普法
    #收养关系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