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民法典
民法典总则

民法典总则

知识

民法典总则

  • 债权债务诉讼时效过了3年就不能起诉了是吗?
    可以起诉,只是丧失胜诉权。 超过三年了可以起诉,如果超过三年的诉讼时效当事人并不丧失起诉权。 所以,欠债不管多少年,债务关系都是存在的,债权人都有权要求债务人还钱,但是一旦对方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可能对债权不予支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诉讼时效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第一百九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2024-01-05
    402人看过
  • 公司欠款法人要承担什么责任
    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完成出资责任后,对公司的欠债不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欠款由公司自行偿还,不是个人欠款。股东以其认缴或认购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完成出资责任后,对企业的欠债不承担连带的责任。因此,公司欠款由公司自行偿还,不是个人欠款,法定代表人原则上不承担责任。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如果企业的法人代表是股东,在完成出资责任后,对企业的欠债不承担连带的责任。 法人在公司欠款情况下的法律责任与追究 在公司欠款情况下,法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追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人作为公司的代表,应对公司欠款承担一定程度的责任。首先,法人可能面临个人财产责任,即个人财产可能被追偿以弥补公司的债务。其次,法人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执照等。此外,法人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特别是在涉及欺诈、侵占等违法行为时。因此,法人在公司欠款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欠款发生,并及时履行还款义务,以避免承担法律责任与追究。同时,法人应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具体法律规定,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以保护自身
    2024-01-05
    482人看过
  • 公司债务无法偿还法人会坐牢吗
    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的目的是降低股东风险,股东只需履行出资义务,不承担额外财务风险。公司债务以公司财产赔偿,不追究股东个人财产。法定代表人在公司资不抵债时有责任和风险,但不涉及刑事风险。若公司无可执行财产,法定代表人会受限制消费措施。企业法人违法行为可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行政、经济责任,构成犯罪则追究刑事责任。企业法人终止原因包括撤销、解散、破产等。 有限责任公司制度设立的目的就是降低股东的风险,没有这项制度前,一个人想创业,如果失败就可能赔上全部身家。有限责任意味着股东只要履行公司出资义务,无需承担公司经营中额外的财务风险。公司发生债务,原则上以公司财产作为赔偿,不能追究股东个人财产,也不可以随意执行法定代表人的个人财产。 对于法定代表人而言,公司资本抵债时会有一定的责任和风险,但这其中并不包括刑事风险,法人不会因为公司资不抵债而面临牢狱之灾。 如果公司无可供执行财产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法定代表人也有影响,根据法律规定,法定代表人会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法人不是人,法人代表不是法人。如果说的是法人代表企业破产一般不会要求法定代表人个人承担连带责任,除非法人代表有犯罪行为。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2024-01-05
    385人看过
  • 贷款纠纷诉讼时效
    借贷纠纷中,诉讼时效是一个重要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借款的诉讼时效为3年,从还款期限届满后开始计算。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还款期限最长是20年,超过20年法院不予保护。因此,借款人需要注意还款期限,并及时归还欠款。 同时,在发生债务纠纷时,债务人也可以起诉债权人。如果对债务数额有争议,债务人可以到法院起诉债权人,申请法院确认债务数额。如果债务人对本人所负债务数额有异议,可以与债权人协商确定。如果债权人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而债权人又不起诉的,债务人可以到法院提起确认之诉,由法院确认债务人所负的债务数额。 综上所述,借款人需要注意还款期限,并及时归还欠款。在发生债务纠纷时,债务人也可以起诉债权人,维护自己的权益。
    2024-01-05
    388人看过
  • 农村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几年
    农村房屋买卖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若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如果有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4-01-05
    259人看过
  • 工程结算纠纷诉讼时效
    工程结算纠纷的处理方式包括双方协商、法院诉讼或仲裁、相关法规协商、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和法院起诉。总结起来,双方应依法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法院或仲裁解决。 工程结算纠纷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双方协商解决:工程款结算应该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办理。如果合同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双方应依照相关规定与文件协商处理。 2.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当事人对合同造价有争议无法协商解决时,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来解决问题。 3. 根据相关法规和文件协商处理:当事人可以通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有关部门发布的工程造价计价标准、计价办法等有关规定,与文件协商处理工程结算纠纷。 4. 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5. 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总结起来,解决工程结算纠纷需要双方当事人依照相关法规和文件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来解决问题。 工程结算纠纷的解决方式多种多样:双方可通过协商解决,依据合同约定进行办理;如约定不明确,
    2024-01-05
    131人看过
  • 刑事代理律师费用一般多少
    《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律师收费应公平合理,政府指导价适用于特定法律服务,其他服务则市场调节价。律师收费应考虑工作时间、难易程度、委托人承受能力、风险和责任、社会信誉和工作水平等因素,具体金额由律师与委托人协商确定。 根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收费应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律师事务所提供代理民事诉讼案件、代理行政诉讼案件、代理国家赔偿案件、为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申请取保候审,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自诉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等法律服务时,实行政府指导价。而提供其他法律服务时,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的基准价和浮动幅度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制定。根据提供的法律意见,律师收费应考虑耗费的工作时间、法律事务的难易程度、委托人的承受能力、律师可能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以及律师的社会信誉和工作水平等因素。因此,律师收费的具体金额应由律师与委托人在一定范围之内协商确定。 律师收费应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事务所提供不同类型的法律服务时,收费方式也不尽相同。政府指导价适用于代理民事、行政、国家赔偿等案件,而其他法律服务则实行市场调节价
    2024-01-05
    76人看过
  • 刑事代理的种类
    刑事代理包括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和委任代理,离婚案件必须当事人本人表达意愿,不能由委任代理人决定。被害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刑事辩护可分为自行辩护、委托辩护和指定辩护,根据辩护方向可分为无罪辩护、罪轻辩护、指控罪名不成立辩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代理包括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和委任代理。法定代理是指法律上为无行为能力人设立的一种代理制度,行使法定代理权的人称为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是指无行为能力人又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使代理权时,法律规定由法院为其指定代理人的一种代理制度。委任代理是指受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法定代表人或诉讼中的第三人的委托的代理。在离婚案件中,确定离婚与否,必须当事人本人表达意志,不能授权由委任代理人决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
    2024-01-05
    70人看过
  • 民事诉讼时效规定
    民事纠纷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诉讼时效可通过书面或口头通知中断,重新起算后再次中断。涉外民事诉讼时效根据冲突规范和准据法确定。本编未规定的情况下适用其他相关规定。 民事纠纷诉讼时效一般是多久?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和第二百五十九条,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可再次中断。因提起诉讼或仲裁中断时效的,应于诉讼终结或法院作出裁判时为事由终止;权利人申请执行程序的,应以执行程序完毕之时为事由终止。因调解中断时效的,调处失败的,以失败之时为事由终止;调处成功而达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时为事由终止。 涉外民事诉讼时效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和第二百五十九条,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依冲突规范确定
    2024-01-05
    432人看过
  • 欠款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的规定,欠款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因此,如果债权人想要起诉欠款,务必在欠款到期之日后的三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否则将丧失胜诉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七条 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 债务承担情形下,构成原债务人对债务承认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务承担意思表示到达债权人之日起中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九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新的协议,债权人主张义务人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贷款人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能够认定借款人同意履行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的义务
    2024-01-05
    111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