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刑事诉讼
刑事证据
证明标准
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指司法机关在审理刑事案件时,根据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证据进行审查、判断,以确定案件事实是否成立的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应当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即司法机... 更多>

证明标准

  • 同伙供述能否作为证据抓人?
    本文介绍了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作为证据之一,但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可以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护、鉴定意见、勘验、检查、鉴定、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核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在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而在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是证据之一,但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可以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1、物证;2、书证;3、证人证言;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护;6、鉴定意见;7、勘验、检查、鉴定、侦查实验等笔录;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核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1. 能否将同伙口供作为定案依据?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在刑事诉讼中,控诉方提供的口供是重要的证据之一。然而,并非所有口供都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只
    2023-08-18
    268人看过
  • 对于刑事案件的标准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根据各自的管辖范围,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侦查起诉或者审判所依赖的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明确了立案标准。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与国家赔偿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和要求主要有三类: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法官内心确信,排除合理怀疑。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从侦查终结、提起公诉到定罪判刑的刑事案件统一的证明标准和要求,它要求判决认定的犯罪事实与实际发生的已然的客观事实相一致(其实只能是无限的接近)。实践中存在部分侦查终结的案件被撤销、不起诉,提起公诉的案件被宣告无罪,有罪判决被二审或再审宣告无罪,都说明司法机关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要求认定的犯罪事实与客观存在的事实相一致也是相对的,是认识随着证据数量和证明力的量的增加而达到二者相一致的质的飞跃,这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就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它也是能否认定被告人有无法律上的犯罪事实的分水岭。达到这个标准应当定罪判刑,达不到这个标准,哪怕是极其接近,也不得定罪判刑。我国刑事诉讼法选择了除被告人沉默权外的无罪推定原则,体现在总则和侦查、起诉、审判的规定中。对于刑事存疑案件
    2023-08-18
    211人看过
  • 两会关注:增设“多次抢夺”为抢夺罪定罪依据
    对抢夺数额少的犯罪惩治力度太小,25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新快报讯(记者张英姿廖颖谊吴璇陈晶晶余亚莲通讯员任宣)几次抢夺的数额累计起来也不够追诉标准500元,不少犯罪分子因此而逃脱法律制裁,反过来更加猖狂地作案。黄辉球、廖锦堂等25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建议,指出在广东抢夺案高居不下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将多次抢夺增设为抢夺罪的一项定罪依据。代表们认为,按照目前的刑法规定,以抢夺数额作为定罪标准有一定的缺陷。以飞车抢夺为例,抢夺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抢夺行为时,往往并不知道所抢挎包、提包内有何物,所抢首饰、手机价值多少。因此,会出现几次抢夺的数额累计起来也不够追诉标准500元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就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多次抢夺不够追诉标准500元的社会危害性相比一次抢夺达到500元的情形并不会小。代表还举了一个例子: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也规定了一年内三次抢夺是从重情节。但是,将多次抢夺仅作为量刑情节显然与其危害性不相适应,不利于惩治犯罪,因此建议将多次抢夺作为认定抢夺罪的一个标准。代表还指出,抢夺行为往往发生在瞬间,被害人及其他群众还没有来得及看清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征时,嫌疑人就已经逃之夭夭。即使现场抓获了抢夺嫌疑人,也经常出现抢夺嫌疑人拒不承认,赃物也已
    2023-08-18
    468人看过
  • 自诉案件的立案审查
    自诉案件的立案审查包括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形式审查主要是指对诉状、证据及起诉手续的形式要件审查处理,如诉状不合要求或者存在瑕疵,可指令自诉人在规定期限内予以补正,诉状、证据及相关手续欠缺,应令原告在一定期限内补办等。实质审查主要指对诉的利益、诉讼请求的范围与正当性、证明起诉成立的证据的证明力、法院管辖权问题的审查处理。自诉案件的立案审查应当进行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在理论和事务上均有争议。有人认为立案审查仅仅是形式审查,主要是对自诉人的诉状或口诉笔录是否符合法定的要求、有无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有无证明被告人犯罪的证据等进行审查,至于主体是否合法、是否有本院管辖、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则是在审理中解决的问题,而不应当在立案审查时解决,否则,在立案中就确定被告人有罪或无罪,审理便只是徒具形式而已。比如对证据的审查,自诉人提供了被告人犯罪的证据,符合形式要件,就应当立案,经审理若自诉人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即可。而不应当在立案阶段就对证据的证明力进行审查。另一种观点则是,刑事自诉案件的立案审查应当是实质审查,认为,刑事自诉案件的立案审查不同于民商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和最高法院《解释》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
    2023-08-18
    326人看过
  • 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证据没有达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不能排除合理怀疑。
    首先,一审法院对被告人王震作出死刑判决的唯一直接证据是同案被告人侯常生的口供。而被告人侯常生的口供前后矛盾,难以断定真伪。被告人侯常生在内蒙古公安机关所做的第一次(2003年3月19日)和第二次(2003年3月23日)口供均称其和被告人王震杀害本案被害人是在受他人指使和收买的情况下实施的。直到被押解到北京后侯常生才改变口供称是报复杀人。而在一审庭审中被告人侯常生又称其在公安机关的供述并不属实,原因是其在刑警队挨了打,受到了刑讯逼供。(参见一审第一次庭审笔录第十一页、第十二页、第十五页),而公诉机关又未能提出应有的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人侯常生没有受到过刑讯逼供。对此,一审法院并未进行调查核实并作出确认。对此,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证据只有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八条规定也明确规定,证据必须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否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一审法院的做法,显然违反了这一规定。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被告人侯常生的口供并不真实,不能以此作为定案根据,更不能以此为据判处被告人王震死刑。而应当按照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予以排除。其次,不仅被告人侯常生先后两次称其是受他人指使和教唆而实施犯罪的,而且被
    2023-08-18
    109人看过
  • 没收违法所得司法解释全文
    (一)明确了受案范围和条件。《解释》规定,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后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的;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案件,只要依法应当追缴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不限于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也不限于重大犯罪案件,均可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二)明确了没收违法所得案件的审理方式。《解释》规定,利害关系人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没有利害关系人申请参加诉讼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并具体规定了没收违法所得案件的开庭程序。(三)明确了没收违法所得案件的证明标准及处理原则。虽然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没收案件的证明标准,但从刑事诉讼理论看,没收案件也应实行“排除合理怀疑”的刑事证明标准,即应当“证据确实、充分”。据此,《解释》规定,对申请没收违法所得的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后,对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申请没收的财产确属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裁定没收;否则应当裁定驳回申请。(四)明确了没收违法所得案件的审理期限。刑事诉讼法未对没收程序规定审理期限,为了及时审
    2023-08-17
    467人看过
  • 权钱交易:商铺廉价出租的法律代价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南村村委会主任将村民的集体物业,以极其低廉的价格租给了自己老婆经营,合同上的租赁期是30年。村民认为,村委会主任的这一做法使村民集体利益一年至少损失70万元。从而将村委会主任和承租者一并告上法庭,近日,广州中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这是村民的家务事,不属法院审理范围,驳回起诉。东山商铺位于番禺区南村镇最繁华的地段。村民们诉称,东山商铺是四队村民用集体资金建起来的,南村四队的前队长邬某和现任南村村的村委会主任赵某,在去年4月份邬某即将改选离任之际,避开了村民代表会议等合法程序,在没有经过村民集体表决的情况下,将这栋全体村民集资兴建的商铺私自出租了给别人。而租赁合同上的承租方,就是邬某的女婿及赵某的妻子。这份合同出租铺位的价格奇低,只有该地段正常租价的1/3,而30年的租期也太长。而且承租者为了最大地获取经济利益,在这栋本来只有一层的商铺上,违章加建了两层,现在变成三层楼的商厦,以每月2元/平方米的价格转租出去。村民说,按照这份合同,承租者每年只给四队27万元租金,而这个铺位现在的市面租金价格是每年100万元左右。村民一年至少损失了70万元。为此,南村村村民向法院提起集体诉讼,要求解除承租合同。案经番禺区法院和广州中院两审认为,村委处理集体财产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不应擅
    2023-08-17
    109人看过
  • 非法持有毒品与贩毒有哪些不同
    1、主观方面两罪均为故意犯罪,但故意的内容不同。明知是毒品而故意犯罪是两罪的共同点。两罪故意的内容不同体现在,贩卖毒品的目的明确,即将毒品贩卖给他人从中牟利。没有这种明确的目的不构成贩卖毒品罪,但牟利是从应然性上来讲的,至于实践中行为人是否牟取到了利益在所不论。而非法持有毒品的动机、目的却多种多样,没有限定。在不能证明具有贩卖、运输等其他毒品犯罪的故意内容的情形下,认定为非法持有。2、客观方面在犯罪构成客观方面,非法持有毒品罪具有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所谓贩卖毒品,是指行为人违反毒品销售管理的法规,非法销售毒品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购买毒品的行为。非法持有毒品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法律和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占有、携带、仓优或者以其他方式持有数量较大的毒品,其持有行为对毒品控制或支配状态是独立存在的,而不是贩卖的前提条件或后续行为。3、证明标准证明标准,又称证明要求或证明任务,是指办案人员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在认定被告人构成犯罪时,必须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所谓犯罪事实清楚,是指凡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和情节,都必须查清。所谓证据确实、充分,是对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质和量总的要求。根据司法实践经验,证据确实、充分,必须同时
    2023-08-17
    447人看过
  • 笔记鉴定的相关事宜
    以目前我们国家的技术,两三年之内的差异的笔迹的时间判定很难判定出来的。如果硬是要去申请笔迹的时间判定,也能够跟二审的主审法官沟通,主审法官认可了就能够判定了,不过判定费是比较高的,你最好是衡量一下的诉讼标的和花费之后再决定可否进行笔迹的时间判定。第一,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仅要就自己提出的主张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予以证明,还应当对自己所提供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负责。本案中,原告方提供的欠条本身并不能证明其与被告有联系,只有被告认可欠条是自己所出具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欠条是被告所出具的,人民法院才能认定原、被告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在这一债权债务关系不能认定的情况下,应由原告方继续举证,即由原告提出鉴定申请,而不应由被告提出鉴定申请。当然被告对原告提出的鉴定申请,负有协助鉴定的义务,应如实提供自己的笔迹。如果被告拒不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协助鉴定的,那么,人民法院即可以此推定原告提供的欠条是被告出具的案件事实存在,从而判令被告偿还所欠原告债务。第二,从法律理论上进行分析,本案原告提供的欠条属补强证据,该欠条只有与笔迹鉴定相互印证,才能证明原告主张的案件事实存在。此外,原告认为欠条是被告出具的,而被告则认为该欠条不是被告出具的,我们对照待证事实分类说对当事人之间的这一争执进行分析,
    2023-08-17
    168人看过
  • 新刑诉法完善了证据的概念和种类
    1、修改了证据的概念。旧法将证据定义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新法将证据概念修改为“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2、调整了证据的种类。(1)新刑诉法将旧法规定的“鉴定结论”,调整为“鉴定意见”。(2)新刑诉法明确其独立的法定证据种类的地位后,我们不仅要审查其内容是否合法,也要审查其制作途径和制作形式是否合法,包括审查辨认笔录上是否有两名办案人及一名见证人签字,犯罪嫌疑人本人是否签字。(3)“电子数据”作为证据使用时,应当附有关于制作过程的文字说明及关于其来源的说明,并由制作人签名或者盖章。在审查此类证据时要注重审查其时间是否连续,内容有无删节。对于时间连续,内容客观完整,由侦查人员或者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制作的电子材料方可作为定案根据。完善证据制度证据制度是贯穿全部诉讼活动始终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公正审判、正确定罪量刑具有关键作用。针对各方面提出的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的规定比较原则,难以满足实践需要的问题,建议作以下补充修改:1.完善证据种类和证明标准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了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七种证据。根据刑事诉讼中出现的新情况和实践需要,建议在证据种类中增加规定电子数据等。(修正案草案第十二条)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终结、提起公诉和作出有罪判决均规定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
    2023-08-17
    57人看过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证明标准 网友关注榜
    #证明标准 律师视频普法
    #证明标准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