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2
解除劳动合同后工伤不能赔,工伤赔偿的基本要件是具有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的主体已经失去了工伤赔偿的基本要件。《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
工伤后除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经济补偿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双倍赔偿金。
劳动者因公负伤的,依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经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因到期而终止的,劳动者依旧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申请一次性发放工伤医疗就业补助款等其他款项。即单位原则上不可因劳动者因公负伤任意
劳动者在享有解除劳动合同自主权的同时,也应当遵守解除合同预告期,即应当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才能有效,也就是说劳动者在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后还应继续工作至少三十天,这样便于用人单位及时安排人员接替其工作,保持劳动过程的连续性,确保正常的工作秩序
一般不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不是必须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愿意继续留用被判缓刑的劳动者,也可以不解除劳动合同,这样的做法同样符合法律规定。
员工可通过下列办法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一致;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到期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员工自动离职,不需要提前通知,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其他。
解除劳动合同工资结算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如果法律法规没有特别规定,劳动关系解除、终止后,用人单位可以按照本单位以往发放工资的惯例,在下个月或者某个合理的时间点一次性结清工资。
公司及员工均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用人部门安排员工依照相关规定办理工作交接;员工办理完毕工作交接后,财务应结算并支付该员工的薪资;劳动合同按双方约定解除;出具离职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