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现场笔录属于书证么
现场笔录属于书证么

现场笔录属于书证么

2020-09-09 530
普法内容
现场笔录不属于书证。现场笔录是与其他诉讼比较,属于行政诉讼特有的证据类型。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证据包括(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条侦查人员应当将问话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或者辩解如实地记录清楚。制作讯问笔录应当使用能够长期保持字迹的材料。第二百零一条讯问笔录应当交犯罪嫌疑人核对或者向他宣读。如果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应当允许犯罪嫌疑人补充或者更正,并捺指印。笔录经犯罪嫌疑人核对无误后,应当由其在笔录上逐页签名、捺指印,并在末页写明“以上笔录我看过(或向我宣读过),和我说的相符”。拒绝签名、捺指印的,侦查人员应当在笔录上注明。讯问笔录上所列项目,应当按照规定填写齐全。侦查人员、翻译人员应当在讯问笔录上签名。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勘验笔录与现场笔录区别
    勘验笔录与现场笔录区别

    勘验笔录是对勘验情况的书面记载。是一种比较正式和专业的活动,一般不要求在违法现场当场进行。我们交通运输部门主要在路政管理方面用到的较多。现场笔录一般在案发现场当场制作,这里值得注意一个关键词“当场”,即要求“及时”制作。如果没有“当场”,也

    2020-09-06 1,328
  • 现场笔录是实物证据吗
    现场笔录是实物证据吗

    现场笔录属于刑事案件的证据。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侦查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时,刑事案件的证据类型包括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所以现场笔录是属于刑事案件证据。

    2020-01-27 984
  • 现场笔录和勘验笔录有什么区别
    现场笔录和勘验笔录有什么区别

    现场笔录和勘验笔录的区别有:制作主体不同。勘验笔录是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法院审判人员制作的;而现场笔录,只能由行政机关制作。所反映的事实不同。勘验笔录是在行政程序和诉讼过程中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和现场进行勘查、检测、测量、拍照、绘图后所

    2020-10-22 1,959
专业问答更多>>
  • 现场检查笔录怎么填

    现场检查结束时,执法人员应当根据情况制作《商务行政执法现场检查笔录》,全面反映现场检查内容、检查过程、检查结果和处理意见等。必要时,可以采取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现场检查情况。笔录经核对无误后,执法人员

    2022-04-05 15,340
  • 怎样做现场笔录啊?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

    2022-07-29 15,340
  • 辨识笔录属于哪类证据

    1、根据辨认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人身辨认、照片辨认、物品辨认、场所辨认以及尸体辨认。 2、根据辨认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一对一”辨认和混杂辨认。其中混杂辨认中又包括了对照片、物品的混杂辨认以及对嫌疑人

    2021-08-03 15,340
  • 辩认笔录属于哪种证据

    辨认笔录一直当做证据使用,但他属于法定证据形式的哪一种一直不明确。有人认为,被害人的辨认笔录属于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的辨认笔录属于犯罪嫌疑人供述,证人的辨认笔录属于证言。新《刑事诉讼法》把辨认笔录规

    2021-09-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录音笔录音可以作为法律证据吗 00:54
    录音笔录音可以作为法律证据吗

    录音笔录音可以作为法律证据。但要符合下列条件: 1、录音尽量保存原始载体; 2、录音不得侵犯他人隐私; 3、录音尽量不要单独作为法庭证据; 4、当事人出示的录音证据未被剪接、剪辑或者伪造,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

    6,488 15,340
  • 偷偷录音属于什么行为 01:01
    偷偷录音属于什么行为

    偷偷录音行为分析如下:被别人偷录音是否合法要看具体情况,只要对方没有违法的手段和形式、没有侵犯到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那么就应当是合法有效的。但是如果不是在公共场所,或非因公共利益的需要,擅自对他人进行偷拍或偷录的,就涉嫌违

    3,807 15,340
  • 银行卡套现属于什么罪 01:22
    银行卡套现属于什么罪

    银行卡套现属于非法经营罪。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通过ATM或银行柜台等正规渠道提取现金,而是通过一些非法中介机构以虚假消费的名义,采用套现的方式恶意透支,取得现金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以涉案金额大小认定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银行卡套现的判刑

    4,702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