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恶意举报别人会怎样处理
恶意举报别人会怎样处理

恶意举报别人会怎样处理

2020-02-22 299
普法内容
被恶意举报后,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直接报警处理,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予以刑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6)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怎么举报别人恶意别车
    怎么举报别人恶意别车

    举报别人恶意别车,直接拨打12123举报车辆违法即可。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恶意别车属于违反道路通行规定,应受到处罚。行车记录仪里面的记录将是最有力的证据。警察在接到

    2022-03-17 9,914
  • 怎么举报好人恶意举报不实,有人举报,恶意举报不实
    怎么举报好人恶意举报不实,有人举报,恶意举报不实

    举报人恶意举报对受害人造成损害的,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2020-08-21 404
  • 请问恶意举报应该怎样处罚?
    请问恶意举报应该怎样处罚?

    如果恶意举报的内容是没有事实依据、捏造事实的,就属于恶意举报。恶意举报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构成诬告陷害罪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

    2020-04-13 65
专业问答更多>>
  • 想举报别人恶意开别人车要去哪里举报

    恶意别车属于违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因此恶意别车属于违反道路通行规定,应受到处

    2022-06-09 15,340
  • 怎么处理被人恶意举报恐吓

    遇到骚扰恐吓的,是可以报警处理的。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

    2023-09-30 15,340
  • 恶意别车去哪里举报

    恶意别车属于违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因此恶意别车属于违反道路通行规定,应受到处

    2022-06-06 15,340
  • 如何处理恶意举报员工?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员工恶意投诉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用人单位不可以拒发劳动者的合法工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相关赔偿责任。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

    2022-07-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恶意举报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00:59
    恶意举报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恶意举报要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1、行为人恶意举报他人的,若其主观目的是想让被害人承担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我国诬告陷害罪。我国人民法院对于犯该罪的犯罪分子,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5,270 15,340
  • 酒驾过了三天有人举报会怎样 00:55
    酒驾过了三天有人举报会怎样

    酒驾过了三天有人举报,交警可能会因为没办法获得体内酒精含量的证据,而无法进行相应的处罚。一般情况下,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

    7,383 15,340
  • 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法律怎么处理 02:49
    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法律怎么处理

    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是需要根据严重程度分别承担民事责任、行政处罚责任、刑事责任。 1、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可以要求对方进行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

    30,307 15,340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