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法定继承有哪些类型?
法定继承有哪些类型?

法定继承有哪些类型?

2021-01-06 82
普法内容
法定继承的类型有: 1、第一顺位继承人全部继承; 2、第二顺位继承人全部继承,且仅适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情形; 3、法定继承的其他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法定继承的类型是指什么
    法定继承的类型是指什么

    法定继承的类型: 1、没有遗赠扶养协议,又没有合法遗嘱的情况下; 2、遗嘱的继承人、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遗嘱失去效力的情况下; 3、遗嘱的继承人表示放弃继承的情况下; 4、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况下; 5、遗嘱的受赠人表示放弃赠与的情况

    2023-01-03 72
  • 租赁承租人有哪些法律类型
    租赁承租人有哪些法律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如下: 1、以租赁房屋的所有权性质为标准可分为公房承租人与私房承租人。 2、以租赁房屋的用途为标准可分为住房承租人与非住房承租人。 3、以租赁房屋的租金依据为标准可分为执行政府定价房租标准的承租人及自行协商定价的承租人

    2021-04-15 223
  • 票据的承兑有哪些类型
    票据的承兑有哪些类型

    票据的承兑种类一般包括银行承兑以及商业承兑;按承兑方式又可以分为纸质承兑或者电子承兑。《票据法》规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020-05-04 183
专业问答更多>>
  • 遗产继承的类型有哪些

    民法典中遗产继承的种类如下: 1、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 法定继承是指继承人不是按照被继承人的遗嘱而是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方式。 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依照被继承人的遗嘱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

    2022-05-30 15,340
  • 代位继承人的类型有哪些

    代位继承人的范围仅限于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包括:孙子女、外孙子女、曾孙子女、外曾孙子女。代位继承人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如果被代位继承人死亡的,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根据《民法

    2022-06-05 15,340
  • 定金有哪些类型定金有哪些类型

    一、成约定金,即以定金交付为债务设定要件的定金。这种定金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证约定金,即以交付定金为债务成立证明的定金。3、违约定金的性质和作用与违约定金相同,具有间接保证合同履行的效力。4、解约定

    2021-11-30 15,340
  • 房产继承纠纷都有哪些类型

    房产继承纠纷可分成两类:一类是非侵权纠纷,如继承人仅对遗嘱的效力、遗产的范围和数额、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等问题认识不一而产生的纠纷。另一类是侵权纠纷,即因发生侵害继承权、受遗赠权的行为,如:非法取消继承

    2022-04-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法定继承人有哪些规定 01:07
    法定继承人有哪些规定

    法定继承人,又可以称为“无嘱继承人”,主要指的是依照我国法律规定的继承范围、继承顺序以及遗产分配原则,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人,结合各个国家的继承条例来说,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通常都是由被继承人血缘关系远近和婚姻关系来确定。 根据《继承法》有关

    1,540 15,340
  • 继承法对房产继承有哪些规定 01:04
    继承法对房产继承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继承编对房产继承的规定如下:1、被继承人对房产由谁继承有立下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则按照法定继承;2、继承人如果要放弃继承房产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3、房产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

    4,205 15,340
  • 合同诈骗类型有哪些 01:14
    合同诈骗类型有哪些

    合同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捏造虚假事实、设定陷阱、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告诉另一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导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者履行

    862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