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新民诉法关于追加被告的期限的规定
新民诉法关于追加被告的期限的规定

新民诉法关于追加被告的期限的规定

2020-08-28 212
普法内容
新民诉法有规定,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所以追加被告的期限应该在举证期限内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一条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超过十五日,小额诉讼案件的举证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七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的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期间限制。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原告追加被告的最后期限
    原告追加被告的最后期限

    原告追加被告的最后期限是法庭辩论终结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加。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申请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申请理由成立的,书面通知被追加的当事人参加

    2020-03-26 1,583
  • 关于民间贷款追诉期限有何规定?
    关于民间贷款追诉期限有何规定?

    关于民间贷款追诉期限的规定如下: 1、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逾期的,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 2、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即未规定还款日期的民间借贷,不受诉讼时效规定的限制,但受保护期最长20年的限制;

    2022-04-14 503
  • 追加被告后的举证期限
    追加被告后的举证期限

    如果原告追究被告人的,在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情况下,原告是有举证期限的,民诉法规定,原告举证的期限由人民法院依据原告的诉讼主张、案件审理情况等因素确定原告举证的期限,如果原告举证存在困难的,是可以申请延长举证期限的。如果因客观的原因造成原告不

    2020-08-07 438
专业问答更多>>
  • 新民诉法关于诉讼期限的规定是什么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

    2022-07-01 15,340
  • 追加被告的期限

    关于追加被告的期限,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具体规定,在审判实践中大致存在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在一审程序的答辩期间内进行;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在一审程序的举证期限届满前进行;第三种观点认为

    2022-01-25 15,340
  • 申请追加被告诉的期限

    法律对追加被告的期限没有规定,实践中,一般在一审法庭讨论结束前,对之后提交的依法案件进行起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一些问题的解释规定,如果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

    2021-10-27 15,340
  • 的追加被告的期限

    关于追加被告的期限,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具体规定,在审判实践中大致存在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在一审程序的答辩期间内进行;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在一审程序的举证期限届满前进行;第三种观点认为

    2022-03-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法典关于婚姻冷静期的规定 01:05
    民法典关于婚姻冷静期的规定

    民法典中增加了对于夫妻双方离婚冷静期的规定。离婚冷静期是适用于双方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离婚的情形。双方打算协议离婚的,应当首先准备好离婚协议,结婚证,身份证等材料,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的申请之日起的30日内如果有任何一

    2,579 15,340
  • 民法典关于合同的规定 01:03
    民法典关于合同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合同的规定,具体如下: 1、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的法律规定; 2、依法成立的

    7,827 15,340
  •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 01:19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主要依据是民法典第680条的规定。根据第680条,法律明确禁止了高利放贷的行为,民间借贷的利率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率。具体来说,国家会根据每年的经济情况不同,作出一定的法定利率调整。因此,如果高利借款人与民间贷

    5,686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