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股权激励怎么算个税
股权激励怎么算个税

股权激励怎么算个税

2020-01-19 69
普法内容
关于股权激励的相关个税政策为个人在纳税年度内两次以上(含两次)取得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和限制性股票等所得,包括两次以上(含两次)取得同一种股权激励形式所得或者同时兼有不同股权激励形式所得的,上市公司应将其纳税年度内各次股权激励所得合并。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第四条 凡取得股票期权的员工在行权日不实际买卖股票,而按行权日股票期权所指定股票的市场价与施权价之间的差额,直接从授权企业取得价差收益的,该项价差收益应作为员工取得的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财税〔2005〕35号文件的有关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个人股权激励的税费怎么处理?
    个人股权激励的税费怎么处理?

    股权激励的个人所得税应当按照“工资、薪金”类目进行缴纳。股权激励有锁定期,是由企业制定的,股权激励的锁定期內不能进行转让、出售激励股权、担保或偿还债务。

    2020-04-17 81
  • 股权激励是否要申报个税
    股权激励是否要申报个税

    股权激励要申报个税。依法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股权激励属于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2020-09-23 103
  • 股权激励是什么股权激励的形式
    股权激励是什么股权激励的形式

    股权激励的形式是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股权激励是为了使劳动者与公司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激励的股权是没有表决权的,并且具有锁定期。

    2020-11-29 258
专业问答更多>>
  • 股权激励是否涉及个税?

    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激励的具体形式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股权奖励等。员工在上市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下取得的所得,

    2023-12-22 15,340
  • 股权税收激励政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调整股权激励税收政策,将此前的两个纳税环节合并,同时统一按照20%的财产转让所得税率征税,比此前降低了10-20个百分点

    2022-03-21 15,340
  • 股权激励该如何交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通知,个人因任职、受雇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由或其境内机构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和股票期权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税方法,依法扣缴其。非上市公司实施符合条件

    2022-09-04 15,340
  • 股权激励税如何缴纳?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通知,个人在职,从上市公司获得的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上市公司及其国内机构根据工资、工资所得项目和股票期权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依法扣除个人所得税。非上市公司实施符合

    2021-10-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需要审批吗 01:11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需要审批吗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18年颁布实施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不需要经过证监会审批,但需要经过上市公司内部决策程序,由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草案

    4,186 15,340
  • 股权平价转让要交个税吗 00:56
    股权平价转让要交个税吗

    采取平价买卖的方式转移股权,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因此采取平价的方式转移股权,是一个比较好的避税方法。同时股权受让人在取得股权之后,可以承继之前的股权原值,在今后的股权转让交易之中也可以抵免所得税。此外,在法律的规定下有几种情形是不需要

    6,948 15,340
  • 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由谁交 00:58
    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由谁交

    在股权转让过程之中,转让方获得了股权转让的对价。转让方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20%。在法律的规定下有几种情形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比如说所投资的企业连续三年以上亏损的或者是直系亲属之间转让的,或者是属于因为国家政策调整的

    6,838 15,340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