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恶意串通的合同是怎样认定的
恶意串通的合同是怎样认定的

恶意串通的合同是怎样认定的

2021-04-15 109
普法内容
恶意串通的合同效力认定的方式: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具备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等条件的合同,依法生效,而当事人以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为目的,恶意串通订立的合同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通过严重的恶意串通怎么认定
    通过严重的恶意串通怎么认定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恶意串通: 一、串通的各方当事人都具有主观恶意。也就是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的利益仍然实施行为。 二、当事人之间存在彼此勾结的行为。 三、当事人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第三人的利益。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

    2021-04-15 78
  • 怎样做才属于合同上的恶意串通
    怎样做才属于合同上的恶意串通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恶意串通: 一、串通的各方当事人都具有主观恶意。也就是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的利益仍然实施行为。 二、当事人之间存在彼此勾结的行为。 三、当事人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第三人的利益。

    2021-04-08 83
  • 合同中是如何区分恶意串通构成合同恶意串通
    合同中是如何区分恶意串通构成合同恶意串通

    恶意串通,是指为牟取私利,相互勾结、恶意通谋,共同作出虚假意思表示的行为。合同无效中的恶意串通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主观恶意:指双方主观上存在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恶意”。第二,串通行为:指上述的恶意以行为人与相对人串通的方式作出

    2021-03-26 211
专业问答更多>>
  • 合同恶意串通的认定是怎样的

    合同恶意串通的认定:恶意串通行为又称做恶意通谋行为,是指在买卖活动中,双方以损害他人利益为目的,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恶意串通的特征为: 1、各当事人均有损害他人利益的恶意; 2、当事人彼此勾结,通谋实

    2022-05-25 15,340
  • 合同恶意串通是怎么认定的

    合同恶意串通的认定:恶意串通行为又称做恶意通谋行为,是指在买卖活动中,双方以损害他人利益为目的,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恶意串通的特征为: 1、各当事人均有损害他人利益的恶意; 2、当事人彼此勾结,通谋实

    2022-07-19 15,340
  • 合同的恶意串通怎么认定?

    合同恶意串通的认定:恶意串通行为又称做恶意通谋行为,是指在买卖活动中,双方以损害他人利益为目的,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恶意串通的特征为: 1、各当事人均有损害他人利益的恶意; 2、当事人彼此勾结,通谋实

    2022-06-18 15,340
  • 合同中的恶意串通是怎么认定的

    合同恶意串通的认定:恶意串通行为又称做恶意通谋行为,是指在买卖活动中,双方以损害他人利益为目的,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恶意串通的特征为: 1、各当事人均有损害他人利益的恶意; 2、当事人彼此勾结,通谋实

    2022-06-0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是怎样的 01:12
    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婚姻法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任何一方取得的以下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1、工作收入,例如工作单位发放的工资、奖金;个人从事生产经营取得的收入等。2、知识产权收入,例如写书赚的稿费等。3、继承的财产。4、受

    1,352 15,340
  •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01:09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民法典》规定,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包括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只有一方签名但事后一方认可的,也包括一方借的用于家庭生活的债务。但是如果借的钱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则属于个人债务。除了上述规定以外,夫妻双方对外属于一个整体,特别是在有共同事业的情况

    2,991 15,340
  • 立功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01:10
    立功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犯罪分子对他人犯罪行为进行揭发,经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使侦破其他案件的,即立功的认定标准。 立功表现包括两种情形: 把他人的犯罪行为揭发出来。犯罪人于犯罪人之间,通常对各自的犯罪行为比较了解,犯罪人在归案以后,不仅如实交代自己的罪

    2,039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