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担心买卖合同有问题,房屋买卖纠纷法院冻结的房子买卖合同有效吗

担心买卖合同有问题,房屋买卖纠纷法院冻结的房子买卖合同有效吗

2022-08-30 13:2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30回复

专业分析:

房屋买卖合同是有效的,但是如果未经查封申请人同意该房屋的买受人也是无法获得房屋所有权的(简单的说,因为我国法律采用的是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也就是说在房屋变更登记之前该房屋还是属于卖方的);往往在这种情形下,买方可以通过主张解除合同要求退款及赔偿损失进行维权,或者代为偿还债务要求查封申请人申请解封后获得房屋所有权再向卖方主张赔偿。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朱文燕律师

广东洛亚律师事务所

当事人一方申请并提供担保的,法院将查封有关财产。一般冻结,但不允许转让所有权、交易或抵押。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直接粘贴封条,则不允许使用。房屋买卖发生争议的,原告有权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对争议房屋予以查封。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房屋买卖合同内容不违法,只要双方签字盖章就具有法律效力。

律师普法更多>>
  • 房屋买卖合同有效问题如何调解纠纷
    房屋买卖合同有效问题如何调解纠纷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最有效的处理方式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是向当地仲裁机关提起仲裁。

    2020.03.11 104
  •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

    发生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进行诉讼的时效规定是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2021.04.05 111
  • 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和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和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2021.01.22 290
专业问答更多>>
  •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问题

    一、与卖家协商解决 任何纠纷解决的首选方法都是协商,因为协商不需要走太过正式的法律程序,耗费时间短,虽然也存在着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等缺陷,但在有些情况下反而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所以当纠纷发生,购房者开始还

    2022-05-24 15,340
  • 房屋买卖合同的纠纷问题

    1、因对方不履行房屋买卖合同而发生的,属于典型债权纠纷;2、民间借贷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四倍的受法律保护,抵押权属于物权,丙方的抵押合同因为在房管局做了抵押登记而有效,受到法律保护,法院做法没错;3

    2022-03-23 15,340
  •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问题

    1、因对方不履行房屋买卖合同而发生的,属于典型债权纠纷; 2、民间借贷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四倍的受法律保护,抵押权属于物权,丙方的抵押合同因为在房管局做了抵押登记而有效,受到法律保护,法院做法没错;

    2022-02-17 15,340
  • 抵账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有抵押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吗?

    房屋抵押权存续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后,转让抵押房屋的,抵押权人请求行使抵押权或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应予以支持。但抵押人清偿债务抵押权消灭,或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抵押权消灭的除外。

    2022-07-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诉讼时效 01:04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诉讼时效

    在买房的时候避免不了出现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在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中受到侵害的一方可以起诉另外一方,要求另外一方进行赔偿。在向法院起诉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在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之中,不同的诉讼请求,不同的主张诉讼,是否适用诉讼时效以及

    954 2022.04.17
  • 二手房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时效 00:58
    二手房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时效

    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房屋的交付,房屋产权变更登记,违约金的支付。在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中,出卖人请求买受人按照合同约定支付钱款的请求权,当然适用诉讼时效。而买受人

    895 2022.04.17
  •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最长时效 01:08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最长时效

    房产纠纷的最长诉讼时效是20年,最长的时效是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判断诉讼时效起算点,这就会出现因权利人

    707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