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合同无效与终止的法律后果

合同无效与终止的法律后果

2021-04-02 15:0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吉林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04-02回复

专业分析:

《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规定了两个条文。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第59条规定:“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1、返还财产。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返还财产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单方返还。单方返还,是指有一方当事人依据无效合同从对方当事人处接受了财产,该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返还财产;或者虽然双方当事人均从对方处接受了财产,但是一方没有违法行为,另一方有故意违法行为,无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而有故意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无权请求返还财产,其被对方当事人占有的财产,应当依法上缴国库。单方返还就是将一方当事人占有的对方当事人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返还的应是原物,原来交付的货币,返还的就应当是货币;原来交付的是财物,就应当返还财物。 第二,双方返还。双方返还,是在双方当事人都从对方接受了给付的财产,则将双方当事人的财产都返还给对方接受的是财物,就返还财物;接受的是货币,就返还货币如果双方当事人故意违法,则应当将双方当事人从对方得到的财产全部收归国库。 2、赔偿损失:根据《合同法》第58条之规定,当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如果由于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还要承担损害赔偿贪任。此种损害赔偿责任应具备以下构成要件:(1)有损害事实存在。(2)赔偿义务人具有过错。这是损害赔偿的重要要件。(3)过错行为与遭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都有过错,依第58条的规定,双方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即适用过错的程度,如一方的过错为主要原因,另一方为次要原因,则前者责任大于后者;此所谓过错的性质如一方系故意,另一方系过失,故意一方的责任应大于过失一方的责任。 因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一方当事人因此受到损失,另一方当事人对此有过错时,应赔偿受害人的损失,这种赔偿责任是基于缔约过失责任而发生的。这里的“损失”应以实际已经发生的损失为限,不应当赔偿期待利益,因为无效合同的处理以恢复原状为原则。 3、非民事性后果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除发生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民事性法律后果外,在特殊情况下还发生非民事性后果。《合同法》第59条具体规定了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发生追缴财产的法律后果,即将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所取得的财产追追缴回来,收归国家或返还给受损失的集体、第三人。收归国有不是一种民法救济手段,而是公法上的救济手段;一般称为非民法上的法律后果。依《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对《民法通则》第61条第2款“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的解释,应追缴财产包括双方当事人已经取得的财产和约定取得的财产,体现了法律对行为人故意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范的惩戒。 以上就是ask.com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合同无效与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的法律内容,了解清楚合同无效与终止的情形可以让劳动者坚守岗位,履行自身义务,也可以让用人单位遵守法律,保护劳动者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ask.com。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王国强律师

浙江沐尘律师事务所

合同终止后的法律后果是什么。1、恢复原状是指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恢复原状时,如果原物存在,应当返还。如果原物不存在,如果原物是同一种类的,可以同一种类返还;2、其他补救措施包括要求修理、更换、返工、降价、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3、赔偿损失。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终止合同的法律后果有:恢复原状;返还财产所产生的孳息;支付一方在财产占有期间为维护该财产所花费的必要费用;因返还财产所支出的必要费用。

律师普法更多>>
  •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为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消灭,无需再履行合同中的义务,但还需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并且债权的从权利同时也予以消灭。

    2021.03.29 92
  • 合同终止后的法律后果
    合同终止后的法律后果

    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2021.04.01 98
  • 合同终止法律后果
    合同终止法律后果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是当事人终止履行合同义务;要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并且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债权的从权利同时予以消灭。

    2021.02.16 76
专业问答更多>>
  • 合同无故终止的法律后果

    《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赋予了合同一方当事人,在对方违约的情况下,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实践中,一方要解除合同,通常会通过书面的方式告知违约方合同解除,并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赔偿损失。 根据《最高人民法

    2021-04-02 15,340
  •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 1、合同解除; 2、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终止,终止履行合同; 3、双方的合同关系消灭,同时因合同产生的担保、质押、留置等其他权利义务也归于消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

    2022-05-12 15,340
  • 合同终止后的法律后果?

    1.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消灭; 2.合同双方产生新的权利义务关系; 3.原合同当事人一方与第三人之间产生权利义务关系。

    2021-04-02 15,340
  • 合同要终止的法律后果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 1、合同解除; 2、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终止,终止履行合同; 3、双方的合同关系消灭,同时因合同产生的担保、质押、留置等其他权利义务也归于消灭。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

    2022-06-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00:52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有以下四点,分别是: 1、合同关系的终止,使合同的担保及其他从义务关系也归于消灭,未履行的合同义务不再履行; 2、合同关系的终止使双方产生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附随义务发生,并进入履行阶段; 3、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特定权

    426 2022.05.27
  •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01:10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因为无效合同涉及侵犯了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利益,所以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从合同订立的那一刻起,就对双方当事人不产生任何的法律效力。但是有一项例外,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时,并不影响双方关于争议解决方式的条款的效力。也就是说,如果

    2,552 2022.04.17
  •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01:01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如果合同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的,将会产生以下数点法律后果: 第一,返还财产。如果在合同履行中,涉及财产给付内容的,当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时,给付财产的一方有权请求对方返还财产,接受的一方则依法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 第二,赔偿损失。

    4,550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