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离婚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离婚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2022-08-13 10:4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宁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13回复

专业分析:

离婚诉讼中当事人的举证不能属于客观不能,受其认识能力及举证能力的限制,在涉及婚外同居的案件中,无过错方举证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金钱。因此笔者认为在离当事人可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损害赔偿诉讼中法官可以根据当事人的举证能力及举证难易程度,对负担举证责任的一方适当倾斜。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根据法律规定,离婚纠纷举证责任分配方式是:起诉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主张提供证据,不能提供有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时,需要承担诉讼败诉的法律后果。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侵权纠纷的举证责任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分配:原告应当承担具有损害情形、侵权人的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由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被告则应当承担自身没有过错吗,以及自身行为没有违法性等。

律师普法更多>>
  •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举证责任的分配: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021.04.29 109
  • 侵权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侵权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对于侵权的举证责任,可分为一般侵权的举证责任和特殊侵权的举证责任: (一)一般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担:关于侵权的举证责任,构成一般侵权民事责任,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件: (1)损害事实客观存在; (2)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存在因果关系;

    2021.01.28 205
  •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在医疗纠纷的案件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即推定院方是存在过错的。此时院方的举证责任就是需要作出自己在实施医疗救治的过程中不存在过错的证据,如果无法举证的,或者证据不足的,将默认医疗事故成立,需要承担医疗事故责任。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

    2020.12.27 123
专业问答更多>>
  • 离婚纠纷中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申请人民法院

    2022-03-11 15,340
  • 离婚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如何分配啊

    原告对感情确已破裂的事实负举证责任。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

    2022-05-13 15,340
  • 医疗纠纷如何分配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2款第8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举证责任倒置。 患者(

    2022-04-28 15,340
  • 医疗纠纷中如何分配举证责任?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规定具体如下: 1、患者应当承担初步举证责任。在医疗侵权损害赔偿诉讼中,患者应当对其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成立,负有初步的举证责任。即原告应当首先证明其与医

    2022-05-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离婚纠纷如何举证 01:41
    离婚纠纷如何举证

    通常情况下,离婚纠纷需要当事人自己出具取证,诉讼时依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在取证时也要注意手续是否合法,证据是否有效。离婚纠纷需要当事人的举证有:一是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1、证明双方夫妻关系的证据,包括结婚证、户口本以及身

    919 2022.04.15
  • 欠款合同纠纷举证责任怎么分配 01:16
    欠款合同纠纷举证责任怎么分配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新司法解释规定,出借人在提起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明债权确实存在的证据。因此,在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出借人负主要的证明责任,借款人负次要的证明责任。如果出借人无法提供,能够证明借款合同确实存在的证

    996 2022.04.17
  • 离婚房产有债务纠纷如何分配 01:09
    离婚房产有债务纠纷如何分配

    离婚房产有债务纠纷,双方也可以对夫妻共同房产进行分配。但是需要注意,夫妻双方的内部协议,不能够对抗善意第三人。换句话说,如果双方约定了房产只归其中一方所有的话,也不能够对抗不知情的债权人或者担保物权人。债权人或者担保物权人,仍然可以依据相关

    309 2022.05.23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