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合同主体不适格的风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同主体不适格的法律风险有:如果签订合同主体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则合同无效;如果签订合同主体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只有经代理人追认后才有效,否则的话也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签订合同主体不适格的风险有:1、无权处分合同标的物;2、不具有法定的资格;3、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4、合同义务部分为第三人才能履行。以上风险会导致合同不发生效力,导致合同无效或效力待定,效力待定的合同经过追认后才会发生效力。
合同主体不适格的风险:部分行为人表面上具备作为普通民事主体的资格,但在具体交易中却是无资格主体所带来的法律风险;没有合法资格;合同规定了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合同无效不影响合同中独立解决争议条款的效力。
-
合同主体不适格的风险有哪些
如果合同主体不适格,通常合同不会发生法律效力。合同主体不适格可能会导致出现:无权处分行为、不具备法定的资格、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从而导致企业面对法律风险、合同部分内容必须特定第三人才能完成等情况。但是如果经过合同当事人协商,增加适格的主体作为
2022.04.12 874 -
合同主体不适格的风险有哪些
如果合同主体不适格,通常合同不会发生法律效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无权处分,当交易主体无权处分合同标的物时,将影响合同效力。 2、不具备法定的资格,法律规定一些商业行为只能由具有特定资格的民事主体才能进行,而普通民事主体从事这些活动将
2021.03.06 245 -
合同主体不适格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合同主体不适格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如果一方当事人明知自己没有主体资格,仍与对方签订合同,导致合同无效的,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根据《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2021.03.15 348
-
签订合同主体不适格的风险?
签订合同主体不适格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比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五条规
2022-05-13 15,340 -
合同主体不适格的风险有哪些
合同主体不适格的风险是:如果主体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与其民事法律行为不相符的合同,该合同的效力待定,要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有效;如果主体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其订立的合同无效。
2022-05-13 15,340 -
合同主体不适格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合同主体不适格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如果一方当事人明知自己没有主体资格,仍与对方签订合同,导致合同无效的,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
2022-05-12 15,340 -
合同主体不适格怎么赔偿
一种意见认为,法院受理后发现原告不合格的,应当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第二种意见认为,受理后发现原告不合格的,合格原告和不合格原告同意变更的,法院应当允许;第三种意见认为,法院受理后发现原告不合格的,原告
2021-11-27 15,340
-
01:16
市场交易主体中合同的法律风险在订立合同阶段,合同双方当事人应注意以下法律风险: 1、要妥善保管对于证明双方之间合同具体内容具有证明力的下述资料。例如,与合同签订和履行相关的发票、送货凭证、汇款凭证、验收记录、在磋商和履行过程中形成的电子邮件、传真、信函等资料。在合同履
643 2022.05.13 -
01:07
联合体合同怎么签订联合体合同的签订如下: 1、集体合同草案首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2、集体合同草案讨论通过后,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3、集体合同
2,124 2022.04.17 -
01:00
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后风险责任谁承担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后风险责任的承担是以交付为标准的,在房屋交付给买受人之前,风险是由出卖人承担的;交付给买受人之后,风险是由买受人承担的。承担风险的意思是房屋因为不可抗力比如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原因毁损灭失后由
1,43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