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真的收益吗?

真的收益吗?

2022-10-23 21:5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山东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23回复

专业分析: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知识产权在婚后由夫妻一方创造的,一方取得其所有权,知识产权权利本身归一方专有。但知识产权的收益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不合法,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不动产的收益权不能出质,因为质权的客体为动产或者权利,各项权利具体如下: (一)汇票、本票、支票; (二)债券、存款单; (三)仓单、提单; (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六)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

律师普法更多>>
  • 公共收益类收益的归属
    公共收益类收益的归属

    根据法律规定小区公共收益归业主所拥有。公共收益是利用物业共有部分获取的收益,有以下几种: 1、利用小区公共道路或场地停放车辆,由车辆所有人或使用人交纳的停车费 2、利用公共区域或物业共用部分获取广告费; 3、利用公共区域或物业共用部分获取出

    2021.02.06 217
  • 不收彩礼是真的吗
    不收彩礼是真的吗

    不收彩礼是假的。 1、2021年国家将要实行的政策内容: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2、国家只是禁止天价彩礼。 3、而彩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嫁习俗,女儿愿意嫁人,男方随风俗给彩礼,只要双方商量一致,达成共识

    2021.03.04 264
  • 真正纯获利益的行为
    真正纯获利益的行为

    纯获益行为就是无需支付对价而获得利益的行为。无条件的赠与、免除债务等。都属于纯获益行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2021.02.19 635
专业问答更多>>
  • 收益性股权融资真的可靠吗

    我国没有确定收益性股票融资是违法的,但近年来,一些股票收益转让和回购模式逐渐出现,私募基金行业兴起,我们的法律没有规定这种方法是否受到保护。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

    2021-10-02 15,340
  • 签合同真的真的可以保障个人权益吗?

    签订合同的作用大概有两个: 1、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便于双方协调配合; 2、为日后解决争议提供依据,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相比较而言,后一个作用更为重要,因为前一个作用完全能够通过非合同的形式来替代,

    2022-07-25 15,340
  • 现在真的要收钱吗

    目前免工本费的带好双方户口本和身份证都要原件到双方其中一方户口所在地的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手续

    2022-10-17 15,340
  • 短信收到是真的吗

    公章没有备案编号,疑似为虚假公章。经上海市司法局官网查询,具体内容有很多典型错误,如按照行政诉讼法规定进行缺席判决,然后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个行为只要构成犯罪就应适用刑事诉讼法而不是行政诉讼法。结

    2022-10-2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股权收益能否质押 01:10
    股权收益能否质押

    股权收益是可以质押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 1、汇票、支票、本票; 2、债券、存款单; 3、仓单、提单; 4、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5、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6、应收账

    1,635 2022.10.16
  • 所有的知识产权收益都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01:04
    所有的知识产权收益都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产权收益,都能够被认定为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能够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的知识产权收益,主要是指:夫妻之间其中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知识产权的收益。另外需要注意,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其中一方在婚姻期间,已经明确可

    785 2022.04.17
  • 隐瞒所得收益罪怎么判刑 01:26
    隐瞒所得收益罪怎么判刑

    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是当犯罪情节严重时,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行为人

    658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