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有哪些收养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有哪些收养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2022-08-30 20:1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青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30回复

专业分析:

1.关系当事人不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收养行为无效。收养行为旨在建立重要的父母子女关系,所以作为收养关系当事人的收养人必须是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如果收养人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能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思以及理解其行为的法律后果,收养行为是无从谈起的。2.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收养行为无效。如果收养关系的当事人并没有真正通过收养关系建立父母子女关系的内在意思,而是试图通过收养而达到其他不法的目的;或者通过收养来规避政策和;或者当事人表示出来的收养的意思不是出于当事人的自愿,而是被欺诈、胁迫的结果等。只要具有这些情形,就说明当事人从事收养的民事行为的意思表示是不真实的.《》第25条:违反《》第55条规定的收养行为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以下收养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1、未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收养登记; 2、收养双方都不符合相关条件; 3、收养人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4、违背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赵丽律师

北京安嘉律师事务所

收养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如下:收养人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收养不是行为人的真实意思;违反公序良俗,违反收养有关法律法规。

律师普法更多>>
  • 哪些收养行为不具备法律效力
    哪些收养行为不具备法律效力

    收养行为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情形: 1、收养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收养并非行为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违反了公序良俗,违反了收养相关的法律规定。

    2021.03.21 102
  • 哪些收养行为不具备法律效力?
    哪些收养行为不具备法律效力?

    收养行为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情形: 1、收养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收养并非行为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违反了公序良俗,违反了收养相关的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三条,有本法第一编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规定情形或者违反本编规

    2021.01.22 64
  • 哪些收养行为有法律效力
    哪些收养行为有法律效力

    以下收养行为依法无效: 1、收养违反被收养人的真实意愿; 2、收养人没有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收养登记; 3、收养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收养条件。

    2021.04.09 75
专业问答更多>>
  • 哪些收养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第25条的规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十五条和本法规定的行为无法律效力。”1.收养关系当事人不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收养行为无效。2.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收养行为无效。3.违背法律或者社

    2022-08-24 15,340
  • 什么样的收养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1、收养关系当事人不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收养行为无效。要求行为人具有与其从事的民事行为相当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对民事主体资格的要求。无论何种民事法律行为,都是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基础的,并且以产生一定

    2021-01-19 15,340
  • 什么样的收养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以下收养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收养人是限制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收养人不符合《民法典》规定的收养条件;未办理收养登记手续;通过非法渠道收养。

    2021-11-24 15,340
  • 什么样的收养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收养法》第25条的规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和本法规定的收养行为无法律效力。” 1、违反《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的收养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5条规

    2021-01-1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收养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01:17
    收养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只有合法的收养协议,才会具有法律效力。 在相关部门被公证过的收养协议书,则会产生法律效力,也就是收养关系被法律承认。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民间收养协议书,其前提是必须要与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相符,且要建立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收养协议,双

    1,932 2022.04.15
  • 戏谑行为有法律效力吗 00:47
    戏谑行为有法律效力吗

    戏谑行为是指作出的意思表示并非出于表意人的真意,且期待对方会了解其并非出于真意。戏谑行为的意思表示一律无效。若相对人对戏谑行为信以为真,戏谑者有义务不迟延地向对方澄清误会,避免对方遭受合理的信赖利益损失。典型的戏谑行为有娱乐性言谈、吹嘘、或

    1,333 2022.05.18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