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订合同阶段以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合同的签订阶段,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下列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或造成较大损失的,应当认定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并追究刑事责任,具体表现为: (1)虚构主体,编造并不存在的公司、单位与他人订立合同的; (2)冒用或盗用他人名义,利用或使用盗窃来的其他单位的介绍信、合同章或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与他人签订合同的; (3)使用伪造、变造或者作废、无效的票据、介绍信、印章或者其他证明文件的; (4)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兑现的票据或者结算凭证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 (5)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条件的抵押物、产权证明、债权文书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 (6)使用其他欺骗手段使对方当事人交付款物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已经构成合同欺诈(如果被欺诈方为市场经营主体,数额较大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并且被判刑,应该损害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换言之已经损害到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已经因欺诈引起国家利益间接受损的,合同应当是无效的。如果是一般欺诈,合同可撤销。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一般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如果不但有欺诈行为还损害了国家利益,那就是无效合同。需要看有没有无效情形,有就属于无效合同。
-
以欺诈手段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以欺诈手段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2020.02.08 116 -
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构成合同诈骗罪。 根据法律规定,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0.02.17 193 -
公司以欺骗手段骗取签合同
用人单位以欺诈的手段让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属于无效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认定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2020.06.23 554
-
以欺诈手段签订合同是否有效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一般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如果不但有欺诈行为还损害了国家利益,那就是无效合同。需要看有没有无效情形,有就属于无效合同。
2022-06-09 15,340 -
以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一般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如果不但有欺诈行为还损害了国家利益,那就是无效合同。需要看有没有无效情形,有就属于无效合同。
2022-06-07 15,340 -
以虚构的名义签订合同是否构成诈骗, 以欺骗手段骗取贷款利息的行为
涉嫌合同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本罪的诈骗行为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 (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2022-05-06 15,340 -
冒用他人签订的合同构成诈骗罪
假冒他人签订合同骗钱涉嫌合同诈骗。具体量刑是:犯罪数额较大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犯罪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或
2021-11-24 15,340
-
01:27
能委托他人签订合同吗在我国,合同的签订主体不一定是本人,本人可以通过代理制度,由法律选定代理人或者由自己选定代理人,由代理人进行相应合同的签订。代理制度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本人,在法定或者指定的代理的权限内,与其他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
2,034 2022.04.17 -
01:21
签订虚假合同构成什么犯罪签订虚假合同构成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有法律规定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
3,431 2022.04.17 -
00:59
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分情况讨论。首先,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需要满足以下的条件,才能够发生基础的法律效力:1、签订合同的当事人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合同的内容符合双方的真实意愿,并不存在欺诈或者胁迫的情形;3、
2,02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