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民法通则事实扶养关系的继承

民法通则事实扶养关系的继承

2022-06-23 17:5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河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6-23回复

专业分析:

法律上没有“事实扶养关系”的说法。如果不是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顺序继承人),也不是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又没有被继承人的遗嘱或遗赠协议指定让自己继承,那么就无权继承。但作为对被继承人生前照顾较多的人,可以要求适当分得部分遗产。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是能够继承,因为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与婚生子女均属于具有继承资格的子女范畴。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确认事实收养关系应当符合《民法典》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规定的收养人、被收养人、送养人的条件,亲自到县(市)、城区收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事实收养登记手续。

律师普法更多>>
  • 民法典到底承不承认事实收养关系
    民法典到底承不承认事实收养关系

    《民法典》不承认事实收养关系。事实收养是指双方以父母子女关系相待,共同生活多年,亲友、群众也认其为父母子女,但未办理公证或其他合法手续的收养。而民法典对事实收养没有作出规定,只有办理收养登记的,收养关系才成立。 随着社会发展,从打击拐卖儿童

    2021.04.03 172
  • 没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有继承权吗?
    没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有继承权吗?

    没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没有继承权。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如果没有扶养关系的话,就没有法定的继承权,除非是遗嘱继承。与继父母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对继父母的遗产享有继承权,因为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形成了法律上的拟制血亲关系,继子女也就能象婚生

    2021.03.03 98
  • 民法典可否不承认事实收养关系
    民法典可否不承认事实收养关系

    事实收养是指双方以父母子女关系相待,共同生活多年,亲友、群众也认其为父母子女,但未办理公证或其他合法手续的收养。而民法典对事实收养没有作出规定,只有办理收养登记的,收养关系才成立。

    2021.04.10 367
专业问答更多>>
  • 民法典承不承认事实收养关系

    确认事实收养关系应当符合《民法典》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规定的收养人、被收养人、送养人的条件,亲自到县(市)、城区收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事实收养登记手续。

    2021-12-28 15,340
  • 事实收养关系怎么继承

    对于事实收养关系继承,找相关的人员,亲戚,邻居证明他们是对外以父女的名义生活在一起。还要到相关组织,比如街道办,学校证明双方是以父女关系生活。还要证明其与亲生父母终止了父女、母女关系。因此事实收养关系

    2022-06-13 15,340
  • 民法通则和民法总则的关系

    “民法总则生效后暂不废止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规定不一致的,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适用民法总则的规定。” 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在我国民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法通则既

    2021-08-13 15,340
  • 没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有继承权吗?

    没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没有继承权。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如果没有扶养关系的话,就没有法定的继承权,除非是遗嘱继承。与继父母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对继父母的遗产享有继承权,因为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形成了

    2022-06-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同居关系有扶养义务吗 00:57
    同居关系有扶养义务吗

    同居关系没有扶养义务。同居关系是指,男女双方长期共同生活,但没有登记为合法婚姻的关系。在我国,同居不是违法行为。因此,法律并没有禁止未婚的男女进行同居。只要双方都没有法定配偶,这时候双方长期自愿公开地共同生活,也是法律所尊重的一种生活方式。

    2,222 2022.04.15
  • 民法典继承人顺序分配原则 01:02
    民法典继承人顺序分配原则

    民法典中继承人继承遗产的顺序为:1、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2、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在继承开始之后,首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进行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则再由第二顺序继承

    4,258 2022.05.11
  • 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新规 01:47
    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新规

    (一)“组织”也可以是受遗赠的对象。之前的法律规定,受遗赠者可以是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对于法人等组织是否可以接受遗赠并未明确。对此,民法典第1133条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

    3,939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