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雇凶伤人能查出来吗?

雇凶伤人能查出来吗?

2023-07-14 16:4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甘肃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7-14回复

专业分析:

一般都查得出来的,不要抱侥幸的心理,建议不要这么做,这种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据《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一般都查得出来的,不要抱侥幸的心理,建议不要这么做,这种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雇凶伤人属于故意伤害罪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律师普法更多>>
  • 雇凶伤人的定性
    雇凶伤人的定性

    该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故意伤害罪的共同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11.25 97
  • 雇凶伤人怎么判
    雇凶伤人怎么判

    雇凶伤人一般可以根据伤情程度来判刑,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致人重伤、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根据故意伤害罪的相关法条进行判刑。如果属于轻微伤,则不构成犯罪,公安部门可以对行为人进行治安处罚,即

    2020.06.16 108
  • 雇凶伤人如何判刑
    雇凶伤人如何判刑

    雇凶伤人涉嫌故意伤害罪,双方属于共犯,共同承担刑事责任。雇人打人的,如果被打者仅受到轻微伤的,则不构成犯罪,不会判刑;如果被者受到轻伤及以上伤害的,则雇佣者与被雇佣者都构成故意伤害罪,对两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雇人把人腿打断

    2022.10.21 258
专业问答更多>>
  • 雇凶伤人查得出来吗

    一般都查得出来的,不要抱侥幸的心理,建议不要这么做,这种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据《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

    2023-07-14 15,340
  • 雇凶伤人那些警察都查不出来

    一般来说,不要冒险。建议不要这样做。这种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伤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残疾

    2021-12-11 15,340
  • 雇凶伤人好查吗

    好查。首先去指定部门验明伤势情况。轻伤及以上才构成故意伤害罪,轻微伤及一下都只是一般侵权。证据的话,找跟案件相关的人证、物证、书证等等即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2022-07-10 15,340
  • 雇凶伤人能和解吗

    是否能够和解需要根据案件情节来确定,雇凶伤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定是犯罪的案件,双方当事人可以调解处理,其他情况不能调解。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但同时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定是犯

    2023-01-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如何处罚雇凶伤人行为 00:57
    如何处罚雇凶伤人行为

    雇凶伤人在刑法中被评价为故意伤害的共同犯罪,雇凶的人和实际实施伤害行为人都是主犯,两者的社会危害性相同,都应该受到刑罚处罚。但教唆犯和实行犯的刑事责任需要根据伤害时的主观心态、客观行为等方面决定。如果伤害行为最后造成了轻微伤,则两者不构成犯

    1,072 2022.04.17
  • 故意雇凶伤人怎么定罪 00:51
    故意雇凶伤人怎么定罪

    故意雇凶伤人,应当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1、雇凶伤人案件属于故意伤害罪的共同犯罪,雇主属于主犯,在定罪过程中主犯从重处罚,从犯可以从轻处罚。 2、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

    437 2022.10.08
  • 法院会查出借人资金来源吗 00:57
    法院会查出借人资金来源吗

    法院一般不会查出借人资金来源。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察出借人的经济能力、借款金额、交易规模、与借款人的关系、款项的支付过程、是否涉及职业放贷等因素,认定借款是否存在借贷关系及借贷关系是否合法,未予查明上述事实而据以作出

    7,899 2022.05.11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