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因为见义勇为受到的损害谁来赔?

因为见义勇为受到的损害谁来赔?

2022-10-07 15:3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云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07回复

专业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3条的规定,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权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责任,被侵权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所以,这2000元的费用依法应由侵权人乙来赔。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见义勇为遭受损害的责任承担,有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或者侵害人与受益人承担公平责任; 没有侵权人或者侵权人逃逸的或侵权人无力承担的,应当由受益人承担公平责任。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见义勇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担责,依法律规定,见义勇为产生的损失应由侵权人承担,因为见义勇为属于“无因管理”行为,在遭受损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加害人赔偿或受益人适当补偿。前者为侵权损害之诉(包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后者为无因管理之诉。

律师普法更多>>
  • 见义勇为造成的损失谁负责
    见义勇为造成的损失谁负责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当中的规定内容可知,当有明确的侵害人且侵害人有赔偿能力的财产损害赔偿问题,按过错责任原则,由侵害人负赔偿责任,其赔偿数额应与受害人受到的损害一致。

    2021.03.28 186
  • 因见义勇为行为导致他人遭受损害的承担民事责任吗
    因见义勇为行为导致他人遭受损害的承担民事责任吗

    救助人因见义勇为行为导致他人遭受损害的,救助人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的这一规定有助于杜绝“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

    2021.02.14 110
  • 见义勇为致第三人损害如何赔偿?
    见义勇为致第三人损害如何赔偿?

    见义勇为导致第三人损害的,该第三人可以请求侵权加害人赔偿,侵权加害人逃逸或者无力赔偿的,可以请求受益人适当补偿。其中受益人为被见义勇为行为帮助的人,加害人为加害受益人的人。如果见义勇为人有过错的,可以请求见义勇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2021.03.28 93
专业问答更多>>
  • 因见义勇为遭受损害的公平责任

    1、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权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责任,被侵权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2、依据法律相关规定,因见义勇为遭受损害的,顺序依照下

    2022-06-25 15,340
  • 因见义勇是否为遭受损害的公平责任

    1、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权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责任,被侵权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2、依据法律相关规定,因见义勇为遭受损害的,顺序依照下

    2022-06-23 15,340
  • 工伤到底是不是因为见义勇为而受到伤

    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救援救灾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鉴定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

    2022-01-01 15,340
  • 见义勇为致受助人损害救助者担责吗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

    2022-05-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转基因害人为何国家不管 01:19
    转基因害人为何国家不管

    转基因害人国家没有不管。现在并没有证据证实转基因害人。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上述可知

    20,869 2022.04.17
  • 人身损害赔偿受诉法院如何确定 01:44
    人身损害赔偿受诉法院如何确定

    人身损害赔偿以下列几点因素确定:第一,受害人所在医疗单位开出的伤残证明、医疗费用总和。根据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包括受伤期间和恢复期间的费用。第二,误工费。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自受

    1,006 2022.04.17
  • 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 01:03
    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

    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有以下几种: 1、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但是需要注意,认定此种行为构成侵权,需要满足该行为容易

    1,563 2022.10.23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