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迁纠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03 22:50:18 409 人看过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处理动迁补偿纠纷的法律依据是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在这种情况下,房屋征收部门需要向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并请求其依照条例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进行公告。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处理动迁补偿纠纷的法律依据是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在这种情况下,房屋征收部门需要向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并请求其依照条例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进行公告。

根 据 《 国 有 土 地 上 房 屋 征 收 与 补 偿 条 例 》 , 动 迁 纠 纷 的 法 律 依 据 是 什 么 ?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动迁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房屋征收部门或者拆迁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组织实施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2. 房屋征收部门或者拆迁主管部门对房屋征收范围内被征收房屋的权属进行调查,对被征收房屋的权属进行公告,通知被征收房屋的当事人,并做好记录。

3. 被征收房屋的当事人对房屋征收部门或者拆迁主管部门实施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房屋征收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依法向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房屋征收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 拆迁管理部门负责对拆迁范围内被拆迁房屋进行调查,对被拆迁房屋的权属进行公告,通知被拆迁房屋的当事人,并做好记录。

5. 被拆迁房屋的当事人对拆迁管理部门实施的拆迁行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拆迁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依法向作出拆迁决定的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综上所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为动迁纠纷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对于保障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处理动迁补偿纠纷的法律依据是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在这种情况下,房屋征收部门需要向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并请求其依照条例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进行公告。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动迁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1.房屋征收部门或者拆迁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组织实施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2.房屋征收部门或者拆迁主管部门对房屋征收范围内被征收房屋的权属进行调查,对被征收房屋的权属进行公告,通知被征收房屋的当事人,并做好记录;3.被征收房屋的当事人对房屋征收部门或者拆迁主管部门实施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房屋征收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依法向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房屋征收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4.拆迁管理部门负责对拆迁范围内被拆迁房屋进行调查,对被拆迁房屋的权属进行公告,通知被拆迁房屋的当事人,并做好记录;5.被拆迁房屋的当事人对拆迁管理部门实施的拆迁行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拆迁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依法向作出拆迁决定的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综上所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为动迁纠纷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对于保障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六条

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

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包括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有关补偿协议的事项。

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12: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动迁相关文章
  • 欠款纠纷法律依据是什么
    债务纠纷适用的法律:1、借款合同和侵权之债和不当得利之债适用《民法典》相关规定;2、民间借贷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意见》。《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返还借款的期限】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逾期返还借款的责任】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
    2023-03-16
    69人看过
  • 欠款纠纷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欠款纠纷法律依据是什么欠款纠纷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返还借款的期限】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二、欠款合同纠纷中需要哪些证据债权人应当提供以下证据:1.能证明与债务人之间存在债权的。如合同、借条、收据、欠条等。2.自己已履行义务而债务人逾期不履行义务的证据。如钱款在何日何地通过什么方式交给了被告,而被告到期仍不归还,最好能提供与债权、债务人无关系的证明人。3.如有担保人或介绍人,必须要提供担保人或介绍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若是单位担保,须提供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情况。4.提供有关被告不履行义务的原因的证据。三、债权方如何预防欠款纠纷债权方预防欠款纠纷如下:1.是重视审查债务方的主体资格;2.是审查债务
    2023-04-30
    98人看过
  • 物业纠纷法律依据是什么
    物业跟业主的纠纷主要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第九条一个物业管理区域成立一个业主大会。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应当考虑物业的共用设施设备、建筑物规模、社区建设等因素。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第十条同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应当在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但是,只有一个业主的,或者业主人数较少且经全体业主一致同意,决定不成立业主大会的,由业主共同履行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职责。第三十五条业主委员会应当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对物业管理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双方的权利义务、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物业管理用房、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约定。第三十六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
    2023-04-18
    343人看过
  • 拆迁款纠纷有法律依据吗
    依据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协议拆迁是有法律依据的,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协商好补偿的问题后,就可以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在拆迁协议签订的过程中,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拆迁人时,没有办理有关拆迁手续,即不具有拆迁资格时,签订的协议应当被认定为无效。排除妨害纠纷法律依据是什么排除妨害纠纷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对物权保护的规定:1、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2、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3、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4、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5、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6、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7、本章规定的物权保护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根据权利被侵
    2023-08-01
    110人看过
  • 拆迁款纠纷有法律依据吗
    依据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协议拆迁是有法律依据的,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协商好补偿的问题后,就可以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在拆迁协议签订的过程中,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拆迁人时,没有办理有关拆迁手续,即不具有拆迁资格时,签订的协议应当被认定为无效。排除妨害纠纷法律依据是什么排除妨害纠纷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对物权保护的规定:1、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2、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3、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4、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5、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6、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7、本章规定的物权保护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根据权利被侵
    2023-08-01
    305人看过
  • 相邻权纠纷法律依据是什么
    相邻权是指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一方行使使用权或所有权时,享有要求另一方提供便利或接受限制的权利。例如一方修建房屋,如果房屋过高,影响了后面邻居的采光就构成相邻权的侵犯。其实在中国古代就有类似规定,修建房屋是要经过邻居同意的。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认定侵犯了相邻权:(1)侵害相邻权的行为必然发生在相邻关系的当事人之间,侵权人必然是相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不是相邻关系的当事人不构成相邻权的侵权行为,因此,侵害相邻权的侵权行为具有侵害相对权的特点。(2)侵害相邻权的行为在损害事实表现为无形损害。(3)违反了《民法典》之中关于相邻权的规定之后,也可以被认定为是侵犯了相邻权《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第二百九十条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
    2023-04-20
    290人看过
换一批
#拆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动迁
    词条

    动拆迁是指因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原因进行的拆迁。包括对房屋整体或部分拆除,以及对被拆迁人重新安排建设用地的过程。 动迁补偿标准是指根据不同地区政策和实际情况,对被拆迁人给予的补偿标准。一般来说,动迁补偿标准包括房屋价值补偿、搬迁补助费、临时... 更多>

    #动迁
    相关咨询
    • 拆迁安置纠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5
      我国房地产管理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房屋产权证是房屋产权的合法凭证”,“凡未……办理房屋产权登记,其房屋产权的取得、转移、变更与他项权利的设定均为无效”,这已从法律上界定了房屋产权证是城镇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合法依据,被拆迁人持有拆除房屋的产权证的,就应享受法律规定的城镇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待遇。
    • 拆迁安置纠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1-04-09
      我国房地产管理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房屋产权证是房屋产权的合法凭证”,“凡未……办理房屋产权登记,其房屋产权的取得、转移、变更与他项权利的设定均为无效”,这已从法律上界定了房屋产权证是城镇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合法依据,被拆迁人持有拆除房屋的产权证的,就应享受法律规定的城镇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待遇。
    • 拆迁补偿纠纷的法律依据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就补偿安置争议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就补偿安置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告知当事人可以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裁决。
    • 滴水纠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07
      根据实际情况,宅基地滴水属于相邻权纠纷,如果双方当事人协商无效,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承担相关的责任。具体情况请自行按实际进行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八十四条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第八十五条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第八十六条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
    • 土地纠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07
      造成轻伤害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进行赔偿。土地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