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强制解散制度有什么利弊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4 17:33:23 142 人看过

司法强制解散制度作为解决公司僵局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在很多情况下是有利于公司僵局的解散和中小股东的保护的,因为公司僵局表明,股东或董事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明显的超出了可以调和或者继续合作的境地,勉强的维持下去仅仅会导致双方利益甚至公司利益的损失,相互合作的基础也已经完全丧失,普通救济根本无法奏效,期望双方进行正常解散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因而,各国公司法机会都赋予了僵持一方请求司法解散公司的权利。

然而,司法强制解散公司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解决公司僵局最有效的方法。股东成立公司的目的毕竟是为了经营并且得到利益,而司法强制解散的根本归宿是使公司归于死亡,对于一些已经濒临倒闭或者生存下去已经完全没有意义的公司而言,这样的一种解决方法也许是最适合不过的。但是实践中有些公司经营业绩良好,发展势头也很强劲,只是因为股东之间的个人感情问题而导致公司运行不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以司法强制解散公司解决公司僵局就会有因小失大的感觉。而且,这种司法解散公司的请求权很有可能被某些别有用心的股东利用,成为其牟利的工具,如果简单的就能够请求解散一个公司,就会使得“受委屈的股东利用非自愿解散的请求权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因此,在适用司法强制解散的同时,也要注意把握穷尽其他救济途径原则、商事主体维持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和兼容性原则,使司法强制解散真正做到效率与公平的结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16: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强制解散相关文章
  • 公司被法院强制解散员工有解散吗
    会解散,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进行破产清算,对于破产债权,也需要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进行清偿。《企业破产法》第十九条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第一百一十三条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三)普通破产债权。一、公司司法强制解散的条件1、通过股权转让方式继受股权的股东,如其所持表决权比例符合公司法第182条的规定,即便未支付股权转让价款,也不影响其提起公司解散诉讼的主体资格。2、公司股东长期对立冲突,大股东在实际经营管理公司,因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正常召集董事会,导致
    2023-02-07
    416人看过
  • 公司行政解散和司法解散制度的差异
    如上所述,公司的行政解散和司法解散的最终结局是公司终结法人地位退出市场。单从这种结局来看两种制度并无二致,但由于不同的立法宗旨,两种制度在多个方面上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一)解散的法定事由不同行政解散考虑的法定事由是针对公司存续对社会公共利益、经济秩序的影响,如公司设立的目的违法;无正当理由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超过法律规定的期限;公司董事会、董事、经理等经营机构和人员的违法行为等。与此不同,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法定事由是针对公司的内部性问题而确定的,所以其适用范围是狭窄的。只有当业务的停滞、公司经营的不能等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公司相关利益者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又无法解决的时候方可启动司法解散。(二)解散权的主体不同公司行政解散是通过国家行政公权力的作用欲达到社会公益的维护和经济秩序的维持目的的制度安排,是国家公权力积极干预经济活动的一种形式。因此,公司行政
    2023-02-12
    109人看过
  • 刑事和解制度的利与弊
    刑事和解就是通过组织加害人与被害人进行沟通、协调,使得被害人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补偿,加害人在刑事处罚上得到从宽处理的一种处理方式,它体现了对被害人利益的保护,在实践中具有以下积极作用:有利于弥补立法上对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问题规定的缺陷。我国相关司法解释将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加以排除对被害人来说有失公平,因为在刑事犯罪中不少被害人身心遭受巨大的伤害,理应得到精神损害赔偿。将刑事和解引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则可较好地解决这方面在立法上的缺陷。在刑事和解时,加害人可以将被害人提出的含有精神损害赔偿在内的一些合理请求予以赔偿,以求得被害人谅解,争取从宽处理,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损失也能得到较好的弥补。有利于钝化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在刑事犯罪中,犯罪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影响是深重的,刑事和解让被害人能够直面听取加害人的悔罪心声,可以缓解对加害人的仇恨心理。加害人通过履行民事
    2023-04-21
    264人看过
  • 公司法强制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1)主管机关决定。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作出解散的决定,该国有独资公司应即解散。(2)责令关闭。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主管机关依法责令关闭的,应当解散。(3)被吊销营业执照。一、公司强制解散相关案件处理的原则(一)公司解散后应当进行清算公司解散后,注销登记终止以前,应当进行清算。负有清算义务的当事人称为清算义务人,清算义务人未经清算即将公司注销或不履行清算义务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清算人的产生方式由法定清算人、章程确定清算人、选任清算人、选派清算人及法院指定清算人等。目前在我国公司法规定中,由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都有在公司解散后清理公司债权债务的义务,全体公司股东都是清算义务人,因此,人民法院应指定所有股东为清算组成员。股份有限公司中只有股东大会选定的股东才是清算义务人,并非所有的公司股东都是公司清算主体。股份有限公司未成立清算组的,人
    2023-02-20
    323人看过
  • 公司出现什么需强制解散
    强制解散的原因是指由于某种情况的出现,主管机关或人民法院命令公司解散。公司法规定强制解散公司的原因主要有:(1)主管机关决定。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作出解散的决定,该国有独资公司应即解散。(2)责令关闭。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主管机关依法责令关闭的,应当解散。(3)被吊销营业执照。一、公司一般解散的原因是什么一般解散的原因是指只要出现了解散公司的事由公司即可解散。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一般解散的原因有:(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但在此种情形下,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而使公司继续存在,并不意味着公司必须解散。如果有限责任公司经持有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经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公司可以继续存在。(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二
    2023-03-02
    110人看过
  • 公司出现什么须强制解散
    公司解散的原因有以下情形:(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4)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2023-04-14
    230人看过
换一批
#公司清算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强制解散是指公司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被行政机关或法院撤销或裁定解散。这是公司基于法律或主管机关命令而被迫进行的解散。 公司解散后,在清算完结前,法人资格仍视为存续,但其权利能力受到严格的限制,仅限于在清算范围内活动,不得再进行新的营... 更多>

    #强制解散
    相关咨询
    • 什么是公司强制解散?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22
      在下列情况下,公司将被强制解散: 一是主管部门的决定。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授权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解散,国有独资公司应当立即解散。 二是责令关闭。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关闭的,应当解散。 三是营业执照被吊销。
    • 公司强制解散有什么标准?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5
      (二)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三)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 (四)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
    • 公司强制解散有什么条件?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1-31
      人民法院强制解散公司的条件有: 1、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2、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3、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 4、股东人数要求: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
    • 公司强制解散法律法规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14
      新《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根据《公司法》规定,是对中小股东的最后一个救济措施,通过解散公司,可以彻底催跨控制股东和公司高管剥削和压迫中小股东的“吸血管”,从根本上消灭控制股东和公司高管通过关联交易、高薪回报、过度的奢华的物质基础。但由于
    • 什么是强制解散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31
      强制解散是指公司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被行政机关或法院撤销或裁定解散。这是公司基于法律或主管机关命令而被迫进行的解散。 公司解散后,在清算完结前,法人资格仍视为存续,但其权利能力受到严格的限制,仅限于在清算范围内活动,不得再进行新的营业行为;公司的代表机关和代表人的权限自公司清算组成立之日起终止,由清算人代表公司进行清算行为。 强制解散,又分为行政强制解散和司法强制解散两类。 1、行政强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