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令行为紧急避险正当防卫的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3 09:50:39 175 人看过

一、法令行为紧急避险正当防卫的区别

1、危险的来源不同

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

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

2、对主体的要求不同

紧急避险的主体对于特殊身份有特殊要求(如警察、军人或消防队员等)。

正当防卫对于任何人都有正当防卫的权利。

3、实施对象不同

紧急避险必须是向第三者实施。

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

4、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当防卫无此要求

二、紧急避险种类

法定(职责)紧急避险

是指行为人因职责规定,正在执行职务时,依法对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如消防员,在执行职务时,对于发生的火灾负有法定义务避险。

自愿(主动)紧急避险

是指对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普通公民见义勇为所采取的避险行为。

三、紧急避险法律责任

法定(职责)紧急避险法律责任

是指刑法直接规定的,对于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发生的危险,负有法定(职责)的行为人,正在执行职务时,不履行避险行为的,应当依刑法直接规定,负刑事责任(不作为犯罪)。如;《刑法》第四百四十五条,战时在救护治疗职位上,有条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伤病军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伤病军人重残、死亡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负有法定(职责)的行为人,刑法没有直接规定的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应当受到行政处罚。

自愿(主动)紧急避险

是指对于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发生的危险,非负有法定(职责)所有公民,不负刑事责任。如,行为人的母亲与女朋友落水,对正在发生危险,行为人未采取紧急避险行为(未救助的),不负刑事责任。法无规定不为罪。如;战时不在在救护治疗职位上,有条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伤病军人的,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5日 11: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紧急避险相关文章
  •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要件解析
    (一)正当防卫→主要针对街头暴力犯罪1、正当防卫的条件(1)起因条件:现实的不法侵害(一般还要求有攻击性、紧迫性、侵害性,但有例外);问题:①大喊吓走侵害人(不是正当防卫,因为大喊不可能给侵害人造成损害)②对物防卫(不是正当防卫)→注意:对犯罪人指使的动物防卫不是对物防卫③对过失的防卫(可以正当防卫)④对不作为的防卫(一般不可以,但如果具有紧迫性则可以正当防卫)⑤对自招行为的防卫(引起者有忍受义务)⑥对幼童和精神病人的防卫条件(可以防卫,但必须迫不得已)―――假想防卫的主观为过失或意外事件,但假想防卫过当可以成立故意犯罪;(2)时间条件:法益侵害的紧迫性。→否则构成防卫不适时(事前防卫、事后防卫)在财产性违法犯罪情况下(状态犯,如抢劫、抢夺、盗窃、敲诈),行为虽然已经既遂,但被当场发现并同时受到追捕的,一直延续到不法侵害人将其所取得的财物藏匿至安全场所为止,追捕者可以适用正当防卫。例子:张
    2023-05-01
    123人看过
  •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司法实践与理解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防卫行为。而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两者的区别如下:1、起因条件不同。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是不法侵害,而紧急避险是正在发生的危险包括但不限于不法侵害;2、对象不同。正当防卫是不法侵害人本人,而紧急避险是合法第三人;3、限度条件不同。正当防卫的限度是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而紧急避险是没有造成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有何区别?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有:1、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2、紧急避险要求主体不能有特定的身份,正当防卫没有身份要求;3、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
    2023-08-11
    362人看过
  • 我国法律中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关联与区别是什么
    从规定来看,似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没有太大区别,然而事实上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有着重大差别。1.对象区分:正当防卫的来源为人,所以正当防卫的对象为人,而紧急避险的对象则不一定是人,有可能是自然灾害等。正当防卫的对象只能是对你或他人正在实施侵害的行为人,而紧急避险的对象可以是无辜的第三方。2.限度条件:正当防卫虽然也有防卫过当的可能,但是本质上并没有两种利益的比较,比如说他人正在抢劫,被抢劫者因为反抗而和抢劫者扭打起来,在扭打过程中致犯罪人死亡,这种情况是不超过正当防卫的。但是紧急避险本身是为了保护一种利益而不得不使另一种利益受到损失,所以紧急避险的限度不能超过你所要保护的利益。3.限制区分:紧急避险是在自然人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时才能选择的,而正当防卫则没有该类限制。那么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呢,答案是肯定的。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制定都是因为己方或他人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并且来不
    2023-06-03
    149人看过
  •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属于哪种救济
    一、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属于哪种救济正当防卫属于私力救济。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是什么1、危险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只有来自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不仅可以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也可以是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以及人的生理、病理的原因等。2、实施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则是向第三者实施。3、行为的限制不同。正当防卫行为的
    2024-01-16
    365人看过
  • 如何判断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界限
    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即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的范畴。正当防卫是指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如何区分正当防卫与故意伤害区分正当防卫和故意伤害关键就是:是否依法进行防卫,如果没有按照法律规定防卫就属于防卫过当,应当按照故意伤害罪处罚,应当从轻处罚。《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
    2023-07-01
    445人看过
  • 在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中怎么区别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防卫行为。而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两者的区别如下:1、起因条件不同。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是不法侵害,而紧急避险是正在发生的危险包括但不限于不法侵害;2、对象不同。正当防卫是不法侵害人本人,而紧急避险是合法第三人;3、限度条件不同。正当防卫的限度是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而紧急避险是没有造成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2024-04-30
    383人看过
  •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可以同时成立吗
    不可以,先判断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满足正当防卫构成要件,认定为正当防卫之后,即使同时满足紧急避险,也不应重复认定为紧急避险。判断不属于正当防卫之后,才能判断是否属于紧急避险。所以同一行为,如果同时满足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应当认定为正当防卫,不可能重复认定。一、怎么证明自己是正当防卫证明正当防卫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3、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种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
    2023-06-20
    194人看过
  •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有什么主要不同?
    正当防卫是在面临其他人的不法侵害下,积极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的人造成损害。而紧急避险是在面临自然灾害或者是面对其他人不法侵害下而采取躲避的措施。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有一定的限度,两种行为都触犯了刑法但都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可能要和制造不法侵害的人共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案例与案例的分析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排除犯罪的两种情况,虽然它们都对外造成了侵害,但都不是犯罪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这两个知识点可以说是每年的必考考点,而且往往与案例结合,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我们首先看一个案例:李某,男。某晚,李某见两男子正侮辱他的女友,即上前制止。其中一男殴打李某,李某被迫还手。此时,便衣警察黄某路过,见状抓住李的肩膀,但黄未表明其身份。李某误以为黄某是对方的帮手,便拔刀刺伤黄某后逃跑。问:李某行为如何认定分析:李某的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李某一开始被迫与攻击他的男子打斗的行为,可
    2023-07-01
    240人看过
  •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比较有哪些不同?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危险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只有来自人类的非法侵权行为;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广泛,不仅可以是人类的非法侵权,还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侵权、人类生理和病理原因。实施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则是对第三方实施。行为限制不同。正当防卫行为的实施是必要的,即使其他方法可以避免非法侵权,也允许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行为的实施是迫不得已的,除了避险别无选择。行为限制不同。正当防卫造成的损害可以小于或者大于非法侵权造成的损害;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只能小于避免的损害,不能等于甚至大于避免的损害。主体的限制不同。正当防卫是每个人的权利;紧急避险不能是有特定身份的人。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相同点在于:1.两者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2.两者都必须是合法权益正在受到侵害时才能实行。3.两者都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超过
    2023-07-02
    142人看过
  •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而给他人的某种权利或者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同属于正当行为。但是二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有: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正当防卫无此要求。3.对主体的要求不同。紧急避险要求主体不能有特定的身份(如警察、军人或消防队员等)。而任何人均有正当防卫的权利。4。避险保护的是合法利益,损害的也是合法的利益(第三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必选所保护的利益必须要大于避险行为所损害的第三者的利益,如果等于或者小于所损害的利
    2023-07-05
    121人看过
  •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案例与案例的分析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排除犯罪的两种情况,虽然它们都对外造成了侵害,但都不是犯罪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这两个知识点可以说是每年的必考考点,而且往往与案例结合,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我们首先看一个案例:李某,男。某晚,李某见两男子正侮辱他的女友,即上前制止。其中一男殴打李某,李某被迫还手。此时,便衣警察黄某路过,见状抓住李的肩膀,但黄未表明其身份。李某误以为黄某是对方的帮手,便拔刀刺伤黄某后逃跑。问:李某行为如何认定?分析:李某的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李某一开始被迫与攻击他的男子打斗的行为,可以认定为正当防卫。李某打击警察黄某的行为是假想防卫。所谓假想防卫是指,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者进行防卫。对于假想防卫应根据主观上有无过失而予以不同的处理。本案中,李某误以为黄某是对方的帮手,因而采取了侵害行为。实际上,这种侵害是不存在的,李某属于假想防卫。这种情况
    2022-11-12
    248人看过
  • 狗咬人人打狗是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
    一、狗咬人,人打狗,究竟是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呢1、狗咬人,人打狗符合紧急避险的适用条件,而不符合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2、正当防卫针对的只能是人,问题中的针对的防卫对象却是狗,而紧急避险针对的对象包括动物,故狗咬人,人打狗属于紧急避险。3、法律中对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
    2023-02-16
    475人看过
  • 紧急避险与合法防卫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一、紧急避险与合法防卫有哪些区别和联系两者的区别:1.对行为的限制条件不同。紧急避险要求行为人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作为排除危险的惟一方法时才能实施;而正当防卫则无这样的要求,即使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用其他方法来避免损害,也可以实施正当防卫;2.对损害程度的限度不同。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允许等于或者大于不法侵害行为所可能造成的损害;而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合法权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合法权益。两者的联系:1.目的相同。二者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2.前提相同。二者都必须是合法权益正在受到侵害时才能实施;3.责任相同。二者超过法定的限度造成相应损害后果的,都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处罚。二、紧急避险条件是什么紧急避险必须具备的条件如下:1.必须是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危险;2.必须是迫不得已、别无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险;3.必须是为了避免合
    2024-01-09
    219人看过
  • 对实施紧急避险之后还可以正当防卫吗?
    现实生活中,意外总在不经意间降临,而为了躲避意外危险,有些人就只能采取紧急避险行为了,如突然闯进别人的家、抢别人的车辆等。但是,这类紧急避险行为容易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导致第三人奋起反抗,给紧急避险人造成伤害。那么这种准队紧急避险性的“反抗”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呢?还是构成了犯罪?对紧急避险行为不能实施正当防卫按照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如果某人为了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或某种合法权益,不得不实施了损害无辜第三者合法权益,且不超过必要限度的紧急避险行为,是不会犯罪的,是合法的。如张三在大街上被匪徒追杀,迫不得已抢走了路人李四的摩托车,从而躲避了匪徒追杀,那么张三的行为就是紧急避险行为。这时,李四针对张三的紧急避险行为,是否可以实施正当防卫呢?如将张三当场打趴。答案是否
    2023-08-18
    27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紧急避险是刑法规定的一种出罪事由。具体来说其构成要件有: 1、避险人的合法权益面临现实危险(不含职业或者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要面对的对其本人的危险); 2、这种危险正在发生; 3、因为不得以损害另一合法权益; 4、紧急避险要有避险意识,也即... 更多>

    #紧急避险
    相关咨询
    •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是什么,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是什么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15
      关于紧急避险,刑法是这样规定的:“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简而言之,紧急避险是为了保全一部分合法利益而损害无关第三人的另一个较小的合法利益。当然,紧急避险也不能超过必要限度。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受保护的权益,如果两者相同或者由于避险造成的损害大于所保护的权益,紧急避险就超过必要的限度了
    •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如何区分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06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 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的范畴。 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当防卫无此要求。 3.对主体的要求不
    • 紧急避险引发交通事故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和紧急避险的联系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1-21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 民法典中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有何区别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19
      (1)起因条件。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他人的不法侵害,而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是一种危险,包括自然灾害等非人为的损害。 (2)限度条件。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可以大于或等于所要保护的利益,而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不能等于更不能大于所要保护的利益。 (3)限制条件。紧急避险要求必须是不得已的,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而采取的。而正当防卫则无此要求。 (4)对象条件。正当防卫要求打击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本人,而紧急
    • 能怎么区分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05
      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的范畴。 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当防卫无此要求。 3、对主体的要求不同。紧急避险要求主体不能有特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