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11 06:40:15 215 人看过

本文探讨了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共同点和区别。这两种犯罪行为都预见到了某种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区别在于间接故意犯罪放任结果的发生,而过失犯罪则是相信自己能够避免。因此,在判断犯罪行为时,需要考虑行为人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程度。

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预见到了某种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在间接故意犯罪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放任结果的发生;过失犯罪是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相信自己能够避免。

间 接 故 意 与 过 失 的 认 定 : 避 免 与 相 信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认定是刑法中的重要概念,涉及到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以及其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间接故意与过失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危害结果等。

首先,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认定间接故意与过失的重要依据。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仍然故意实施该行为,则可以认定为间接故意。反之,如果行为人虽无故意,但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轻信该结果会发生,则可以认定为过失。

其次,客观行为也是认定间接故意与过失的重要因素。行为人的行为是否与危害结果有直接关联,以及行为人是否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都应作为认定间接故意与过失的依据。

最后,危害结果是认定间接故意与过失的最终标准。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则可以认定为间接故意;反之,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则可以认定为过失。

综上所述,间接故意与过失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危害结果等。在司法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准确认定行为人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本文介绍了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共同点和区别,指出两者在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和危害结果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认定间接故意和过失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行为人的心理态度、客观行为和危害结果等。在司法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准确认定行为人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7日 23: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故意犯罪相关文章
  • 如何区分间接故意犯罪过失犯罪
    1、定义不同间接故意是犯罪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而过失犯罪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2、发生的情况不同间接故意一般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一个危害结果发生;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失犯罪主要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3、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忍、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一、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2023-03-22
    135人看过
  • 如何区分间接故意犯罪过失犯罪
    一、如何区分间接故意犯罪过失犯罪1、定义不同间接故意是犯罪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而过失犯罪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2、发生的情况不同间接故意一般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一个危害结果发生;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失犯罪主要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3、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忍、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023-04-29
    159人看过
  • 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有何区别?
    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主要是:间接故意是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而过失犯罪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是轻信可以避免。在主观上,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关系: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过失犯罪有法律规定的才构成犯罪;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2023-07-28
    329人看过
  • 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有何区别?
    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主要是:间接故意是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而过失犯罪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是轻信可以避免。在主观上,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一、如何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认定某一行为构成犯罪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1、主体方面:行为人应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主观方面:行为人存在故意或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3、客观方面:行
    2023-06-21
    404人看过
  • 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有何区别?
    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主要是:间接故意是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而过失犯罪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是轻信可以避免。在主观上,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关系: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过失犯罪有法律规定的才构成犯罪;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2023-07-28
    152人看过
  • 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的区别
    一、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二、间接故意犯罪:其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是明知其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二,是明知其行为可能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三,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此,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换而言之,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加以放任,就是间接故意。三、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间接故意和过失的相同之处:二者都是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不同点是:间接故意犯罪是在预见到危
    2023-04-14
    5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故意犯罪
    相关咨询
    • 如何区分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01
      不同点是:间接故意是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 而过失犯罪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是轻信可以避免。在主观上,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由于这种态度的不同,对社会的危害就不同,所以,在量刑上过失犯罪就比间接故意轻一些。 从这个案例的情况
    • 过失犯罪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23
      我国刑法对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做了不同的量刑标准,对间接故意犯罪科以较重的处罚,而对过失犯罪,量刑就相对轻些但是,往往在司法实践中,容易混淆。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货车司机,在上路前,发现刹车有问题,认为自己注意点就不会出事,就驾车上路了,结果,由于刹车不灵,发生车祸,造成一死两伤。该司机,是间接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间接故意和过失的相同之处:二者都是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不同点是:间接故意是
    • 过失犯罪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12
      我国刑法对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做了不同的量刑标准,对间接故意犯罪科以较重的处罚,而对过失犯罪,量刑就相对轻些但是,往往在司法实践中,容易混淆。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货车司机,在上路前,发现刹车有问题,认为自己注意点就不会出事,就驾车上路了,结果,由于刹车不灵,发生车祸,造成一死两伤。该司机,是间接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间接故意和过失的相同之处:二者都是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不同点是:间接故意是
    • 过失故意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区别?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06
      我国刑法对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做了不同的量刑标准,对间接故意犯罪科以较重的处罚,而对过失犯罪,量刑就相对轻些但是,往往在司法实践中,容易混淆。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货车司机,在上路前,发现刹车有问题,认为自己注意点就不会出事,就驾车上路了,结果,由于刹车不灵,发生车祸,造成一死两伤。该司机,是间接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间接故意和过失的相同之处:二者都是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不同点是:间接故意是
    • 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3-09
      间接故意是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 而过失犯罪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是轻信可以避免。在主观上,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跟间接故意的区别主要是对损害结果发生的态度不同,过失犯罪是对损害结果持否定态度的。 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主观上对危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