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委托追讨债务协议能否撤销
民法典规定,委托合同出现可撤销的情形时,当事人可以在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向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申请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第一百六十五条【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授权采用书面形式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被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
二、委托合同的终止原因包括哪些
委托合同终止的原因包括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一般原因是指一般合同所通存的终止原因。如委托事务处理完毕、委托合同履行已经不可能、委托合同的存续期间届满等;特殊原因是指导致委托合同终止特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1、当事人一方解除委托合同。在委托合同中,合同的当事人双方均享有任意终止权,可以任意终止合同。无论是有偿委托合同还是无偿委托合同,也无论是定有期限的委托合同还是未确定期限的委托合同,也无论委托事务的处理进行到何种程度,当事人均有权终止委托合同。这是因为,委托合同是以当事人的相互信任为基础的。
2、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在发生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时,除当事人另有约定或根据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的以外,委托合同终止。
-
民法典中诈骗嫌疑人可否追讨债务
405人看过
-
民法典中追讨债务是否为非法拘禁罪
472人看过
-
民法典中委托讨债可不可以放弃债权
294人看过
-
债务追讨委托可以吗
463人看过
-
民法典中破产终结后能否追讨债权
428人看过
-
个人债务是否可以委托追讨
435人看过
讨债需要下列证据: 1、借据、收据、合同等能够证明原告和被告之间存在着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材料; 2、原告应当提供自己将标的物交付给被告的时间、地点及交付经过的证据材料; 3、对债务担保或者连带责任人,应提供有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 更多>
-
如何撰写债务追讨委托协议?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5-01-02追讨债务委托代理协议书 一、委托事项 委托人同意将________合同(发票)项下金额为(大写)_________的欠款委托被委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向下列债务人追讨: 债务人名称(英文):________ 地址(英文):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 二、追偿佣金、费用和追回款项的处理 1、被委托人向委托人收取佣金,遵循“无效果
-
民法典中恶意逃债可否撤销离婚协议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如果是为了逃避债务而签订的离婚协议是没有法律效力的,那么给债权人造成了损害后债权人是可以要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那么就算是债务人双方签订了离婚协议来避免共同债务时也是不会被法律所承认的,那么共同债务还是要有夫妻双方共同来承担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
民法典中诈骗嫌疑人可否追讨债务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21、诈骗罪的嫌疑人也有民事权利的,所以合法取的债权可以向债务人追讨债务的,如果不能亲自追讨的,可以委托他人代为追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条【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一百一十八条【债权的定义】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 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
-
民间借贷债务是否可以委托追讨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2-01个人是可以合法委托他人追讨债务的,委托他人追讨债务的,可以出具委托书,但讨债者不能暴力讨债。 我国法律规定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
如何追讨债务委托西藏在线咨询 2023-07-01二、提供建议接受客户咨询后,专业律师就所咨询的法律事务与客户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并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客户提供相关证据材料或其他对案件有联系的信息,然后根据证据材料、实际情况提出最佳方案 三、签订协议通过沟通协商,当事人愿意聘请律师且律师愿意接受案件的情况下,由双方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授权委托书,并办理相关财务手续; 四、办理案件 五、诉讼过程 六、诉讼结果 1、庭审结束后,及时与承办法官沟通联系,了解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