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采掘的原则与准则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10 06:50:09 336 人看过

本文介绍了证据收集的基本原则,包括及时性、目的性、客观性、细致性、群众路线、程序合法和及时固定。这些原则确保了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是进行法律诉讼和调查的重要参考。

证据收集的基本原则如下:

1.及时性:证据收集应该尽早进行,越早越好。报警越及时,收集的证据就越及时。

2.目的性:证据收集要有明确的目的,以便于收集相关证据,确保收集的证据能够支持起诉或指控。

3.客观性:证据收集应该客观、全面,不偏袒任何一方,既要收集证据证明嫌疑人有罪,也要收集证据证明嫌疑人无罪。

4.细致性:证据收集要尽可能地细致,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被考虑到了。

5.群众路线:证据收集应该依靠群众的支持和科技手段的运用,以便更好地收集证据。

6.程序合法:证据收集必须遵守法定程序,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

7.及时固定:证据必须及时固定,妥善保管。对于那些不能长期保存或不能附卷的证据,应该及时拍照复制,并作详细记录,以便后续使用。

证 据 收 集 应 该 遵 循 哪 些 原 则 ?

证据收集是司法审判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案件的结果和被告人的命运。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合法性原则:证据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程序法,确保证据的合法性

2. 客观性原则:证据的收集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案件的事实和情况,不能主观臆断或有意歪曲。

3. 全面性原则:证据应该全面、充分,以尽可能地还原案件的事实和真相。

4. 公正性原则:证据的收集应该公正、公平,不偏袒或歧视任何一方当事人。

5. 保密性原则:证据的收集应该保密,不得泄露或公开未经授权的证据内容。

这些原则是证据收集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如果违反这些原则,将会影响证据的可靠性,甚至可能导致司法裁判的错误。因此,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必须始终牢记这些原则,确保证据的真实、合法、全面、公正和保密。

以上是关于证据收集的基本原则的概述,这些原则是确保证据收集过程公正、合法和可靠的关键。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有效提高证据的可靠性,避免因证据收集不当而影响司法裁判的公正性和公正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1日 21: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证据收集相关文章
  • 证据采信规则
    证据采信规则,就是法院在已经提供的一系列证据中认定、采用具有证明力和可信度的证据时必需遵循的规则。根据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目前的证据采信规则主要包括:(1)未经法庭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这是司法解释第31条第1款的规定,是法院采信证据的最基本规则。任何证据只有经过质证,才有可能作为裁判依据。这不仅是因为没有经过质证的证据,就等于是没有经过考验,其证明力和可信度是很值得怀疑的,而且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和尊重当事人的举证、质证权利。(2)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这是司法解释第31条第2款的规定,目的仍然在于保证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在作出决定时已经有充分确凿的证据。由此,也间接地禁止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为原具体行政行为收集和补充证据。(3)被告在二审过程中向法庭提交在一审过程中没有提交的证据,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撤销或
    2023-04-21
    115人看过
  • 刑事证据规则原则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证据规则有1、传闻证据规则;2、最佳证据规则;3、意见证据规则;4、自白任意规则;5、非法证据排除规则;6、关联性规则;7、补强证据规则。前五项属于调整证据能力的规则,后两项属于调整证明力的规则。证据必须确实、充分才能够定罪量刑,它的要求是据以定案的证据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综合全案证据对认定的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我国的刑事证据规则1、审判机关取证原则。刑诉法第43条、45条以及《解释》第54、55、56条分别规定了审判机关收集、调取证据的权利义务和一些具体的操作程序。2、最佳证据规则。最高法院《解释》第53条规定:收集、调取的书证应当是原件。只有在取得原件确有困难时,才可以是副本或复印件。收集、调取的物证应当是原物。只有在原物不便搬运、不易保存或者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时,才可以拍摄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内容的照片、录像。这表明我国刑事诉讼法律所规定的最佳证据规则不仅适用于书证,而且适用于物证
    2023-08-02
    99人看过
  • 证据法原则
    刑事自诉
    举证责任,是指民事案件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法律直接规定的侵权诉讼案件,举证责任倒置。刑事案件人民检察院负举证责任;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负举证责任。举证倒置原则适用于哪些情况物件损害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物件管理人、使用人或者建筑物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要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2023-07-18
    451人看过
  • 盗采河沙行为的量刑原则与标准
    盗采河沙放哨,按照非法采矿罪的量刑标准进行判决:1、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盗采河沙的立案标准是什么盗采河沙立案标准有:(1)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依据相关规定应当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未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的,应该立案调查;(2)依据相关规定应当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既未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又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应该立案调查。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当事人对盗采河沙行政不服如何处理1、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
    2023-07-10
    338人看过
  • 证据采纳准则下的欺骗问题
    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非法证据排除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形式提出,如果是在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后到开庭审判前的一段时间内,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什么离婚证据会被采纳下列离婚证据将被采纳:1、嫖娼事件等,通常有警方介入,有警方笔录;2、保证书、道歉书等,婚外情突然暴露,一方在紧急情况下写下保证书表示悔改,这是婚外情的关键证据;3、双方的书信、短信、电子邮件等。除书面证据外,短信、电子邮件等。应在提交法院前进行公证;4、在床上抓奸,很难收集这样的证据,可以通过拍照获得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2023-07-04
    67人看过
  • 证据规则有什么原则?
    1、证据规则的建设,应当体现“控辩式”诉讼结构的要求。由于我国刑事诉讼向控辩式转化,国外的上述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经验确证所认可的证据规则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意义上可以被我们借鉴。其中一些内容,实际上在我们过去的诉讼实践中已经确认或在我们的证据法理论上已经认可,如证据应当有相关性、口供应当补强、对通过严重违法所获取的人证(被告口供、被害人陈述以及证人证言等)存疑甚至不用等。只不过由于诉讼制度的变革,我们需要将一些法律规范和一些实际做法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法律规则,同时应当适应制度的变化改变证据法上的某些操作方式并确立某些新的规则。2、证据规则的建设,应当符合我国的司法实践。我国目前虽然采用了抗辩式的诉讼结构,但在诉讼过程中,法官仍保留了较大程度的职权运用。同时,在我国由于证人保护、证人作证补助等问题还没有有效地解决,所以在证据规则的设计上,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否则,再完善的规则也难以
    2023-06-25
    273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证据收集是指司法机关为了查明案情,取得处理案件的依据或凭据,在立案受理前,依法向有关单位和公民调查取证的行为。为确保收集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客观性,您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1、询问当事人:通过直接与涉案人对话,获取事实真相。 2、收集书证:... 更多>

    #证据收集
    相关咨询
    • 采纳证据的原则是什么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08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法律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 采纳证据有什么原则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27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法律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 采纳证据的原则是什么呀?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22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法律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 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全文内容是什么,证据的采集原则又是什么原则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30
      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全文内容如下: 1、审判机关取证原则。刑诉法第43条、45条以及《解释》第54、55、56条分别规定了审判机关收集、调取证据的权利义务和一些具体的操作程序。 2、最佳证据规则。按照法学理论界的通说,最佳证据规则适用于书证,是指原始文字材料的效力优于复制件,因而是“最佳证据” 3、非法言词证据排除原则。言词证据是指以人的语言表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在法定的证据种类中,证人证言
    • 证据规则与规则规则的异同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2
      民法是高度盖然性,刑法是排除一切合理怀疑,行政法是不能事后取证。相同点不经法院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