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如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11:44:33 236 人看过

一、法律如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

关于非遗,往往侧重于个别少数民族的、特别是濒临消亡的人口基数小的民族文化的抢救,这当然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突破个别民族、局部区域、特定时间、某个行业的非遗,在中华民族的宏大叙事中,去发掘对56个民族的大家庭成员有普遍影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覆盖,不分男女、贫富、行业、信仰等差别在全社会广泛适应的非遗呢?

​​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但在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当今社会,非遗同样不可避免地在申报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如何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物化包装的态势、突破物质形态的藩篱和局限、保持非遗的非物质特征,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遗产的必要态度。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

非遗,都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现实保护中,我们对遗产的文化品质在不断消解,功利性目的越来越突出,甚至非遗的留存、申报乃至保护,都有着强烈的利益驱动,不仅是个人的需要,还有当地政府的助推,使得申遗工作变成了本地的广告、旅游的宣传、增值的途径。更有甚者,非遗的申报就是一个异化的过程、商品化的过程、去神圣化的过程、从文化常态中剥离的过程。没有经济利益的冲动,有多少人会从文化本位上关注非遗?

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渊源

非遗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生成又不断发展流变,虽然随着族群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但对遗产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是始终不变的。现代的非遗,如何保留遗迹的自然状态和真实性而减少人造的成分、如何继续保持日常性而减少节庆性、如何增强实用性而减少表演性、如何体现民间性而减少官方性,这才是还原前人的遗产对后人的作用,失却了这种作用,遗产就成了包袱。特别是现代看到的非遗,大部分是农耕时代形成并在相对封闭落后的地方保存下来,能否在现代化的大潮中继续发挥作用、如何避免被现代性同化而发挥作用,是有资格继承遗产的孝子贤孙必须考虑的问题。

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

保护一词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任何事物都有产生、成长、延续、消亡的过程,非遗的未来,同样在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非遗自身如果没有足够的生命力继续发展下去,我们现代的保护就成了对非遗的临终关怀。当一个非遗不能让后人自觉传承而需外力被动留存时,我们不能不考虑其维持的时间有多久?当一个非遗要靠项目申报的方式来保护而自身难以维系时,我们不能不想到有多少没有被列入申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没有关注到的偏远村落苟延残喘直到停止呼吸并随着岁月渐渐流失?现代化的冲击,商品化的影响,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原有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也就慢慢走向消亡。当一个文化项目被装进保护的温室里,供后人从外部考察、观看、品味的时候,也许已经是一种凭吊了!

名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同

我们基于西方的学术理念、按照西方文化分类方式和程序进行申报,也因为符合西方的价值评判标准而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个过程中,非遗本身可能被肢解,系统的整体性可能被碎片化、活态性演变成标本化而走失了非遗原来的模样。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要保护,不是因为好看,而是因为有用!如果非遗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跟古董和艺术品收藏没有什么区别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非物质的无形的遗产更加重要,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和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最深的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0日 06: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章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手续如何办理
    一、申报条件已列入街道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符合下列标准:1、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2、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3、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4、具有鲜明特色,在街道内有较大影响。二、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应包括:1、申报报告:街道级文化行政部门向区文体局提出本街道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并对申报项目名称、保护单位、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说明,同时附街道办事处意见。2、项目申报书:包括项目简介、基本信息、项目说明、项目论证、项目管理、保护计划、街道级文化行政部门审核意见。3、辅助资料:包括录音、录像资料、代表性图片、证明材料、授权书,以及其他有关资料。4、街道办事处同意申报的函件。5、已正式公布街道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件。三、申报程序1、街道级文化行政部门根据申报地区或单位的意愿,组织专家对具备条件的街道级非物质
    2023-06-24
    385人看过
  • 什么是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一、什么是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Materialcltralheritage),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中国制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通过,1991年、2007年两次修正、2002年修订),于1985年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并于2002年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向各地方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二、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1、山东泰山:泰山(山东泰安市)、岱庙(山东泰安市)、灵岩寺(山东济南市)1987.1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首个双重遗产)2、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文化遗产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12文化遗产4、长城1987
    2023-04-02
    54人看过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立法保障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失,世界各国都面临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存在基础日渐狭窄、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的困境。不过,自从2006年5月蔚县剪纸以剪纸项首位的身份,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规模化的剪纸企业逐步取代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如果能够从中得到经济效益,传承就有了积极性。目前,在企业中培养剪纸艺人已经成为是最主要的方式。据介绍,在一些村庄,80%的人都做剪纸,剪纸人愈发职业化、专业化。要把剪纸、年画这类传统手工技艺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加以延续,通过这种项目的传承、生产和开发,使它产生经济效益,维持这些传承人的生活和再传承的经济基础。剪纸、年画这类项目,按照积极保护的原则,进行生产性的保护,已成为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共识。然而,还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缺乏全
    2023-06-08
    173人看过
  • 违反《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现今社会,完全依靠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传承、传播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政府、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其中,政府通过调动各种行政资源来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第三十八条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第三十九条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时侵犯调查对象风俗习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处分。第四十条违反本法规定,破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第四十一条境外组织违反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由文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及调查中取得的实物、资料;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境外个人违反本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文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及调查中取得的
    2023-06-18
    491人看过
  • 冯晓青: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乌苏里船歌”引起的争议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在公众的视野中淡化了,然而,美国好莱坞以中国传统故事“木兰从军”拍出的娱乐大片,制片方全球的票房收入超过20亿美元而故事所有方中国却未受益分毫,这一强烈的反差将一直隐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再次以一种吸引大众视野的方式凸显出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在当前的世界市场经济环境中,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现代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侵蚀,导致大量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淡化、取代或贬损。如何在符合知识产权制度宗旨的前提下增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立足于现有知识产权制度的国内和国际法框架,对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源地、消费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人、传承人和使用者的利益,平衡和协调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利益民众的关注只是这个事件的一个侧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家立法机关也
    2023-06-05
    383人看过
  •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备材料
    1、分布区域、相关单位或个人:指申报项目分布地,当前仍在传承该项遗产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分别列出名称、地址、联系人和联系方式。2、项目简介: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3、传承谱系:清传承脉络。自当代主要传承人上溯3-5代即可,再往上可作综合说明,不必详细列出谱系。4、当前主要传承人:分别列出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单位、职业、从艺小传等。一、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
    2023-03-29
    243人看过
  • 从“端午申遗”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媒体炒作韩国要将端午节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引起了一场风波。就像私有财产受到侵犯一样,有些地区打起了端午节保卫战,万人签名运动,舆论沸沸扬扬,着实热闹了一番。但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媒体的炒作与渲染绝不是空穴来风。目前全国掀起的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热潮,确实激起了国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对非物质文化前景的忧虑,也让人们更加关注政府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失去的20年早在1986年6月26日,全国政协文化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了保护民间文化座谈会,这是当时为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专家会议建议精神召开的。联合国专家会议曾建议世界各国政府通过议会立法的方式保护民间文化。时至今日,当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及建立我国各民族民间文艺、民俗馆的提案》也只是一纸空文,并未得到落实,而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
    2023-06-08
    152人看过
  • 固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固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法律依据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
    2023-03-29
    405人看过
  • 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多少钱?
    不需要,费用由各级人民政府纳入财政预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第三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一)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二)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三)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四)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一、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的条件有哪些?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的条件如下:1、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2、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3、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
    2023-06-28
    244人看过
  •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申请专利吗
    不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属于社会共同财产,不是个人的,专利保护的是专利人的合法权益,是保护私有权利的。一、著作权与专利权中的财产如何继承公民的著作权系专属性质的权利,其中的人身权利,如署名权与修改权等,只能归著作权人所有,不能列入遗产,不能继承。但是个人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如作品的稿酬,出版、改编、上演作品所得报酬等,则可列入遗产发生继承。继承著作权,是继承人在著作权保护期间内,即作者生前及死亡后50年之内,可以继承被继承人的作品使用权、发表、复制、发行作品的权利和获得稿酬权。所谓专利权,是专利权人对其所取得专利的某项发明或设计所享有的专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专利权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及外观设计专利权。继承专利权是继承人在专利权的保护期间内,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权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继承其中的财产权利部分,如许可他人使用专利权、收取
    2023-02-17
    463人看过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哪个部门管理?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流程规范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规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程序是:申报者向所在行政区域文化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文化行政部门逐级上报——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汇总、筛选,经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后,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申报(中央直属单位可直接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报)——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审核后将合格的申报材料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评审后提出推荐项目,提交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通过媒体将推荐项目进行30天的社会公示——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和公示结果,拟订入选国家级非物质
    2023-07-03
    240人看过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条件有哪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条件有哪些1、分布区域、相关单位或个人:指申报项目分布地,当前仍在传承该项遗产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分别列出名称、地址、联系人和联系方式。2、项目简介: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3、传承谱系:清传承脉络。自当代主要传承人上溯3-5代即可,再往上可作综合说明,不必详细列出谱系。4、当前主要传承人:分别列出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单位、职业、从艺小传等。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具体评审标准(一)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二)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三)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四)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五)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六)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2023-06-16
    223人看过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要求是什么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要求是什么(一)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二)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三)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四)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五)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六)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
    2023-04-14
    307人看过
  • 山东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馆
    10月7日,山东省首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山东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馆。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宗伟、潍坊市副市长王桂英及青州市领导王立胜、孙忠礼、刘希玉、田素英、崔照忠、赵荣贵出席开馆仪式。新规划建设的山东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保护、传承、研究”为主题,按照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分类方式,结合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共划分人生礼俗、民间习俗、传统医药、传统美术、手工技艺、综合演艺六个展厅,每个展厅达180平方米。该博物馆以收集实物为主,采用形象化、立体化的展示形式,收藏和展示了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青州市委书记王立胜在致辞中说,青州是古九州之一,一直是山东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贸易中心,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长期以来各民族在这里既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又完整的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同时还是多
    2023-06-08
    371人看过
换一批
#知识产权保护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更多>

    • 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分类第16条怎样界定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9-19
      建立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化行政部门,在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工作中,应当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 遗产范围如何确定:法律的规定
      青海在线咨询 2025-01-24
      一、遗产范围的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2条的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以下内容: 1. 公民的收入。收入包括自然人在工作单位从事生产劳动所取得的工资、薪金等收入,以及公民因从事个体劳动或其他劳动所获得的合法收入。 2. 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房屋一般指私房,自然人的私房可以作为遗产,但私房的宅基地不是遗产,不能继承。继承人享有该房屋占有的宅基地范围内的土地使
    • 沙井蚝是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2
      沙井蚝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ltral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现状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0
      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和端午节等22个项目侗族大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 银杏是否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12
      银杏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ltral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