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的定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5 14:53:00 116 人看过

一、非法行医的定义

非法行医是指不合法地从事医疗活动,具体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只要行为人违反了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了其没有法定执业资格或许可的医疗行为即是非法行为,自然属于非法行医。简言之,非法行医就是违反医疗法律法规之许可从事的一种医疗违法行为。在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意义下,除无证行医外,医疗机构及个人均可成为非法行医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二、属于非法行医的情形有哪些

1、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非法行医主要应包括下列6个方面:

1)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

2)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仍从事诊疗活动的,或者拒不校验的。

3)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

4)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的。

5)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

6)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2、根据《执业医师法》,非法行医应包括下列2个方面:

1)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

2)或者非医师行医的。

3、根据《母婴保健法》未取得国家颁发的有关合格证书的,有下列行为之一:

1)从事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或者医学技术鉴定的;

2)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

3)出具《母婴保健法》规定的有关医学证明的。或者出具有关虚假医学证明或者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

4、其他非法行医情形

1)未经卫生部和外经贸部批准,成立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并开展医疗活动或以合同方式经营诊疗项目的,视同非法行医;

2)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未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取得《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的。

《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等五种情形应认定为非法行医。

其中,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都属于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形。

司法解释指出,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是指造成就诊人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或者是造成三名以上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根据该司法解释规定,实施非法行医犯罪,同时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诈骗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该司法解释于2008年5月9日起施行。

关于非法行医的定义内容,就为大家整理到此。实践中,不同的法律规定对非法行医的情形规定的不同,已经在上文中为大家做出了介绍,希望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三、拘传的定义是什么?

是指侦查机关对未被的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它通常是对经合法传唤拒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采用,在特殊情况下,不经传唤也可以直接进行拘传。如果犯罪嫌疑人抗拒拘传,侦查官员可以使用戒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97.对必须到人民法院接受询问的被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进行拘传。对话第一百零九条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四、累犯的定义是什么

累犯是指受到一定刑罚、刑罚执行或者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累犯分为普通累犯和特殊累犯。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或者赦免后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特别累犯是指在刑罚执行或者赦免后,因犯有特定罪而受到处罚并犯有特定罪的罪犯。

五、假释的定义是什么

假释,是指被判处剥夺自由刑的罪犯,在服刑一定时间后,按照一定程序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制度。我国《刑法》第81条规定的假释,指的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对其提前释放。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以上执行刑期的限制。根据司法解释,这种特殊情况指的是有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那么,在我国要办理假释,应该怎么办呢根据《刑法》第82条的规定,办理假释的程序同减刑一样,即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设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假释。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因此,要办理假释,必须由执行机关先提出假释建议书,并按照上述的法定程序严格办理方有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0日 02: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非法行医相关文章
  • 重新界定非法行医与合法行医?
    一、非法行医与合法行医的界定行医是指从事防治疾病的医疗行为。医疗行为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活动,又关涉人的生命健康,不是任何人都能从事的工作。只有具备医药卫生专业知识、掌握疾病诊断、治疗技术的专业人员,才有行医的基础和条件。国家法律规定了严格的行医准入制度。法律不仅对医生从业的主体资格而且对医生从业的方式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严格地讲,凡是违反现行法律规定从事防治疾病的医疗行为均是非法行医。规范医生和医疗机构执业的法律规定是界定非法行医与合法行医的标准。目前,规范行医者个人的法律是《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范医疗机构的法律是《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在社会上设立临床检验中心、护士站等医疗机构,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由《护士管理办法》、《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范。违反这些法律关于执业许可的规定就是非法行医。二、实践中在认定非法行医时,以下几种模糊认识需要廓清:1、有
    2023-06-22
    73人看过
  • 非法行医与合法行医的界限是如何规定的
    一、非法行医与合法行医的界限是如何规定的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法行医,为他人治病,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一般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合法行医是指只有具备医药卫生专业知识、掌握疾病诊断、治疗技术的专业人员,才有行医的基础和条件。国家法律规定了严格的行医准入制度。《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非法行医罪,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非法行医罪的判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未取得医生执业资
    2024-01-25
    80人看过
  • 助理医师非法行医认定
    《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一条第(一)项规定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检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执业医师在非法诊所行医,不属于本人执业注册范围。助理医师非法行医满足非法行医最的构成要件就是非法行医罪。一、非法行医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主要客体是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制度,次要客体是公共卫生。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行医,是指无医生执业资格从事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和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有医生执业资格而未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不属本条所称非法行医。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但一般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即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人。1994年2月26日国务院发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执业许可证。不得展开诊疗活
    2023-02-25
    69人看过
  • 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的界定
    一、什么是医疗事故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二、什么是非法行医根据《刑法》第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的情节严重是指:(1)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2)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3)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4)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三、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的界定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都属于危害公共卫生方面的犯罪,二者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1)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
    2023-06-16
    320人看过
  • 刑法上的非法行医罪和行政法规的非法行医行为的区别
    2008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就这一司法解释起草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指出:要严格区分刑法意义上的非法行医罪和行政法规的非法行医行为。1、对于违反执业医师法的规定,超过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诊疗活动的,目前不宜作为刑事犯罪处理。2、对取得医师资格但尚未进行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的人从事诊疗活动,可以进行行政处罚,不宜一律按照非法行医罪处理。3、单位不能成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4、乡村医生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但根据有关规定,经县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注册后,在乡村医疗机构从事一般医疗服务的,不能按照非法行医处理。
    2023-04-26
    93人看过
  • 第三百三十六条【非法行医罪、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定义、量刑】
    刑法解释:第三百三十六条【非法行医罪、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定义、量刑】第三百三十六条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解释】本条是关于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或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罪的犯罪及其刑事处罚的规定。本条第一款是关于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的犯罪及其刑事处罚的规定。根据《执业医师法》的规
    2023-06-11
    220人看过
  • 非法行医如何定罪,怎样判断非法行医犯罪?
    我国《刑法》规定,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就构成了非法行医罪。因此,仅仅具有非法行医的行为还不行,还要达到法律规定的情节严重,这样才能定罪处罚。一、非法行医如何定罪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者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或者死亡的;(二)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三)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四)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二、哪些情况属于法律规定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一)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二)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三
    2024-02-01
    296人看过
  • 怎么定义非法集资行为
    法律综合知识
    一、怎么定义非法集资行为非法集资的定义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了解: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以及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的集资;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还包括以实物形式或其他形式;3.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筹集资金;4.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性质。二、非法集资属于什么犯罪非法集资属于经济犯罪,非法集资类犯罪主要涉及到三个罪名,即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集资诈骗罪的主要特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此种犯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有着明显的区别。三、如何防范非法集资?1.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是否过高,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我国规定,超过国家规定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不受法律保护,可作为判断回报是否
    2023-04-18
    400人看过
  • 非法营运行为如何定义
    法律综合知识
    所谓非法运营,系指当事人在未经依法获得相应营运权的情况下,擅自践行了相关的营运活动。这一概念具体表现为,相关人员未能按照法规规定领取由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营运证件以及超越了预先核准的经营范围展开经营活动。但若在运转过程中并未涉及任何金钱交易行为或者无法通过调查证实存在金钱交易行为,则不应被认定为非法运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八条申请从事客运经营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车辆;(二)有符合本条例第九条规定条件的驾驶人员;(三)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申请从事班线客运经营的,还应当有明确的线路和站点方案。
    2024-08-01
    464人看过
  •  非法行医罪的具体定义是什么?处罚措施有哪些?
    本文介绍了本罪的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客体包括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制度和公共卫生;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和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主体为一般主体,但一般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对病人伤亡结果存在间接故意的罪过而不是业务过失的罪过。1.本罪的客体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制度,二是公共卫生。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行医,是指无医生执业资格从事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和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有医生执业资格而未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不属本条所称非法行医。3、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但一般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即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人。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对病人伤亡结果存在间接故意的罪过而不
    2023-11-10
    361人看过
  • 如何对非法行医罪处罚非法行医罪如何认定
    一、非法行医罪如何认定根据《刑法》第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对于本罪的理解和认定,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争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客体要件非法行医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及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了规范中国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为,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医疗卫生管理制度,以保障和促进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非法行医不仅扰乱了业已建立的良好的医疗卫生管理秩序,而且往往由于非法行医者不具备执业的基本条件,医疗服务质量差,同时也侵犯了就诊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客观要件首先,必须有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医疗活动主要是指诊断和治疗,即通
    2023-03-30
    363人看过
  • 比较违法行为和非法行医罪与非法行医的不同
    非法行医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形: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2、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3、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4、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非法行医罪的问题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非法行医罪的相关概念包括: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犯该罪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对于
    2023-07-04
    426人看过
  • 非法行医罪非法行医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的行为。非法行医罪在主观形态上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既对自己缺乏行医技能和控制病情发展的能力是明知的,又对病人在得不到有效、及时治疗时会伤残直至死亡是明知的。并且对病人的伤残、死亡采取了涣然视之、听之任之的放纵态度。病人由此导致的伤亡结果不是行为人业务过失的罪过。《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5-11
    65人看过
  • 试论非法行医行为的定罪处罚
    非法行医是1994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后才正式提出的。在此之前,由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无证非法行医还是实行鼓励政策。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基本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无证行医对公民生命健康的危害日显突出,严重损害了公共卫生管理秩序。为加强医疗卫生秩序的管理,国务院制定颁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卫生秩序的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15条规定:“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第24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为进一步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对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1997年我国新刑法增设了非法行医罪。这是一个新罪名。刑法第336条第1款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构成非法行医罪。但在司法实
    2023-05-05
    456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损害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非法行医是指无医生执业资格从事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和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有医生执业资格而未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不属非法行医。 非法行医行为可能涉及多种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进行诊疗活动;超出核准登记... 更多>

    #非法行医
    相关咨询
    • 如何定义渝北区非法行医罪?
      云南在线咨询 2024-12-13
      根据刑法第336条第1款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为他人治病,情节严重的行为。
    • 2023哈尔滨非法行医罪如何定义?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03
      非法行医罪(刑法第336条第1款),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为他人治病,情节严重的行为。
    • 非法行医罪含义有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24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对于本罪的理解和认定,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争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非法行医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及公众
    • 非法行医罪中的非法行医罪如何认定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09
      从刑法立法本意理解,刑法条文规定的非法行医罪中“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含义不应当是专指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而应当是指没有取得从事“医生职业”的合法主体资格。所以,没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和有执业医师资格而无执业证书的人以及有执业证书但是未经工商批准擅自从事医生职业活动的人都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
    • 大渡口区非法行医罪定义怎么规定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24
      非法行医罪(刑法第336条第1款),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为他人治病,情节严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