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的基本涵义及分类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14:12:42 432 人看过

1、行政的基本涵义

行政是组织的一种职能或者功能。职能、功能在英文表述上是一致的,即fnction,在汉语里,职能也往往是指事物、组织本身具有的功能或者应起的作用。

行政,就其最为广泛的意义而言,是指组织的执行和管理职能。

执行相对于决策而言,决策乃确定组织的目标、纲领和行动方案,执行则是对决策的贯彻实施。管理相对于运作而言,运作是组织进行的各种活动,而管理是对这些活动进行规划、指挥、组织、协调、控制,以使这些活动符合组织的目标、纲领和行动方案。

2、公行政和私行政

上述最为广义的行政概念,表明社会现实生活中存在两种意义上的行政。一为公行政,一为私行政。

所谓公行政,是指组织针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执行、管理活动。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国家行政机关从事的领域广阔、层级结构分明的公共行政管理。但是,公行政除了国家行政之外,还包括一些具有公共管理权能的非政府组织从事的行政管理活动,例如公共社团(律师协会、会计师协会等)、公共事业单位(如公立学校等)在某些事项上行使与国家行政类似的公共管理职能。

所谓私行政,是指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主要针对其内部事务的执行、管理活动。每个组织都必须为其生存、发展而具备执行、管理职能,但这类职能大部分是在内部事务上行使的,对社会一般不产生公共管理的效应,故称其为私行政。

在我国现阶段,非政府组织的哪些行政职能属于公共管理职能、因而要受行政法的规范,而哪些属于私行政范畴、受民法的调整,还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在实践中,为了使正当权益受到某个组织侵犯的当事人得到有效的司法救济,若该组织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很难定性为民法上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或者很难以契约理论、契约规则以及其他民法规则进行调整,法院已经通过行政诉讼保证当事人获得相应的救济。例如,近年来发生的学生状告学校的行政诉讼案件

3、形式行政和实质行政

上述公行政和私行政之分,在于明确行政法调整范围、明确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两种不同途径。而形式行政和实质行政的区分,也有类似的目的,但更多强调当代行政已经不完全局限于对决策的执行。

形式行政和实质行政,主要是针对国家行政而作的区分。众所周知,现代国家的功能往往被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简单而言,立法是制定规则,行政是执行规则,而司法是适用规则裁决纠纷。这是从国家活动的实质内涵角度出发,对行政进行的一种定位,故称之为实质行政或者功能意义上的行政。

这三种功能或者职能又分别被宪法规定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来行使。

在一般情况下,当提及国家机关的行政时,往往是指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这是从形式上的机关分类层面对行政予以的定位,故称为形式行政或者机关意义上的行政。

不过,当代行政在西方国家中的地位、作用与日俱增,在我国,虽然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渐形成削弱了传统行政直接管理经济的职能,但在整个国家权力结构中,与立法权、司法权相比,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当代国家行政机关已经不再局限于执行规则的功能,其权力范围和行使方式还包括部分立法权、司法权。换言之,形式行政或者机关意义上的行政,并不意味着它的范围只是实质行政或者功能意义上的执行规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3日 04: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保证相关文章
  •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含义有哪些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含义有哪些1、公正、公开原则;比例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公正公开原则是指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比例原则是指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条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第六条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二、行政法比例原则的要求是什么1、合目的性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必须符合法律目的。为满足这一要求,就需要行政机关在作出决定前准确理解和正确确定法律所要达到的目的。
    2023-04-13
    156人看过
  • 行政程序概念种类及基本内容
    一、行政程序法概述(一)行政程序概念从最广义的视角理解,可以将行政程序理解为行政有关的所有行为或者措施的所有步骤、方法和方式;从广义的视角理解为有关行政行为的所有程序,既包括做出行政行为的程序也包括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程序;从狭义的视角,可以将行政程序理解为有关行政行为的事前和事中程序,是由作出行政行为的步骤、方法和方式所构成的行政行为的程序;从最狭义的视角,可以将行政程序理解为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前所履行的听证等事前程序。(二)行政程序的种类1、以行政事务的法律目的和行政程序的使用范围为标准,可分为内部行政程序和外部行政程序。2、以行政事务处理的使用频度、范围、时限和行政程序的适用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分为抽象行政程序和具体行政程序。3、以法律是否有明确规定和要求为标准,可分为自由行政程序和法定行政程序。4、以行政事务的法律关系特点为标准,可分为行政立法程序、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裁判程序。5、
    2023-06-06
    100人看过
  • 行政确认的基本含义
    【基本界定】行政确认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予以确定、证明、澄清等。【涵义】最广泛意义的行政确认存在于各个行政行为之中,所以,在此意义上的行政确认可以以其他行为为载体。不过,由于它们是其他行为的附属组成,故往往为其他行为所吸收。行政确认的最大特点是不直接改变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及相关的法律事实,只是一种认定。由于其与一般的依据法律设定、变更或者消灭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关系的行政行为不同,所以又被称为准行政行为、准法律行为。不过,其对行政相对人可能构成实质影响,比如绿色环保标志对车辆年检的影响,房屋产权证对房屋所有权的影响。行政确认是一个要式行政行为。行政确认的内容有两大类: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行政确认可以有主动确认的(如纳税鉴定、审计鉴定)和依申请确认的。
    2023-06-06
    478人看过
  • 行政法基本原则基本定义
    一是指导行政法制定、执行、遵守以及解决行政争议的基本准则,是整个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是贯穿于整个行政法的主导思想和核心观念。它又分为实体性基本原则和程序性基本原则。二是贯穿行政法之中,指导行政法的制定和实施等活动的基本准则,它是人们对行政法规范的精神实质的概括,反映着行政法的价值和目的所在。三是贯穿行政法律规范之中,指导行政权的获得、行使及对其监督的基本准则,也是揭示行政法基本特征并将其与其他部门法区别开来的主要标志。四是只贯穿于行政法始终,指导行政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准则或原理,是行政法精神实质的体现,是行政法律规范或规则存在的基础。
    2023-04-30
    292人看过
  • 高空作业定义及基本类型
    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的可能坠落的高处所进行的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在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中,如果未防护,防护不好或作业不当都可能发生人或物的坠落。人从高处坠落的事故,称为高处坠落事故,物体从高处坠落砸着下面的人事故,称为物体打击事故。长期以来,预防施工现场高处作业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始终是施工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高处作业的基本类型建筑施工中的高处作业主要包括临边、洞口、攀登、悬空、交叉等五种基本类型,这些类型的高处作业是高处作业伤亡事故可能发生的主要地点。一、临边作业临边作业是指: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作业。下列作业条件属于临边作业:1、基坑周边,无防护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等;2、无防护楼层、楼面周边;3、无防护的楼梯口和梯段口;4、井架、施工电梯和脚手架等的通道两侧面;5、各种垂直运输卸料平台的
    2023-04-24
    105人看过
  •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怎么分类
    1.根据基本原则反映行政诉讼特殊性的程度,可以把基本原则分为诉讼的一般原则与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都适用的基本原则,或是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都适用的原则。特有原则是行政诉讼所特有的,与刑事、民事诉讼特别是与民事诉讼相区别的基本原则。一般原则一般规定在宪法和法院组织法中,当然也规定在三大诉讼法之中,行政诉讼特有原则只规定在行政诉讼法中。根据学界的一般观点,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包括: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当事人诉讼法律地位平等原则;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辩论原则;人民检察院对行政诉讼进行法律监督原则。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是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原则。区分一般原则与特有原则的意义在于:(1)明确这些原则的适用范围与领域,一般原则适用于诉讼的一般领域
    2023-03-01
    257人看过
换一批
#抵押担保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保证
    词条

    保证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向合同关系中的债权方保证合同关系中的债务方全部或部分履行合同债务的担保方式。保证人在被担保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承担连带赔偿的责任。... 更多>

    #保证
    相关咨询
    • 投标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2-01
      1、投标是指投标人(卖方)接受招标人的邀请,根据招标通告或招标单所规定的条件,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招标人递盘的行为。 目前,大多数国家政府机构和公用事业单位通过招标购买设备、材料和日用品等。在进行资源勘探、开发矿藏或招商承建工程项目时,也常采用招标方式。 2、投标的基本做法:投标人首先取得招标文件,认真分析研究后(在现场实地考察),编制投标书。投标书实质上是一项有效期至规定开标日期为止的发盘或初步施
    • 行政确认的基本分类有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0
      1、按行为的动因不同可以分为依申请的行政确认和依职权的行政确认。 2、按行政确认对他种行为的关系,可以分为独立的行政确认与附属性的行政确认。 3、按照行政确认的对确认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对身份、能力、事实、法律关系和权利归属的行政确认,这是最重要的分类。
    • 行政复议定义及其基本原则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26
      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活动。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合法、公正、公开、及时和便民的原则。
    • 诈骗罪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13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
    • 行政确认的基本分类是怎样的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11
      1、按行为的动因不同可以分为依申请的行政确认和依职权的行政确认。 2、按行政确认对他种行为的关系,可以分为独立的行政确认与附属性的行政确认。 3、按照行政确认的对确认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对身份、能力、事实、法律关系和权利归属的行政确认,这是最重要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