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物业公司之间纠纷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三)其他途径 1、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协商解决。《物业管理条例》中已经对业主、业主委员会及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可以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和物业管理合同的规定,自愿平等地进行磋商,进而解决管理纠纷。 2、由第三人调解。这是指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将纠纷提交给第三人,由第三人来主持双方进行协商,促成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一般调解可分为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比如可以由物业公司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3、更换物业公司。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能让业主满意,则业主可以更换物业公司。 按照我国目前的购房程序看,购房人要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同时在使用统一印发使用的格式房产买卖合同时,会有买方同意其购置的房屋由卖方或买方的物业管理公司代管的条款。因此,购房者须受到开发商为其选聘的物业管理公司所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束,并接受其物业管理服务。因此在实践中,许多物业管理公司通常以此为由,主张业主无权更换物业管理公司。 《无权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广大业主有权选聘、解聘物业服务企业。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共同决定,但是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因此,作为小区的真正主人,广大业主有权重新选择物业管理公司为其提供物业管理服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物业管理纠纷处理方式,概括越来有以下几种: 1、当事人各方自选协商和解; 2、各方当事人请求第三人调解,请求政府主管部门行政调解; 3、当事人之间约定仲裁; 4、司法诉讼。自选协商和解是双方对话解决纠纷的方式,而后面三种则是借助第三方解决纠纷的方式。
业主和物管之间产生纠纷时,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协商解决。也可以由第三人调解。调解不成的,提交仲裁机关仲裁。业主也可以向其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投诉或是提起诉讼。
-
-
公司之间股权代持纠纷怎么办
公司之间的股权代持纠纷按照普通的民商事合同纠纷进行处理。具体而言,股权代持协议本质上就属于合同,因此其纠纷的处理是按照民商事诉讼处理的,如果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规定,以及没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且没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
2022.04.13 1,054 -
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怎么办?
公司劳动合同纠纷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处理:与公司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其他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0.11.09 122
-
和物业公司之间纠纷怎么处理?
三)其他途径 1、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协商解决。《物业管理条例》中已经对业主、业主委员会及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可以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和物业管理合同
2022-04-08 15,340 -
和物业公司发生纠纷,该怎么办
三)其他途径 1、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协商解决。《物业管理条例》中已经对业主、业主委员会及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可以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和物业管理合同
2022-04-16 15,340 -
业主和物管之间产生纠纷怎么处理
业主和物管之间产生纠纷时,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协商解决。也可以由第三人调解。调解不成的,提交仲裁机关仲裁。业主也可以向其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投诉或是提起诉讼。
2023-02-28 15,340 -
业主和物业公司的纠纷怎么处理
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协商解决问题。 第二,由第三人调解。一般来说,调解可以分为三种: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例如,物业公司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进行调解。 提交仲裁机关进行仲裁。根据物业管理公
2021-11-21 15,340
-
01:05
怎么界定物权纠纷侵权纠纷物权纠纷是指就物权的成立、内容及物权的归属而产生的纠纷。物权包括自物权和他物权,自物权是指对自己的物享有的权利,即所有权,是物权中最完整、充分的权利,包括 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他物权是指对他人的物享有的权利,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
923 2022.04.25 -
01:08
公司之间的欠款怎么起诉公司之间的欠款起诉的步骤如下: 1、原告方准备起诉状、原被告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等材料、以及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材料、然后到法院立案庭申请立案; 2、法院在收到立案申请之后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发出受理通知。原告方收到受理通知后及时缴纳案
920 2023.01.04 -
00:56
公司注销后的债权债务纠纷怎么办公司注销后的债权主张是民事诉讼程序中必经的一个诉讼程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注销后公司的法人资格和各种权利义务就归于消灭。在司法实践中股东往往在公司注销后发现公司对外尚有债权或其他财产权益的,为保护公司的及股东的合法权发现公司对外尚有债
1,13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