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一件假口罩应该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遇到卖假口罩、消毒液的处理办法是: 1、可以拨打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热线 12315,进行电话投诉。 2、保留发票、收据等凭证,将相关假口罩消毒液作为证据,交给市场监管部门。 3、如果遇到大量销售假口罩消毒液的场所、制作窝点等情形,可以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案。
购买了假口罩、假消毒剂的处理方法如下:可拨打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热线12315,进行电话投诉;保留发票、收据等凭证,并将相关假口罩消毒液作为证据交给市场监管部门;如遇销售假口罩消毒液大量场所、窝点等情况,可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案。
-
售卖假口罩该如何处罚
售卖假口罩的处罚标准: 1、在传染病等灾害期间,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材料,或者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材料,不具备保护和治疗功能,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以生产、销
2022.04.14 404 -
消费者购买到假口罩如何维权
遇到卖假口罩、消毒液的处理办法是: 1、可以拨打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热线 12315,进行电话投诉。 2、保留发票、收据等凭证,将相关假口罩消毒液作为证据,交给市场监管部门。 3、如果遇到大量销售假口罩消毒液的场所、制作窝点等情形,可以拨打11
2020.04.15 190 -
卖假口罩如何处罚?
卖假口罩要负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以及民事责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保护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权益,对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2020.05.28 152
-
购买口罩不慎买到假货如何处理?
一、买假货怎么办?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向市场监督部门投诉。二、法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以下情况之一,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外,根据其他相关法律、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一)商品或服务有缺陷的;(二)
2021-10-27 15,340 -
购买假口罩怎么处理
对于你这种情况,可以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9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2022-02-18 15,340 -
购买到假口罩怎么处理
【法律意见】可以要求商家退款,并要求支付价款三倍的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
2022-03-16 15,340 -
消费者购买假口罩如何索赔
消费者购买假口罩时,可以以自己购买口罩价格的三倍为标准向商家索赔,不足500元的以500元为准。因口罩缺陷造成消费死亡或者健康损害的,可以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的规定索赔,并有
2021-12-10 15,340
-
01:12
婚后一起买房离婚应该如何分婚后一起买房,意味着购房资金由夫妻双方共同支出,此时,无论房产登记在一人名下还是夫妻双方名下,该房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当由双方按照一人一半的原则平均分配,除非双方另行签订了财产协议,约定该房产只归一方所有。 根据我国婚姻法关于夫妻
1,997 2022.04.15 -
01:03
遗弃老人公安应该如何处理关于遗弃老人公安机关怎么处理的问题:首先,任何一个人只要发现有遗弃行为都可以向侦查机关报案。在接受报案后,公安机关会进行相关侦查工作。其次,如果是被遗弃的本人,可以自诉到法院。遗弃在现实中是很常见的,如离婚双方都不想抚养孩子的,或子女不愿赡
1,374 2022.04.17 -
01:03
买方违约解除购房合同如何处理买方违约、单方面解除购房合同,卖方可以要求买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具体来说,这主要依据了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的规定。根据第五百六十六条,如果房屋买卖合同是因为一方当事人出现了违约行为而解除的话,享有解除权利的当事人,就可以要求对方承担相
1,48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