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行政诉讼中司法解释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和不属于自身原因

行政诉讼中司法解释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和不属于自身原因

2022-01-20 18:0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黑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1-20回复

专业分析:

1、关于四十六和四十八条的规定,在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中也有规定的。时效受两条限制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起计算,不知道的最长20年和5年是从行政行为作出起开始计算的。因不可抗力和不属于自身原因可申请延长,但需要对这两点举证。如没有证据证明,不属于自身原因一般是指自由受限。不能延长。 第四十一条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四十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十三条由于不属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诉讼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 2、行政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不同,行政诉讼法不适用时效的中断,如前所述,只可以适用延长时效。所以,你的申请确权并不能中断诉讼时效,不会从2000开始重新计算。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不属于。不可抗力包括: (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08年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就属于这种类型。 (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这些事件虽然是人为的,但对局外的民事关系的当事人而言,这些事件则是既不能预见也不能避免与克服的,因此属于不可抗力。 (3)有些情况下,政府行为对民事当事人民事活动的影响,类似于不可抗力,应当比照不可抗力处理。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不一定。行为人已经预见会发生危害结果,由于当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行为人无力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以致发生危害结果。不是犯罪。

律师普法更多>>
  • 政策原因属于不可抗力吗
    政策原因属于不可抗力吗

    政策变动不属于不可抗力,属于情势变更。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

    2021.03.27 1,443
  •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怎么理解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怎么理解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

    2020.07.24 1,251
  • 因为不可抗力原因不能履行合同
    因为不可抗力原因不能履行合同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处理办法:应当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因素,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且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若未通知导致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021.02.28 279
专业问答更多>>
  •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司法解释

    首先,起诉期限的起算旧行政诉讼法规定是“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提出,而新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是“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对比新旧行诉法规定,除了起

    2023-02-13 15,340
  •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包括:(一)证据由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无权查阅调取的;(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2022-03-22 15,340
  • 疫情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吗

    突发的疫情一般会被认定为不可抗力。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五百六

    2022-07-05 15,340
  • 不可抗力因素的法律规定

    1,不可抗力,指合同签订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控制、无法克服的意外事件(如战争、车祸等)或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水灾等),以致合同当事人不能依约履行职责或不能如期履行职责,发生

    2022-01-2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合同上的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 01:28
    合同上的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

    不可抗力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自然灾害属于不可抗力。比如:地震、台风、洪水、冰雹、蝗灾、风暴等; 2、政府行为属于不可抗力。比如:征收、征用等; 3、社会异常事件属于不可抗力。比如:罢工、骚乱等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 值得注意的

    6,785 2022.04.15
  • 因公司原因解除劳动合同 01:18
    因公司原因解除劳动合同

    首先,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因为自身原因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辞退员工时,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但我国法律目前还没有规定一个统一的赔偿金额,在个案中,具体要补偿或者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

    2,112 2022.04.15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释义 01:15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释义如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

    22,211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