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必须开庭吗
仲裁可以不开庭。
《仲裁法》
第三十九条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
第四十条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不开庭审理就是书面审理,在当事人及其他仲裁参与人不到庭的情况下,仲裁庭根据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和证据材料,如仲裁申请书、答辩书、合同、双方来往函电等,以及证人、专家、鉴定人提供的书面证据材料,对争议案件进行审理,作出裁决。
《仲裁法》规定不开庭的的条件是“当事人协议不开庭”,这是不开庭的必须条件,也是唯一条件。没有当事人的协议,仲裁庭是不能不开庭审理案件的,它是尊重当事人意愿的体现。由于自愿原则是《仲裁法》最基本的原则,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采取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当事人合意选定一个仲裁委员会对纠纷进行仲裁;当事人双方各自选定和共同选定仲裁庭的组成等都是基于当事人对所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员的信任和了解,这也是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基础。《仲裁法》没有规定什么样的案件可以不开庭,但一般来说,对于事实清楚、情节不很复杂、争议不是很大的案件,可以不开庭进行审理。如果当事人双方对事实争议很大,相信当事人也无法达成不开庭审理协议。
二、仲裁开庭后还能调解吗
开庭以后有庭前和解的程序。
按法律规定,并没有明文规定是开庭前还是开庭后。所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有权按实际情况对劳动纠纷进行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二条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
仲裁必须有仲裁协议吗
219人看过
-
劳动仲裁本人必须亲自到庭吗
368人看过
-
劳动关系仲裁证言证人必须出庭吗
461人看过
-
劳动仲裁必须终局裁决吗
487人看过
-
仲裁委裁决尾部必须仲裁员签名吗?
249人看过
-
劳动仲裁庭审是否必须带原件
166人看过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争议进行调解的过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通常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也可以由第三方机构组织成立。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作为调解员参与调解过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帮助当... 更多>
-
仲裁开庭必须要身份证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01要的。劳动仲裁开庭需要准备的资料: 1、开庭时带上身份证,以备确认身份。 2、相关证据的准备。提交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据。 3、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款,最好复印一份,便于仲裁庭陈述及在辩论程序中方便使用。 4、仲裁请求当地包含薪水、赔偿、福利事项的,先计算好单位应该赔偿数额和计算的依据。 5、自书一份陈述材料或提纲,防止庭上有所遗漏。 6、案件复杂的情况建议请一位代理人。
-
二级仲裁庭是不是必须开庭审理仲裁案件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17《仲裁法》第三十九条也规定,“仲裁应当开庭进行。”但此条又规定,“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也就是说,仲裁庭仲裁案件可以不开庭。它是“仲裁庭应当开庭进行”外的一种补充形式。 不开庭审理就是书面审理,在当事人及其他仲裁参与人不到庭的情况下,仲裁庭根据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和证据材料,如仲裁申请书、答辩书、合同、双方来往函电等,以及证人、专家、鉴定人
-
劳动仲裁开庭前必须先补交证据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4可以补交证据的。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三十九条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
-
做劳动仲裁:开庭后,必须得让律师陪到庭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1-12-20劳动仲裁委托律师开庭后时,我不能去。委托律师后,可以全权交给律师代理人。申请人委托律师开庭而不出庭的,不视为撤回诉讼。被申请人委托律师出庭而不出庭的,不会缺席裁决。
-
劳动仲裁证人必须出庭作证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251,证人不是必须出庭作证,但是如果仲裁委员会通知证人出庭的,证人应当出庭,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作证的,证言不能采信。2,劳动仲裁中证人出庭作证采用《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因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3,《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七十三条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