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取得的财产应当如何处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8 08:30:45 456 人看过

1、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从委托人处接受的财产,若这些财产在委托事务终了后不被转移或消耗,则应当交还委托人。例如,甲委托乙赠送一批玩具给某儿童医院,后因该儿童医院已被撤销而赠送不成,乙自然应返还该批玩具。再例如,甲将空白支票交付给乙,委托乙购买一批货物,后购买未成,乙应将支票退还给甲。

2、委托人在处理委托事务过程中,从第三人处收取的财产。例如受托出卖货物所得价款即是。

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注意事项

1、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合同项目是否可以分包,如果可以,应写明可分包的范围。

2、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技术开发的目的、处理对象、技术的主要功能和目标以及应达到的技术指标。

3、开发进度

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合理的技术系统试运行的时间。

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开发技术的交付时间、实施开发项目的阶段进度,各个阶段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达到的目标和完成的期限等。

4、知识产权归属

若合同约定技术系统的知识产权归一方所有时,应明确约定另一方所拥有的使用权及权限范围。

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所开发技术的知识产权的权属,是共同所有还是一方所有。

5、验收

验收对委托开发技术合同双方都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如何确认以下几个问题。

、委托方在收到技术程序以及第一批文档后多长时间内完成对技术的测验,以及在多长时间内委托方有权以技术程序质量未达到合同所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为由,要求被委托方对程序进行修改使其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

、对程序进行修改费用应哪方负责。

、被委托方应在多长内完成修改程序的工作,并且应在何时、何地以及以何种方式将修改后的技术交会给委托方。

、委托方收到修改过的技术之后应在多长时间完成第二次测验,并应在多长时间内委托方应将第二次测验的结果通知被委托方。

、如第二次测验计算机程序仍未达到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委托方是否有权拒绝拒绝接受程序,交且是否有权要求被委托方按合同规定的索赔条款进行赔偿。

、如果委托方要按期将首次或者第二次测验的结论通知被委托方,是否可以视为委托方已接受被委托方开发的技术。

、如果程序文档分为两次交付,在委托方实际接受技术后多长时间内被委托方应将第二批文档交付给委托方。

因此,应注意以下问题:

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因双方各自的原因导致技术未通过验收,各自应承担的责任。

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技术验收的时间和标准。

6、风险责任的承担。当事人双方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在合同中对技术开发项目的风险责任,作出合理的约定。具体内容包括:约定风险责任承担主体,风险责任分担原则及比例,风险责任承担方式

7、证据

合同签订后,双方应该妥善保管合同书以及主合同、相关凭据、有关会计资料以及其它承诺函、约定书等合同附件。

对方拒绝接受函件等其他文书时,应当向公证机构或其他部门公证或提存保留证据。

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证据的公证和提存保留。

公证或提存保留证据时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操作。证据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导致证据被否定。

当事人一方依照约定解除合同或依照法定事项主张解除合同,应保存通知对方解除合同的证据。

8、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项目变更的条件。

9、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技术开发系统的名称,分属于不同当事人的技术。

10、保密

技术合同一般应当具有保密条款。订立这一条款,应注意合同内容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应在合同中载明国家秘密事项的范围、密级和保密期限以及各方应承担的保密义务和责任。

保密对象: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保密对象,应该对保密对象加以细化,以例举的方式列出,还应约定特定情况下的一些例外事项。

保密责任:当事人应当明确约定双方对商业秘密都负有保密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擅自泄漏,否则承担相应责任。

保密期限:应约定对合同中的保密事项的具体保密期限,或只是有个概述而未明确具体的时间段、时间点。

保密条款的独立性:双方可以约定,不论合同是否变更、解除或终止,合同保密条款不受其限制而继续有效,各方均应继续承担约定的保密义务。

11、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可以转让。

12、签约细节

合同中应当说明双方当事人信息。如当事人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开户金融机构,帐号,电话,邮政编码,签订合同日期。签订合同地点等。

双方均应签署清楚无误的签名,当事方是单位的还应加盖公章。

签订时间:双方应在合同尾部标明清楚无误的签约时间。

合同用语要力求达到条款明确、具体、措辞确切,防止“基本”、“尽可能”、“如有可能”“应该”“最新”等不确切的条款和字眼在合同中出现。

13、不可抗力

一方发生不可抗力时应当按照约定及时向对方告知、证明,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

双方当事人应当明确约定不可抗力的范围、遭遇不可抗力后的通知办法和证明方法、双方可否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可否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履行问题要求赔偿、在何种情况下解除合同等。

一方发生不可抗力后应依约及时向对方告知、证明时应保存证据。

14、履行过程中双方都应注意相对方主体变更情况,若有变更解散情形的,应注意哪个法人或组织继受其权利义务,并应收集相关证据证明以上事实。

15、争议解决方式

如约定诉讼管辖法院,只能约定由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合同标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辖,且只能约定其中一个法院管辖。如果约定不明确、选择两个以上法院管辖、或约定上述5个法院以外的法院,或既约定仲裁又约定诉讼的,这样解决争议的条款是无效的。

发生争议后当事人双方可以平等协商达成共识,也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以及依约定申请仲裁。人民法院的裁判、调解以及仲裁机构的裁决、调解都是具有强制力;当事人双方协商达成的共识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没有强制力但是其效力等同于签订了新的合同。

如约定仲裁,应当明确约定具体的仲裁机构和仲裁事项。仲裁机构约定明确的标准为:仲裁机构所在地明确,同一地点有两个以上仲裁机构的应当写明约定的仲裁机构的详细名称。

16、合同双方当事人应该在涉外合同中明确约定一旦发生争议应该适用的法律,而且这种约定要切实可行。

17、在诉讼中,应权衡利弊,最大限度要求对方承担所有损失,不能主动放弃任何有利于己方的诉讼请求。

18、受到对方欺诈、胁迫,被人趁人之危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应当保存好证据并且在一年之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依约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主张撤销或者变更合同。

19、在签订合同时,应当附带合同使用说明。如:合同的适用范围,条款术语的理解等方面。

20、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违约,另一方应采取措施提请对方注意并与对方进行协商,确定责任的负担。

21、当双方对合同内容协商一致进行变更时应重新订立书面合同或达成书面协议。

22、签约主体

合同双方应正确区分单位与单位负责人的关系,应明确认识到单位负责人不能以其个人名义代表单位。

一方当事人与对方当事人的委托代理人签订合同时,应该事先确认代签约的人是否持有对方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

应对各自内部人员的权限作出规定,禁止无权人员滥用单位公章、签字等与对方履行各项合同事宜,尤其不能作出不符合合同内容和己方利益的意思表示。

双方当事人应当调查签约对方的签约主体资格。

23、应在合同中写明主合同、相关凭据、有关会计资料以及其它承诺函、约定书等为本合同附件。

24、违约责任

合同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如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另一方可追究违约方的责任,并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金或赔偿损失。

合同双方只要约定了违约金或赔偿损失的,就要约定具体数额或计算方法。在约定违约金时,数额约定不能过高或过低,约定数额过低,损失得不到补偿,约定数额过高,会因数额过高得不到法律支持无法实现。一般而言,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不能超出合同标的额,若一方的损失确实超过合同标的,可直接约定赔偿损失。

25、当事人一方依照约定解除合同或依照法定事项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26、双方在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合同履行中若一方组织解散,其合同权利义务的承担者。若在合同订立时一方正处于解散的变动期内且能预见其权利义务的继受者,则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具体的继受者名称。同时须约定一方发生组织解散情形应及时告知相对方及违反此告知义务的责任。

27、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合同用语的一定要准确、清楚,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关键性的名词术语要在合同开头作出必要的定义或解释,以免发生歧义或造成理解障碍。

28、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合同未尽事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双方可另行协商签订书面补充协议作为本合同的附件,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9、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生效与终止的条件、时间和事由等。

30、合同双方应约定一方若变更通讯地址,应在变更之日起几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及未通知对方应承担的责任。

31、合同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双方的文件往来应采取何种形式。宜采书面形式,包括:书信、传真、电报、当面送交等方式。

32、一方接到另一方解除合同的通知时如有异议,可及时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33、交付说明书

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交付的文档的形式和内容。

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委托人对受托人提交的各种说明书的审核时间。

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委托人对受托人提交的说明书有异议,双方应如何解决等问题。

技术开发合同时专利合同范本应该怎么写上述已经将技术开发合同和专利合同的相关事宜已经描述的很详细了,对于双方来说一定要确定相关技术开发的内容和周边法律程序,仔细审核合同的内容是否出现误差,这样才不会出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01:2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保密条款相关文章
  • 《委托合同》何谓“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取得的财产”?
    所谓“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取得的财产”,包括:1、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从委托人处接受的财产,若这些财产在委托事务终了后不被转移或消耗,则应当交还委托人。例如,甲委托乙赠送一批玩具给某儿童医院,后因该儿童医院已被撤销而赠送不成,乙自然应返还该批玩具。再例如,甲将空白支票交付给乙,委托乙购买一批货物,后购买未成,乙应将支票退还给甲。2、委托人在处理委托事务过程中,从第三人处收取的财产。例如受托出卖货物所得价款即是。
    2023-06-09
    118人看过
  • 受委托人应当如何处置委托事务
    对于受委托人而言,处置委托的事项,应当依委托人的指示亲自处理。一、行纪合同与委托合同的区别是什么行纪合同与委托合同的区别是:1、适用范围不同。纪律合同涉及的事务仅限于购买、销售和寄售,委托合同涉及的事务是除特定当事人必须处理以外的民事活动;2、委托人的法律地位不同。纪律合同中的纪律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法律活动,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委托人不享有权利和义务,委托合同中的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从事活动,受托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可以直接对委托人有效;3、提供服务的活动方式不同。纪律合同的纪律人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签订合同,必要时可以干预交易活动,委托合同的受托人必须在委托人指示的权限内工作,始终受委托人意志的控制。4有偿性不同。纪律合同必须是有偿合同,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合同或无偿合同。二、离婚需要的材料如下:1、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2、本人的结婚证;3、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总之,离婚委
    2023-03-28
    160人看过
  • 受托人未交付处理委托事务取得财产怎么办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取得的财产,应当转交给委托人,未转交给委托人的,委托人可要求委托人交付,不交付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被委托人。《民法典》第九百二十七条【受托人交付财产义务】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取得的财产,应当转交给委托人。怎么转委托才合法有效一般情况下,受托人接受了委托人的委托代办事宜后,是不能擅自将代办的事宜再转委托给他人代为行使办理的。受托人擅自转委托的行为,属于严重违约行为,也不合法。委托人在发现此类情况时,是可以要求解除委托合同,甚至追究受托人的法律责任的。同时委托人也不对接受转委托的人的行为负责,其行为造成的后果最终由擅自转委托的受托人承担。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受托人进行转委托必须要合法。简而言之,就是受托人在转委托时应该要征得委托人同意。转委托要满足哪些法律条件转委托要合法,原则上只要事先通过口头、书面等形式征得委托人同意就可以了,一旦转委托经委托人
    2023-04-17
    82人看过
  • 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应当注意的问题
    1、在处理委托事务的方式上,受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需要变更委托人指示的,应当经委托人同意;因情况紧急,难以和委托人取得联系的,受托人应当妥善处理委托事务,但是事后应当将该情况及时报告委托人。2、在处理委托事务的主体上,受托人应当亲自处理委托事务。经委托人同意,受托人可以转委托。转委托经同意或者追认的,委托人可以就委托事务直接指示转委托的第三人,受托人仅就第三人的选任及其对第三人的指示承担责任。转委托未经同意或者追认的,受托人应当对转委托的第三人的行为承担责任;但是,在紧急情况下受托人为了维护委托人的利益需要转委托第三人的除外。3、在接受委托,开始处理委托事务之后,受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报告委托事务的处理情况。委托合同终止时,受托人应当报告委托事务的结果。一、委托合同后果承担方式一般情况下,委托合同的后果由委托人承担:委托人对于受托人在处理委托事务时非因自己过错所造成
    2023-06-26
    184人看过
  • 委托人是如何处理委托事务的?
    受委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置委托事务。如果需要变更指示的,需经委托人同意;但是因情况紧急,难以和委托人取得联系的,受托人可以妥善地自行处理委托事务,但是事后应及时报告给委托人。一、委托合同受托人的损害赔偿应该怎么样承担因不可归责于受托人的事由,委托合同解除或者委托事务不能完成的,委托人应当向受托人支付相应的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时,因不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受到损失的,可以向委托人请求赔偿损失。委托人经受托人同意,可以在受托人之外委托第三人处理委托事务。因此造成受托人损失的,受托人可以向委托人请求赔偿损失。二、受委托转托的法律后果经委托人同意,受托人可以转委托,复代理人实施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委托人)承受。在紧急情况下,代理人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而转委托的,不论被代理人是否同意,均依法产生转委托的法律效力。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
    2023-03-12
    294人看过
  • 受委托人如何处置委托事务?
    委托事务的处置需要受委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需要变更委托人指示的,应当经委托人同意。若因情况危机,无法及时取得指示的,受托人应当妥善处理委托事务,但是事后应当将该情况及时报告委托人。一、托关系办事前要不要给钱受托人在处理事务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无论委托合同是否有偿,委托人都有义务事先提供处理委托事务的费用和补偿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所垫付的必要的费用。因为费用是为了委托人的利益而需要支出的,它与合同约定的报酬不是一个概念。对于委托人支付的预付款,如果委托事务处理完毕,尚有剩余,受托人应当返还给委托人。二、委托合同有哪些法律作用委托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受托人应依照委托人的指示和要求处理委托事务;委托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以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具有严格的人身属性;委托合同的客体是受托人办理委托事务的行为;委托合同可以有偿可以无偿;委托合同为双务合同和诺成不要式合同。三、
    2023-02-27
    137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保密条款就是规定受许可方应对供方转让的技术秘密承担保密义务,保证不将这些技术秘密泄露给第三方,其目的是为了维护供方的权益,保持专有技术的价值。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签订竞业协议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 更多>

    #保密条款
    相关咨询
    • 受委托人如何处理委托事务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2-16
      对于受委托人而言,处置委托的事项,应当依委托人的指示亲自处理。 需要变更委托指示的,应当经委托人同意。
    • 受委托人代理的委托事务该如何处理?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30
      对于受委托人而言,处置委托的事项,应当依委托人的指示亲自处理《民法典》第九百二十二条规定:“受委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需要变更委托指示的,应当经委托人同意。”
    • 委托人如何处理委托事务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2-31
      委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需要变更指示的,经委托人同意;但由于紧急情况,难以联系委托人的,受托人可以妥善处理委托事务,但事后应及时向委托人报告。
    • 受委托人应该如何处置委托事务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27
      办理、处置委托的事务,是受委托人的义务之一,受委托人怎样处置委托事务,应依据委托人的委托而定。对于受委托人而言,处置委托的事项,应当依委托人的指示亲自处理(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转委托他人处理)。《》第三百九十九条规定“受委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需要变更委托指示的,应当经委托人同意。”
    • 受委托人如何处置委托事务?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30
      对于受委托人而言,处置委托的事项,应当依委托人的指示亲自处理《民法典》第九百二十二条规定:“受委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需要变更委托指示的,应当经委托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