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医疗纠纷该如何鉴定责任?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22 19:58:32 264 人看过

出现医疗纠纷,责任如何确定?出现医疗纠纷后,如何维权?我想每个人都是很好奇的,而且医患纠纷,不仅仅是医美的问题,还有其它方面的问题。

权利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需要医疗事故鉴定还是医疗损害鉴定?那么我现在就来跟大家聊一聊。

假如在生活中遇到医疗纠纷,就绕不开关键字“责任鉴定”,不同的鉴定就容易混淆。

现在,我们来一个干货,说说其中的差别吧。

不同:

界定不同:并非一成不变。

医学损伤鉴定,即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行为有无过失。

过错行为和病人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损害后果和范围,在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原因力的大小),并开展一项具有专业技术鉴别、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如由于医疗损伤而发生的照护期间。

医学过失鉴定,即由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小组,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运用医学原理及专业知识,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识别等级不一样。

医学损伤鉴定,医学损害鉴定有三种情况:死亡、残废、其它结果。

若属残疾者,可参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评定伤残等级;对于其他后果,可直接描述造成伤害的情形。

医学过失鉴定,医疗事故按其对病人的伤害程度分为四级:

第一类:甲、乙等。

第二类:甲、乙、丙、丁。

第三级医疗事故:甲、乙、丙、丁、戊。

医疗事故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死亡、严重残疾;

(一)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死亡。

(二)一级乙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1、植物状况;

2、极严重的智力障碍;

3、临床诊断无法恢复的昏迷;

4、临床判断自主呼吸功能完全丧失,无法恢复,依靠呼吸机维持;

5、肢体瘫痪,肌力0级,临床判断无法恢复。

二级医疗事故:

导致病人中度残疾.因器官组织受损而致严重功能障碍;

(一)二级甲等医疗事故:器官缺损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无法代偿,可能有特殊的医疗依赖性,或大部分生活无法自理。

(二)二级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一种严重的畸形,有严重的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的医疗依赖,或者是大部分生活无法自理。

(三)二级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一种明显的畸形情况,有严重的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的医疗依赖,或者是无法自理的生活。

(四)二级丁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多数缺损.畸形情况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自理。

三级医疗事故:

引起病人轻度残疾,引起全身功能障碍的器官组织损伤;

(一)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是畸形最多的一种情况,功能较重,可能存在一般的医疗依赖,生活自理。

(二)三级乙等医疗事故:大部分器官缺损或畸形,有中等程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三)三级医疗事故:多数器官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四)三级医疗事故:部分器官缺损或畸形,功能轻微受损,无药物依赖,生活能自理。

(五)三级丙等医疗事故:部分器官缺损或畸形,功能轻度障碍,无药物依赖,生活能自理。

四级医疗事故:

导致病人明显人身伤害的其他后果。

鉴定人不同。

医学损害鉴定机构是:医学或司法鉴定机构

医学过失鉴定

医学过失鉴定机构:医学会

适用对象不同。

医疗损害鉴定申请主体。

(1)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医学会或司法鉴定机构;

(2)经医患双方同意,由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委托鉴定;

(3)法院依职权委托司法鉴定机构或当事人提出申请等。

医疗事故鉴定申请主体。

(1)卫生部门参与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委托;

(2)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的,由当事人联合申请等。

过错责任的程度不同。

医学损伤鉴定

全因损害后果完全是由于医疗过错行为所致;其主要原因是:损害后果以医疗过失为主,其他因素次要作用;同因相同的原因,即损害后果、医疗过失行为的作用及其它因素难以确定;第二个原因,即损害后果主要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医疗过失行为是次要的;轻度的原因,即损害后果大部分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医疗过失行为只是轻微的;不存在因果关系,即损害的后果与医疗过失无关。

医学过失鉴定

过失全责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过失所致。

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是由于过失行为引起的,其他因素是次要的。

第二类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以其他因素为主,医疗过失行为是次要责任。

轻度责任主要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的其他因素所致,医疗过失行为只是轻微的。

赔偿考虑因素不同。

医学损伤鉴定

(一)医疗损害后果;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损害后果责任范围内;

(三)医疗损害后果与病人原发病情况的关系。

对未构成医疗损害的,医疗机构不予赔偿。

医学过失鉴定

(一)医疗事故分级;

(二)医疗过失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范围;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病人原发病情况的关系。

没有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9日 06: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医疗纠纷相关文章
  • 医疗纠纷如何鉴定
    一、医疗纠纷如何鉴定医疗纠纷的鉴定如下:1.医疗事故责任鉴定的提交材料。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时,应提交医疗事故鉴定申请书和身份证明,以及鉴定过程中所需的其它材料。2.患者及家属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申请医疗事故责任鉴定。3.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时,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医患双方直接向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申请鉴定。4.医患双方中的任一方提出鉴定要求,要向医疗机构所在辖区的区(市)卫生局提出申请,由区(市)卫生局受理,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5.医疗事故争议中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当事人要直接向市卫生局提出鉴定申请,由市卫生局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6.患者或医疗单位对市级鉴定结论不服的,应在收到鉴定书15日内向省医学会申请再次鉴定。二、发生医疗事故能否直接起诉发生医疗事故能直接起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
    2023-04-25
    483人看过
  • 医疗纠纷鉴定应该如何处理
    处理医疗纠纷应该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精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把握好每一个阶段的运做,在处理医患纠纷中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是什么?1、召集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2、召开会议,通报有关情况,主要包括医疗纠纷的基本情况。3、学习有关法规文件和规章制度。4、鉴定调查:复习病情资料,包括查阅病历,病理切片和尸体解剖结果以及有关当事人的记录和录音资料等。5、鉴定辩论。6、鉴定:(1)采取无记名投票进行鉴定。(2)应用医疗事故(事件)辅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优点是可以将鉴定者的意见和鉴定结论全部保存下来)。7、发布医疗事故(事件)鉴定书。8、依照鉴定结论作出相应处理。二、医疗纠纷处理基本程序是什么?1、医疗纠纷发生,患者及家属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2、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应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
    2023-03-22
    140人看过
  • 医院遇到医疗纠纷如何处理
    一、医院遇到医疗纠纷如何处理1、当发生医疗纠纷时,科室必须保管好病案,不得丢失、涂改、外借。2、科主任对本科内出现的医疗纠纷负责,医疗纠纷出现后科主任首先负责接待投诉的病人或家属,了解投诉内容,进行调查。能够当时答复者,给予准确的解释。当时无法答复或需调查后答复的应明确告知病人或家属下一次的接待时间和地点,同时向医教部报告。3、患者死亡后出现医疗纠纷时,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会同上级医师,必须向家属明确提出是否做尸体解剖及48小时内完成,并在病程记录中完整的将家属是否同意做尸体解剖的意见记录在案,请家属签字。如家属拒绝做尸体解剖,必须请直系亲属在病历中写明不同意尸检并签字。4、当患者家属提出封存复印病历时,正常上班时间报医教部,非正常上班时间报总值班。封存运行病历应是在医务人员陪同家属共同复印的病历复印件,客观病历患者家属可复印,主观病历患者家属不可复印,应封存复印件。5、当科室在解决医疗纠纷
    2023-04-14
    128人看过
  • 医院遇到医疗纠纷如何处理
    1、报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2、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十五条规定:“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3、保管各种资料,封存现场实物。《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例资料。”4、调查医疗单位对发生的医疗事故或事件,应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5、做出结论医疗事故处
    2023-04-15
    92人看过
  • 医院遇到医疗纠纷如何处理
    1、当发生医疗纠纷时,科室必须保管好病案,不得丢失、涂改、外借。2、科主任对本科内出现的医疗纠纷负责,医疗纠纷出现后科主任首先负责接待投诉的病人或家属,了解投诉内容,进行调查。能够当时答复者,给予准确的解释。当时无法答复或需调查后答复的应明确告知病人或家属下一次的接待时间和地点,同时向医教部报告。3、患者死亡后出现医疗纠纷时,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会同上级医师,必须向家属明确提出是否做尸体解剖及48小时内完成,并在病程记录中完整的将家属是否同意做尸体解剖的意见记录在案,请家属签字。如家属拒绝做尸体解剖,必须请直系亲属在病历中写明“不同意尸检”并签字。4、当患者家属提出封存复印病历时,正常上班时间报医教部,非正常上班时间报总值班。封存运行病历应是在医务人员陪同家属共同复印的病历复印件,客观病历患者家属可复印,主观病历患者家属不可复印,应封存复印件。5、当科室在解决医疗纠纷时未能与患者家属取得一致
    2023-02-17
    463人看过
  •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鉴定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鉴定的举证责任倒置。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一、医疗损害责任构成要件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我们可以总结出包括:(一)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疗损害发生的场所必须是在依法取得执业许可或者执业资格的医疗机构,而且是在医务人员进行合法的医疗活动中发生的。这里所说的“医疗机构”是指按照国务院1994年2月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包括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而“医务人员”则是指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包括从事医疗工作的卫生防疫
    2023-04-05
    425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服务、医疗诊断、医疗保健、医疗美容、病历书写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与患者之间的纠纷。 对于医疗纠纷的处理,可由医患双方协商进行处理;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处理;可以申请行政调解;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还可... 更多>

    #医疗纠纷
    相关咨询
    • 医疗纠纷责任该如何定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15
      对于责任程度的判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做出了规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
    • 遇到医疗纠纷怎么维权,遇到医疗纠纷应该如何解决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23
      发生医疗纠纷时,很多人因为第一遇到,多多少少有点乱了阵脚,不知道对于医疗纠纷如何解决,其实发生医疗纠纷最先做的应该是到有关部门投诉,从而可以更快捷地解决医疗纠纷,维护自身的权益,那么遇到医疗纠纷怎么维权,遇到医疗纠纷应该如何解决?
    • 遇到了医疗事故责任纠纷如何处理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26
      1、医疗纠纷发生,患者及家属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 2、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应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 3、组织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展开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 遇到医疗纠纷应该如何处理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4-11
      一、遇到医疗纠纷应该如何处理 怎么处理医疗纠纷: 1、医疗纠纷发生,患者及家属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 2、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应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如病人死亡应主动提出尸体解剖。 3、组织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展开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发生的医疗纠纷由批准开业的卫
    • 当遇到医疗纠纷该如何处理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12
      1、向医院医保科或者医院领导反映个人情况,与其进行协商维护自身利益 2、向当地市、区卫生监督拨打投诉电话或者拨打全国卫生热线12320。 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