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和权利是否有本质区别?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10 14:20:09 284 人看过

抗辩权是指对抗请求权的能力,而绝对权则是指对某个特定事项或行为拥有完全控制和支配的权利。抗辩权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以及先诉抗辩权等。而绝对权又称对世权,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即义务人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权利。权利人可向任何人主张权利,权利人不须借助义务人的行为就可实现其权利。人格权、知识产权、继承权、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等都属于绝对权。

抗辩权是指对他人提出的给付请求享有拒绝权,即对抗请求权的能力。而绝对权则是指一个人对某个特定事项或行为拥有完全控制和支配的权利。例如,合同关系中,应当后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在相对方到期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下,可以拒绝相对方要求其履行义务的请求。抗辩权主要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以及先诉抗辩权等。绝对权又称对世权,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即义务人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权利。它的义务人是不特定的任何人,即任何人均负有不妨害权利人实现其权利的义务。绝对权的主要特点在于,权利人可向任何人主张权利,权利人不须借助义务人的行为就可实现其权利。绝对权的主体一般不必通过义务人的作为就可实现自己的权利。各种人格权、知识产权、继承权、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等都属于绝对权。

抗 辩 权 与 绝 对 权 的 区 别 是 什 么 ?

抗辩权与绝对权是两个法律概念,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抗辩权是指在诉讼中,被告对原告提出的诉讼主张所提出的异议或反驳,主张自己不应当承担被告的责任或权利。抗辩权是一种合法的程序性权利,它允许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对原告的诉讼主张提出异议,并进行充分的辩论,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绝对权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基于某种法律关系或法律地位所享有的固有权利,它是一种无限制的权利,不受任何限制或限制条件的限制。例如,所有权就是一种绝对权,因为它是没有限制的,所有人都可以行使它。

在实际法律案例中,抗辩权与绝对权之间存在一些区别。抗辩权是一种程序性权利,它只能在诉讼程序中提出,而绝对权是一种固有权利,它既可以是程序性权利,也可以是实体权利。此外,抗辩权通常是双向的,而绝对权通常是单向的。

总之,抗辩权与绝对权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它们也有明显的区别。抗辩权是一种程序性权利,它允许被告在诉讼中提出异议和进行辩论,而绝对权是一种固有权利,它赋予了一些人或组织无限制的权利。

抗辩权是指在诉讼中,被告对原告提出的诉讼主张所提出的异议或反驳,主张自己不应当承担被告的责任或权利。而绝对权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基于某种法律关系或法律地位所享有的固有权利,它是一种无限制的权利,不受任何限制或限制条件的限制。在实际法律案例中,抗辩权与绝对权之间存在一些区别。抗辩权是一种程序性权利,它只能在诉讼程序中提出,而绝对权是一种固有权利,它既可以是程序性权利,也可以是实体权利。此外,抗辩权通常是双向的,而绝对权通常是单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9日 01: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先履行抗辩权相关文章
  • 质押权和质权有区别的吗
    质押权和质权没有区别,如果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以自己有权处分的财产进行质押的,当债务人不按时偿还债务的时候,则债权人可以对质押财产优先受偿,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动产不得出质。一、抵押和质押如何区分抵押和质押区分在于是否转移担保财产的占有。抵押不转移对抵押物的占管形态,仍由抵押人负责抵押物的保管;质押改变了质押物的占管形态,由质押权人负责对质押物进行保管。抵押物毁损或价值减少,由抵押人承担责任,质押物毁损或价值减少由质押权人承担责任。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对债权人以一定财产作为清偿债务担保的法律行为。提供抵押财产的债务人或第三人称为抵押人;所提供抵押财产称为抵押物;债权人则为抵押权人,因此享有的权利称为抵押权,为担保物权的一种。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或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其占有的财产优先受偿。其中,债务人
    2023-04-03
    120人看过
  • 权利质权的区别
    权利质权
    一、权利质权的区别权利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与义务相对应,法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人权概念的核心词,法律规范的关键词。在家庭、社会、国家、国际关系中隐含或明示的最广泛,最实际的一个内容。从通常的角度看,权利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作为的许可、认定及保障。权利通常包含权能和利益的两个方面。权能是指权利能够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它并不要求权利的绝对实现,只是表明权利具有实现的现实可能;利益则是权利的另一主要表现形式,是权能现实化的结果。权能具有可能性,利益具有现实性。也可以说权能是可以实现但未实现的利益;利益是被实现了的权能。因此,权利有着应然权利和实然权利之分。质权是指为了担保债权的履行,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就其占有的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质权的特征是:(1)质权是为担保债权的履行而设定的,它是从属于主债权的担保物权。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
    2023-05-06
    130人看过
  • 权利质权与动产质权有何区别
    权利质权与动产质权有何区别?首先,动产质押与权利质押的根本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动产质押的客体是有形动产,权利质押的客体是无形财产即权利。宣传方式不同。动产质押的公示方式是让渡占有,让渡占有是外在的、有形的,可以导致权利人对质押物的直接占有。而权利质权公示方式主要采用转让权利凭证占有和办理质权登记的方式,公示方式是一种概念性、抽象性的公示方式。因此,质权人对权利的占有也成为准占有。3。权利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动产质押主要通过拍卖、变卖、折价实现。权利质权除传统的质权方式外,还包括质权人代位行使质权的方式。第二,为什么会有流动性条款?流动性条款是指抵押物所有权转移的预先约定。订立抵押(质押,下同)合同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不得在合同中约定,债务人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债权人。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都是质权的形式。质权成立的构成要件包括作为公示方式的占有权转移,这就决
    2023-05-02
    291人看过
  • 权利质权与动产质权有何区别
    权利质权与动产质权有何区别?首先,动产质押与权利质押的根本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动产质押的客体是有形动产,权利质押的客体是无形财产即权利。宣传方式不同。动产质押的公示方式是让渡占有,让渡占有是外在的、有形的,可以导致权利人对质押物的直接占有。而权利质权公示方式主要采用转让权利凭证占有和办理质权登记的方式,公示方式是一种概念性、抽象性的公示方式。因此,质权人对权利的占有也成为准占有。3。权利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动产质押主要通过拍卖、变卖、折价实现。权利质权除传统的质权方式外,还包括质权人代位行使质权的方式。第二,为什么会有流动性条款?流动性条款是指抵押物所有权转移的预先约定。订立抵押(质押,下同)合同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不得在合同中约定,债务人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债权人。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都是质权的形式。质权成立的构成要件包括作为公示方式的占有权转移,这就决
    2023-05-08
    153人看过
  • 民事权利能力和权利的区别
    民事权利能力和权利的区别:1、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一种可能性,还没以民事主体带来实际利益。而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参加到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后,才能实际享有的;2、民事权利能力包括民事主体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而民事权利则仅指民事主体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实际取得利益的可能性;3、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和范围由法律加以规定,与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没有直接关系。而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其意愿实际参加民事活动时取得的,它直接反映着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4、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人身的存在是不可分离的,民事主体不能转让或放弃,他人也无权限制或剥夺这种民事权利能力。而民事权利则不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民事主体既可以依法转让或放弃某项民事权利,也可以依法被限制行使或被剥夺其原享有的某项民事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2023-08-09
    125人看过
  • 债权转让和权利质押有什么区别
    二者并非一个意思,在设立条件等方面上有所不同。债权转让又称“债权让与”,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合同转让,债权人通过债权转让第三人订立合同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移于第三人。债权全部让与第三人,第三人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的新的债权人,原合同债权人因合同转让而丧失合同债权人权利,债权部分让与第三人,第三人成为合同债权人加入到原合同关系之中,成为新的债权人,合同中的债权关系由一人变数人或由数人变更多人。新加入合同的债权人与原债权人共同分享债权,并共享连带债权。权利质押,是指以所有权之外的财产权为标的物而设定的质押。权利质押主要以债权、股东权和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作为标的物。债权转让与债务转让有什么区别债权转让与债务转让的区别是:1.债权转让采用通知主义,而债务转让采用同意主义;2.债权转让合同的当事人是债权人与受让人,债务人不是当事人;债务转让合同的当事人是债务人与新债务人,债权人不是当事人;
    2023-07-31
    221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履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更多>

    #先履行抗辩权
    相关咨询
    • 权力和权利的区别
      河北在线咨询 2021-03-20
      1、行为主体与行为属性不同。权利主体一般是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国家机关进行民事行为时,也是权利主体)。权力主体则只能是被授予权力的国家机关及其特定的工作人员。按其行为属性来讲,权利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与社会政治行为;权力行为则一般是立法行为、行政行为、司法行为等属于公务的行为,又称“职权”,是一种公共权力。 2、强制性不同。权利和权力都对相对人具有强制性。法律上享有权利的主体可以依法要求相对人
    • 权利和权力的区别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1
      权利和权力都是法律用语,后者同时也是政治学概念。权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权力是指某种影响力和支配力,它分为社会权力和国家权力两大类;狭义的权力指国家权力,即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阶级利益和建立一定的统治秩序而具有的一种组织性支配力。通常用法:国家权力,某机关具有某项管理权力。权利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从通常的角度看,权利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作为或不作为的许可、认定及保障。通常用法:公民权
    • 权利和权力有什么区别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4-25
      一、权利和权力有什么区别吗 1、行为主体与行为属性不同。 权利主体一般是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国家机关进行民事行为时,也是权利主体)。权力主体则只能是被授予权力的国家机关及其特定的工作人员。按其行为属性来讲,权利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与社会政治行为;权力行为则一般是立法行为、行政行为、司法行为等属于公务的行为,又称“职权”,是一种公共权力。 2、强制性不同。 权利和权力都对相对人具有强制性。法律上
    • 权利和权力的区别有哪些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4-25
      1、行为主体与行为属性不同。权利主体一般是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国家机关进行民事行为时,也是权利主体)。权力主体则只能是被授予权力的国家机关及其特定的工作人员。按其行为属性来讲,权利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与社会政治行为;权力行为则一般是立法行为、行政行为、司法行为等属于公务的行为,又称职权,是一种公共权力。 2、强制性不同。权利和权力都对相对人具有强制性。法律上享有权利的主体可以依法要求相对人为或
    • 和权利质押有什么区别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3
      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中国《担保法》的规定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权利质押,是指以所有权之外的财产权为标的物而设定的质押。权利质押主要以债权、股东权和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作为标的物。权利质押与动产质押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以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为标的物,而后者以有形动产为标的